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2019-01-30◆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洗砚池小学)
作为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的探索一直在进行着,尤其是阅读这一部分的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教师所关注的教学重点。从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这一角度出发,个性化阅读逐渐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深入到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实际上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围绕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进行研究探讨,为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以期为学生带来更加良好的阅读体验。
一、以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前提,根据学生个性开展阅读教学
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开展,教师所要首先注意的应当就是对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只有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始终贯彻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才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个性,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阅读计划。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开展过程中,未能学会如何较为灵活地使用学生主体思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未能使这一思想贯彻其中,仅是简单地为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任务,没有根据学生的主体个性制定相对应的个性化阅读计划,从而导致了个性化阅读的应用实际上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形同虚设,效率较低,在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也应当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学生的阅读需求达到一个较为了解的程度,才能够为学生制定高效的阅读计划。例如,若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低,则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故事性较强且较为通俗易懂的书籍,如《安徒生童话》进行阅读,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或者学生对于应用文类的文章不是很能理解,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应用文类的书籍,如《昆虫记》等。总而言之,学生的哪一部分的阅读能力较差,教师则相对应地推荐书籍,弥补学生的阅读短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阅读能力。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为阅读课堂注入新鲜活力
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开展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课堂较为枯燥单一,教师除了让学生进行阅读活动之外,就少有其他的教学活动,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较低。教师在开展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意识到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好奇心较重且较为好动,较为单一的课堂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充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的教学课堂才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可以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丰富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例如,教师在进行《小木偶的故事》一课的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对于课文的改编,将课文内容改成剧本的形式,让学生分别扮演老木匠、小木偶等角色,进行情景演绎,使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该文章的中心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关的教学视频音频等,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对于课文文章进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各种教学活动的交叉进行,避免多次课堂进行的过程中仅是重复利用某一种教学模式,从而导致与重复进行阅读活动相同的低效率结果。
三、着重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弱化应试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作用
在深入到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当中时,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在思想层面,素质教育理念已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试教学目的仍较强,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记忆固定的答题模式,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的现象仍较为严重。这一现象所导致的后果,即是学生在不断的重复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从而导致个性化阅读的难以开展。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从弱化应试教学目的以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两个方面入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兴趣的激发带动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了解,而不是一味地在课堂上进行对于考试题目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将课外书籍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当中,以课外阅读的形式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增添活力。针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学生,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格林童话》《窗边的小豆豆》等书籍。这些故事性较强的书籍往往更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加有动力进行阅读,学生有动力阅读,才会更加主动得进行对于自我阅读能力的提升的训练,从而实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弱化应试教学目的并非是一味地否定原有的教学手段。在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之上,依旧要注重对于语文阅读知识技能的讲解与传授,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以阅读感受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
在过去长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阅读交流这一部分的开展并未受到教师的重视,甚至大部分教师忽略了这一部分内容的开展。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阅读文章的分析理解,着重于对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教学目的的驱动之下,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往往朝着教师所指定的某一方向进行单一的思维训练,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思路受到限制,难以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应有的语文思维的锻炼。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的情况之下,教师应当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意识,紧跟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潮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以及扩展思维作为自身的教学目标之一,从多方面为学生成为具有现代化素养的语文人才提供支持与帮助。为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阅读交流,在阅读结束之后让学生进行对于阅读文章的感想看法,基于个人主体思想上有所差异,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进行感想交流中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扩展。例如,教师在进行《凡卡》一课的教学时,在让学生阅读完之后,可以为学生留下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如“凡卡在信里所写到的遭遇,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进行多个角度的思考,从凡卡以及爷爷两个主要人物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深入思考,得出具有自身独特性质的见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采取较为积极且尊重学生的意见看法的态度进行与学生之间的文章探讨,从而使学生敢于表达出自身的看法与展现出自身的思维逻辑。
五、结语
不论是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或是日常生活中,阅读能力都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也是教师所追求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在个性化教育理念的推动之下,个性化阅读从而得以衍生,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也不断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为最大化地发挥出个性化阅读的作用,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个性化阅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不断为学生创造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实现从根本上对于原有教学方式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