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2019-01-30曹江林

中学语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高中语文

曹江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18个“学习任务群”贯穿必修、选修教材,涵盖了新课标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以学生自主、合作、体验探究性为主要学习方式,从根本上体现出学生学习语文的途径,将引领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彻底改变题海战术、满堂灌的讲解教学模式。

现行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教材选文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要在教材选文基础上对阅读文本作必要的补充、延伸、拓展,以巩固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而群文阅读正是达成这一教学目的的重要教学策略。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实施群文阅读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读写技能的全面提升,也能够促进教师课程开发与设计意识及能力的增强。

一、目前语文教学课堂的现状

目前语文教学的课堂依然以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为主要形式,它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注重对一篇文章进行精读深究的教学方式。教师一篇一篇地教,学生一篇一篇地学。文本的选择在经过专家的修改、调整和审查之后,文本结构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单一。教师在课堂上会更在乎文本的意义,更注重挖掘知识性的东西并让学生记忆掌握,更加倾向于认同寻究作者在文本中主要阐述的观点和思想感情。这种单篇阅读的教学指导思想,以知识教学为主线,以提高成绩为目的,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性,导致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被动,违背了教育的常识性规律。

二、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存在形式

传统单篇阅读教学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所占地位并不是表明语文教学只有“华山一条路”,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更多地表现在课后习题 “研讨与练习”中。如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一课的课后就有这样的“研讨与练习”:“《雨霖铃》抒写的是离别之苦,古代诗词中表达这种情感的作品很多。不过,同是写离别,情调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别,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凄苦之别……请你从读过的诗词中再找出一些来,略加分类后抄录下来,并就其中一首写一篇赏析短文。”……这样的“研讨与练习”稍微改动,便可分别以“别离的笙箫”“东坡的赤壁”为议题组文构成群文阅读文本。再比如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几个主题:“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就符合群文阅读以“手法”为中心的议题范畴。

三、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具备核心素养意识,转变教育观念。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自身素质,拥有对文本较强的解读能力,对同一议题内容的综合能力以及拓展能力,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新时代,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教师应适应顺应,在工作中持续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切实提高教学素养,有意识地在核心素养的观照下开展研究与教学,不仅仅在语言方面,思维、审美、文化层面更要挑战自己认知的“天花板”,敢于突破自己熟悉的、常态化的教学模式,跟上课程改革发展的步伐。

2.“议题”选择要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群文阅读中的“议题”看似很宽泛,但是如果忽略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本质,任意而为,会出现“泛语文化”的问题。此问题解决之道,就在于“核心素养”上,“议题”的设计与选择必须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在核心素养的观照下,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议题的设计立足教材不等于死扣教材,因为教材都是专家精心设计选编的,是最符合课程标准的,我们在使用时,基于教材,超越教材,打通教材内外链接。

(2)议题的设计要有相对独立性与连贯统整性。独立性在于每一个议题,都是一个个小的知识点,是核心素养的一个个小落实点,所有的问题设计都指向归结为议题。但要着眼于高中三年的整体规划,有层次,有序列地开发议题,注重连贯整体性。

(3)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开放性与综合性。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与教材,思维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的传承,语文不能独担此重任,应向外延适当拓展延伸。

总之,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单元整合的结构化教学,它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从教材单元主题与课文属性及其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精心选择文质兼优的文本,构建有机联系且能发挥不同功用的文本集群,还要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聚焦教材课文与拓展选文的相互联系,以系统的眼光按照“主题——探究——表达”的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组织“探究”“表现”“交流”的阅读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高中语文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