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写作为突破口,构建主体参与式读写结合新体系

2019-01-30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突破口读写能力切入点

(甘肃省榆中县小康营中学)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两翼,也是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学生阅读量的多少决定了其写作的宽度,学生阅读的质的区别决定了其写作的厚度。但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阅读和写作当作两个分支,若即若离,有时貌合神离,甚或互相剥离,不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写作本位”的读写观认为:读完一篇文章,阅读教学只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要学生学以致用,读写结合,以写作为突破口,使得读写训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这个训练应该是一个完整而有序的过程。

一、教材整合与拓展

整合性的阅读,可以集中时间,各个击破,省时省力,而且在不断循环往复的阅读积累中使学生构建了读写的能力系统,是在导学下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建构。学生在质疑与探究中,获得阅读个体的独特感悟,这种对作品多元的个性化阅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自思、自得中构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整合的依据立足于学生的学,其阅读基点是教材,其基本过程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读带动写,以写促进读,读写结合的目的。读与写二者相辅相成,螺旋上升。而且也可以直接使作文教学立足教材、围绕教材,拓展放大,从低到高,从浅至深,逐渐使学生形成自己完整的写作能力系统。

二、探寻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

读写结合,要想使写作能够更好地激发阅读的欲望,阅读又可以成为写作的重要的源头,就必须凌驾于教材之上找准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巧妙地设置写作问题。在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笔者逐渐认识到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是两个点的汇聚——读中带写的点,写中促读的点。读中带写的点至少要从一个单元中提取,要和下个单元也能够相连。写中促读的点应该从学生作文中提取,也就是我们从本次作文中发现的共同的未达到的写作目标。它的一个点来源于所读课文,一个点来源于学生作文实践,这两个点又再汇聚生成一个读写能力提升的点——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这尤为重要。其框架是:阅读中提炼写作点——学生作文中提炼阅读点——修改中汇聚两个点,并向前推行一步。

我们从一个单元的课文中寻找出一个写作方面上的共性,即读中提取的写作点作为一次作文训练命题(开阔宽泛的),然后指导学生作文时有意识地照应回顾已学的几篇课文中共存的写法特征,用宏观开阔的视野去布局谋篇,调动其阅读所获的积累储备,带着理性去写作。完成的作文中可能会有一些偏离这个目标的共同问题,我们再返回到课文的阅读中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当我们有意识地以写作的眼光和角度去考察课文,必然是遵循整体感知到部分解读再到整体探讨这样的阅读规律在学习范文,读中逐渐形成写作的理性认识。

三、以写作为突破口

以写作为突破口,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而写作训练的安排一定要与所学的课文紧密相连,结成一体。作文讲评指导时,可以通过再读范文,重点探究写法来解决,让学生带着理性的认识,自己再修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读写训练的关键处,是提升读写能力的转捩点。这个转折点的生成来源于学生,教师的跟进式引导,一直在围绕学生,这个过程即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构建主体参与式读写结合训练体系,重要的是这几次训练要步步推进,前后相连。这个训练过程中,教师高屋建瓴,顿俯于下,重在引导,使之成为一条连续不断的线。读写结合体系中的问题生成源于学生,问题的最终解决依靠学生自改、完善来实现。前面的积累铺垫足够了,则会水到渠成,化难为易,拾级而上。在这个过程中,读写融会贯通,连成一体,奔流到海。

总之,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以写作为突破口,是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不二法门。这种训练模式,以文本阅读为依托,在读中悟写,在写中用读,读写真正融为一体,互利共赢,其基本程序是读中提炼整合写作训练内容,写作修改中回归文本,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只需略作延展,就能操作实行,既能适应不同的版本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而且实用高效,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突破口读写能力切入点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Letter time 书 信 时 光
日本人如何寻找“一带一路”突破口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国际扫盲日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