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为创新部编历史教学助力
2019-01-30◆
◆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中学)
部编历史新教材实施一年多来,许多一线教师已经有沉甸甸的收获。如何做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如何在精心装点历史学习“内环境”的同时也要精心打造其“外环境”?如何在培养孩子们爱国情怀、担当意识和历史责任的同时,也培育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切离不开“互联网+”的大面积助力。
一、不仅是知识课,也是开悟课
“历史是思考的学问。”对此,部编本历史新教材做出了有力的回应:现在设计“学生赏析、分辨、比较、综合”等活动,从中进行深耕细作式的开悟,以此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以部编初中历史《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教学为例,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关于丝绸之路,仅仅是丝绸的交易吗?有没有比这更为重要的?对此,在引领学生反复陈述的基础上,教师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呈现一幅“西来东去”的对比图。西来: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乐器、歌舞、宗教、文字……东去:印刷术、造纸术、金属工具、漆器、开渠凿井、铸铁、丝绸……紧接着,教师出示一道填空题:丝绸之路是一条之路,因为。
学生1:丝绸之路是一条商业往来之路,因为商人经由这里运送货物,进行贸易。
学生2: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因为造纸术为东西方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学生3:丝绸之路是一条科技之路,因为我们的漆器和铸铁等技术传到西方。
……
的确,丝绸并不是商路上最重要的商品。在这条商路上,思想的交融、技术的互通、艺术的共享等等无疑具有更大的意义。当学生理解到这一点时,其间的一种“由此及彼”的历史眼光,一种整体全面的时空观,一条由“知道”到“开悟”的学习轨迹,不正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所需要的吗?
二、不在于支离破碎,而在于整体把握
部编历史教材主编叶小兵曾强调:历史教材应以“线”穿“点”,以“点”连“线”。学习历史,要注重“点”的深刻挖掘,但更要注重“线”的整体把握;不在于“支离破碎”,而在于全面领悟。
仍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学习为例。教材是通过“张骞通西域”来了解丝绸之路的。教材作如是选择,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也应亦步亦趋。可以通过对“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来创新历史课堂:多媒体出示从1998年启动丝路申遗项目的“六国申遗”到2011年的“三国申遗”变化过程;多媒体出示“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总图;大屏幕展示专家点评的句子:“见证亚欧交流、推动城市发展、反应宗教传播。”然后出示丝绸之路申遗总负责人陈同滨的感言:“申遗成功不是结束,而是起点。”
从“六国申遗”到“三国申遗”,并不是强调申遗的国家之激烈,而是重在强调丝绸之路究竟经历了那些国家,这比“张骞通西域”更为精确,也更符合历史学习中由“点”到“线”的认识规律。随后的“路网”总图,更是让学生从一个看似狭小但更长远的时空中目睹了丝绸之路的全貌,而最后的“专家点评”和申遗感言,则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丝绸之路的意义有了新的结构性把握与跨越性提升。这样的由点到面、由古到今、从“碎”到“整”,都因为“互联网+”与历史课堂的整合而得以顺利过渡。
三、不仅仅是拘囿文本,更是拓展应用
细究部编历史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编辑者试图构建一个更加与时俱进的学习时空:“课文前设”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文旁设”中的“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问题思考”等重在“擦亮”学生眼睛;“课文后设”重在拓展学生的视域。这一切都为了实现由“教本”到“学本”的转身。对此,历史教师应该反思:是仅仅拘囿于现有文本呢,还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紧扣“生长点”和“延伸点”进行更广意义上的拓展应用呢?
仍然以“丝绸之路”的教学为例,课末,可创设这样的探究环节:
观看《一带一路》的视频,思考“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古时的“丝绸之路”已变为今日的“欧亚铁路大路桥”,那么我们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还能发挥作用吗?还有它存在的价值吗?
学生1:“一带一路”源于古丝绸之路但是不局限于丝绸之路。
学生2:对,习主席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扩展到更多地方和区域。
学生3:2016年6月起的中欧班列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为造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蓬勃发展的最好代言与象征。
……
毋庸置疑,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起来恰恰是“无处不在的联系”的最好体现。历史教师,应该借助“互联网+”培育这样的历史和现实眼光,并以此打造摇曳生姿的历史创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