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9-01-30卢东晓潘兴游
卢东晓 潘兴游
广东省阳春市口腔医院 529600
细菌感染牙髓组织后会引发牙体牙髓病,或者是因为理化刺激反应、机械性刺激反应所致,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对咀嚼功能、睡眠质量等生活行为都有严重的不良影响[1],干髓术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常规方案,去除冠部的牙髓组织,再干髓固定根管中的牙髓组织,操作相对比较简单易行,但是对于根髓已经感染的病例[2],术后复发风险极高,现在临床上还尚未发现可以准确评估牙髓组织感染程度的方法,无法完全去除已经被感染的牙髓组织,因此术后复发率较高。根管手术也是口腔科常用的手术方案,本文为了分析根管治疗应用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选取患者共计82例作为观察对象,详细内容见正文部分描述。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4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医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中选出82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叩诊时不存在疼痛反应,视诊时发现窦道、红肿明显;(2)符合牙髓炎的诊断标准,患牙根部的牙髓未完全坏死;(3)经X线检查发现牙根根分叉、根尖周比较严重;(4)无意识、精神障碍。排除标准:(1)合并心血管、心肺、肝肾疾病;(2)处于特殊时期(哺乳期、妊娠期);(3)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8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观察组(男3∶女=23:18),年龄26~58(32.21±5.21)岁;上磨牙、下磨牙、上前磨牙以及下前磨牙分别有14例、10例、10例、7例。对照组(男:女=24∶17),年龄:25~59(32.32±5.10)岁;上磨牙、下磨牙、上前磨牙以及下前磨牙分别有15例、11例、9例、6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比要求相符。
1.2 方法 对照组:干髓术。先去除牙冠髓部分,患牙的部分牙冠髓用挖匙挖除,直至根管口位置,再进行备洞处理,窝洞用清水进行反复的冲洗,隔湿后干燥,取小棉球浸入甲醛甲酚溶液,再将其放在根髓断面,时间为1min,干髓剂放在根管口,以小力度按压,确保干髓剂和患牙的根髓断面相互紧贴,垫底物采用磷酸锌粘固剂,再进行填充处理。观察组:干髓术+根管术。结合根管的粗细程度选择具体治疗方案,粗大的根管,先将腐质去除,再进行备洞和开髓处理,将冠髓去除,行X线拍摄,观察牙齿实际病变状况,所选的根管粗细、长度都要适宜,再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或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3%)反复冲洗,残余的清洗液用无菌棉签吸干,消毒物用碘酊,各种准备措施完成后,用光滑针在根管中放上带有甲醛甲酚合剂的棉捻,根管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封好,1周后复查时去除糊剂,再对根管进行填充处理,将磷酸锌粘固粉垫在底部,用银汞合金填充钢管将其封闭(永久性)。
1.3 观察指标 (1)结合治疗后的各症状表现判定手术疗效[3]。显效:复查时自觉症状消失,患牙牙冠完好性高,无叩痛以及牙齿松动等不良症状,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不存在窦道以及牙龈红肿表现;有效:术后复查时存在轻微的自觉症状,牙龈轻微红肿;无效:术后复查时出现急慢性根尖周炎或者是残髓炎;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残髓炎标准:存在钝性自发痛表现,经冷热刺激后,数秒钟才会有反应,并且持续时间较长。(2)比较两组经手术后不良症状发生情况。(3)持续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的复发率。(4)术后3个月检测患者的咀嚼功能,指标包括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咀嚼效率以及咬合力。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计数、计量资料用SPSS20.0软件χ2、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疗效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n(%)〕
2.2 不良症状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咬合不适、牙龈肿胀、牙龈疼痛不良症状的发生率都比对照组要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症状比较〔n(%)〕
2.3 复发率 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都比对照组要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疾病复发情况比较〔n(%)〕
2.4 咀嚼功能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出血指数与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而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咀嚼功能比较
3 讨论
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基础症状是强烈的疼痛反应,一般为自发性、持续性,口腔中连接着多条脑神经,明显的疼痛症状会牵连脑部[4],导致脑部疼痛。此外,牙体牙髓病还会造成牙齿、牙体组织缺失,降低咀嚼功能,冷热刺激或者是机械性刺激、化学物质刺激,都会引起酸痛反应,若不及时治疗,会对颌骨、根尖周组织产生损害,出现慢性根尖周炎,由于牙体牙髓病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会导致最佳治疗时机错失。
根管治疗在牙齿、牙髓或者是根尖病变中都有应用效果,清除感染物和根管中的坏死组织,消毒处理后,控制病变进展,促进愈合。牙髓病的传统治疗方案是干髓术,其操作简单,但是应用后发现,其近期疗效虽好,但远期疗效一般[5]。深龋感染是引发牙体牙髓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干髓术利用药物使牙髓失去活性,可能有潜在风险,无法判断牙髓病变程度,根管治疗技术虽然是近些年才开始普遍应用于口腔科,但是其近远期疗效都比较理想,术中将根管中的感染物质去除,再消毒预备根管,用无刺激性材料填充[6],有助于根尖组织愈合,保留患牙,防止咀嚼能力丧失[7],根管治疗技术可分为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性根管治疗[8],实际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合理选择。结果部分数据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各种不良症状发生率以及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都比对照组低;3个月后,观察组咀嚼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牙体牙髓病应用根管治疗技术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