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感助力学生走进文本
2019-01-30夏慧超
夏慧超
冷静地反思近几年的语文课改,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不协调的现象:作文训练是“沸点”,现代文阅读是“热点”,而语文训练中最重要的语感训练则渐渐成为教学中的“冰点”。面对这种现状,教师要积极思考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
一、诵读体会,激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古人也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话道出了培养语感就要多读书的真谛。读书本来就是一个琢磨、体验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语言的要素词语、句式,语句中的情感、气势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从而在听、说、读、写中分辨出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和优劣。高中生正处于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对其加强诵读指导,教授给他们节奏、重音、停顿、押韵等诵读知识,提高他们的诵读兴趣,促成他们诵读习惯的养成。学生通过有感情的诵读,走进文本。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中,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语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的语感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学生的诵读能力是老师培养的。而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蕴含浓郁人文情怀的抒情散文,这为规范学生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教师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淡化机械的知识传授和“题海”式的练习训练,引导学生多多诵读课文,采取一些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如《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四句中蕴含了诗人张若虚探索人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深意。教师不要急于分析诗文,而是让学生投入地吟诵,先要求读准确,读顺畅;再对学生的诵读节奏、语调进行指导,让学生读出文气,读出文感。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会多多少少感觉到“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是相存共生的,这和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抒发的感受是很相似的;最后教师再加上背景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诵,读出感情,读出精神,学生进一步领悟到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和热爱,进而明确全诗“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所以,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
由此可见,“书声琅琅”的课堂是激活语感的重要基础。诵读是一种最直接的感受优美语言,领略文章韵味的方法。
二、品味感悟,打磨语感
教材中的写景抒情散文语言优美,文字洗练,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品读,特别要抓住作品中那些精美的、有深刻意蕴的词句,让学生进行比较、揣摩、欣赏,在品味语言的揣摩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文本有了更深的感悟,语感也会变得更加细腻、敏锐。如朱自清的作品《荷塘月色》中有一段关于月光的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月光应该是“照”射下来吗?把“泻”字换成“照”是不是更准确呢?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发现“泻”一般用来形容流水倾注,水量很大,在文中与上文“月光如流水一样”的比喻呼应,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照射在整个荷塘上,范围广阔,而“照”就显得呆板了,所以“泻”字更准确、生动,也更能表现出作者对荷塘景色的喜爱。
与现代散文相较,中国古代散文则显得更加含蓄委婉。教师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在品味中打磨学生细腻、敏锐的语感。如明代散文家归有光《项脊轩志》的最后一段,作者想表达对逝去妻子的深深眷恋,可他却笔锋一转,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收尾,此刻让学生思考:这是不是冲淡了情感?那么换成“吾妻已仙逝多年,每每想起,直教人痛彻心扉,肝肠寸断!”直接抒情是不是更好一点呢?学生思考讨论后发现直接抒情虽然直接明了,但过于直白,而原文借妻子当年种下的树,睹物思人,似乎看到妻子的音容笑貌,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但人已逝,物犹存,物是人非,让人倍感凄凉,文章字字无悲哀的字眼,但悲伤、眷恋之情却溢于言表,夫妻永别的黯然痛苦借枇杷树表达,看似平淡,实则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教师要立足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推敲、揣摩、欣赏,学生经过细细品味、咀嚼,语感才能打磨得更加细腻、敏锐。
三、联想体验,充盈语感
语言本身有联想功能,丰富的联想可以丰满语言形象。语文教学需要大量的形象思维的参与,训练形象思维能力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把文本描绘的景物、事件与自己生活及阅历中所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有限的文字中想象无穷的文字。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再是干瘪的语言,而是活生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如《荷塘月色》中关于月光下的荷塘描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段文字中荷塘的美并非只有视觉感受,还包含着嗅觉感受,而嗅觉荷香的似有似无又通过听觉“渺茫的歌声”来表现。再加上荷叶、荷花、荷波由高到低的描写及比喻、拟人和通感等多重修辞手法的运用,月光下的荷塘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学生要展开想象,一边在脑海中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一边诵读,艺术班的学生还可以尝试画一画这个画面,荷塘的“宁静、优美”,作者情感中的“淡淡的喜悦”,荷花荷叶的优美姿态,荷香的淡雅,这些丰富的语言形象,在学生的联想中慢慢丰满充实,学生的语感也渐渐充盈。而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欣赏的过程中,教师更要鼓励学生走进文本,为语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文学的深远意蕴,让学生的语感由“骨感”变得“充盈”。
四、积累表达,创新语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和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的感悟需要深厚的积累,没有深厚的积累,提高语感就如缘木求鱼。只有博览,才能在不断的阅读强化中逐渐形成语感。一个语感敏锐的人会运用其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很快捕捉到文章丰富的内涵,并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体味到文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进而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我的语言表达。
因此,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由教材向外延伸,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但仅限于表层读书是不够的,学生浅尝辄止,在脑海中根本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记,时间一长就会遗忘,只有让学生深层次地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才能真正实现培养语感的目标。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一些优美的语句,并在早自习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断熟悉内化优美的词句、文段;还可以让学生分主题办摘抄报,帮助学生为摘抄的语言分类,并挑选出优秀作品在班级展示,调动学生积极性。课文中优美的写景状物文段,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语言进行仿写。如郁达夫《故都的秋》用南国的秋天与故都的秋进行对比,从而写出了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学生学习后可以结合南国秋天的特点,找出几个关键词,运用对比的手法来仿写。这样一来积累运用训练就由教材延伸到课外,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语感拓展中学习创新,获得的语言感悟会更多。另外,教师也要在每周的大作文训练中更多地鼓励学生用摘抄本中抄录的美句、美段来完成习作。
经过这样长期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积累与运用训练,学生有材可用、有料可写,他们对语文写作的畏难情绪会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