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探讨
2019-01-30庄春秀
彭 玲 庄春秀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655000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性,患者一旦发生脑梗死,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发生半身不遂、偏瘫失语等症状,给患者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影响[1]。所以为了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既往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了优质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2~69岁,平均年龄(58.5±4.5)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病程(1.8±0.4)年。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57.9±5.0)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5±0.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病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合理用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由于脑梗发病急,患者突然从正常状态发展为难以说话、活动受限等,容易出现浮躁、焦虑等情绪,所以此时应当对患者进行安抚,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成功康复的病例,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相关要求,保证患者的心情愉悦,若患者恢复说话,则鼓励患者讲出内心的想法,以便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及心理疏导;若患者持续失语,则在护理过程中为患者热情服务,语言轻柔,并对患者讲解具体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叮嘱家属多陪护患者,避免患者因情感缺失出现的孤独感[2]。(2)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病房环境,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若患者伴有偏瘫症状,则定时为其进行翻身拍背,避免出现压疮与院内感染等,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被套,注意个人卫生,为患者做好相应护理。(3)饮食护理:患者在院期间为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日常为其准备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食物干稀程度要适中,多为半流质,同时注意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防止卧床期间出现便秘等不适感。(4)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并指导患者按时实施,对意识不清的患者要保持患肢的功能位,强化翻身,每半小时对患者的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并按摩患者的肌肉,防止肌肉萎缩。对病情稳定的患者,可定期对四肢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并有目的性的训练患者的生活能力。对病情恢复的患者,辅助其进行穿衣、吃饭等,待患者功能取得锻炼后,进行相应的鼓励,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出院时对生活的适应能力[3]。
1.3 观察指标 采用QOL-C30(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4],包括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家庭支持、运动效果、心理健康,每项2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以满分制进行评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其中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0%。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出院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脑梗死是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发的脑缺血坏死性疾病,严重者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是中老年患者中危害性较强的一种疾病,患者常表现为突然昏倒、语言障碍、半身不遂、不省人事等,若不及时治疗,还会造成患者出现后遗症或死亡[5]。疾病一旦进入重症阶段,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咖啡样呕吐物、昏迷等症状,由于疾病发生突然,患者无法适应疾病出现后的生理变化,影响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切实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工作的优质性与全面性。临床针对脑梗死的老年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具体涉及心理干预、生活需求、日常饮食及后期康复等,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获得家庭与社会的支持,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全新护理模式[6]。本文发现,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后,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患者出院后4周、8周、16周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护理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能促进患者对疾病的治疗积极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优质护理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护理工作水平,值得临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