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谈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运用

2019-01-30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资源语言

(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专家走向教师,由书本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不再是“文本课程”,教师与学生不再“戴着枷锁学习”,他们都是课程开发与创新的主体。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充满人文气息的课程资源比比皆是: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等,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一、从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

1.在家庭阅读中学习语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藏书和订购报刊也随之增多,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教育学生经常和家长一道阅读家中的藏书和报刊,利用节假日让家长带着到书店和图书馆读书,还要主动和家长交流、讨论,增加语言积累,提高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

2.在听广播、看电视中学习语文

如今的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对孩子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听、收看合适的广播、电视节目,让他们在收听、收看中学习语文。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星星火炬”,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可以要求学生在观赏过程中记下优美的词汇和有趣的语言。

另外,家庭生活中的饮食起居、日常生活用品等也有许多语文学习的资源。如新购置一种日常生活用品,让他们读说明书,了解其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从学校生活中学习语文

1.促进语文课堂学习的延伸

学语文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内,要让学生把书读厚,引导学生阅读与语文相关的文章,并经常在班里举行读书交流会。这样,久而久之,学生阅读量增加了,语言积累丰富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浓厚了,语文能力自然而然地也就提高了。

2.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信息

在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学生接触到许多新鲜的事物,获取了许多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这些信息作为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内容,弥补教材不足,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如学习语文活动课《我的家乡》,就把学生熟知的家乡的公园、儿童乐园、新世纪广场、太白楼、铁塔寺等景点,百货大楼、万达广场、银座等购物中心以及美丽的校园等作为课程资源,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更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3.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语文教学与音乐“联姻”

音乐和语文的相通源远流长,所谓“诗歌”,便是“诗以载歌”和“歌以载诗”的产物。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其中有一些文章,本身已经是歌词,早就配上了曲谱,如《让我们荡起双浆》《快乐的节日》等。学习这类文章,我们不妨让学生读一读,唱一唱,在提高兴趣中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内容。歌会唱了,歌词自然记在心中,语言文字还难理解吗?

另外,在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意境很美的歌词,可以拿到语文课中当作阅读补充材料赏析,让学生不但会唱,而且能理解文意,从传媒的角度,更容易使小学生接受。

4.校园文化、文体活动是学习语文的重要资源

校园内各种专栏的布置、校训、校规、教风、学风的制定;墙壁、走廊、教室内张贴名人业绩、名人名言;学校广播站、小小电视台播放的内容;学校在节日搞文艺活动——排练课本剧、小话剧、相声、诗歌朗诵,都给学语文、用语文提供了机会。教师要教育学生关注校园文化,从校园文化中学语文,对学校办的各种专栏、校报要及时阅读,不断汲取语文营养。

三、从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

1.观察日常生活,品味记录语言

语言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多留意周围的谚语、对联、歇后语、精妙的广告词、精练的标语和一些趣味无穷、意味深长、幽默诙谐的群众语言,并随时记录在生活笔记本上。

2.观察实践生活,联想记录语言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走访亲友等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生活空间和观察的视野,让学生去观赏那长河落旧日、名胜古迹的风景,去捕捉农村、城市那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镜头,去体味亲情、友情、纯真。让他们自觉地把已有的语言材料进行选择、重组、联想,记录下那美好的镜头,描绘出生活的情趣。这同样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重要手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的源泉。语文学习只有植根于生活这块深厚肥沃的土壤里,才能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资源语言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语言是刀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资源回收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