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课堂教学对小学生人格的培养

2019-01-30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31期
关键词:人格责任意识

(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心小学校)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它体现在气质、性格、品德、爱好、操行、观点、态度等,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所谓人格培养,即“是一种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全的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做人”,其内容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努力拼搏,甘于奉献,乐观向上的精神,担当起社会、家庭所赋予的责任,成为我国发展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小学是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段,做好小学生人格培养的奠基工作是全体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本文根据体育教学,主要以室外场地为主,师生身体与思维双边协同活动的特点,以教师人格典范作用与教学设计策略相结合,对体育课堂如何开展学生人格培养进行了讨论。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鲜明的人格是教师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的综合。教师的人格是一种力量,魅力是一个磁场,它体现在教师的举止言谈之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激励和引领作用。

1.用爱心滋润童心,唤起儿童的奉献爱心意识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爱,为教师用博大爱心去诚挚地关心每一位学生,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唯有真心地关爱,才会深入到学生的心底,学生才会接纳你,信任你”。陶老先生在告诫我们,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尤其我们体育课室外酷暑严寒场地的教学,对每一个当今家庭受宠爱儿童的毅力都是一个考验。教师要认真观察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身体状态。比如,发现儿童身体不佳,及时送医务室用药、休息;为穿衣单薄的学生加上一件衣服;对情绪低落的儿童给予积极鼓励;对体能弱的同学耐心示范、指导。为此,教师的一个和蔼的目光都传递着对学生的厚爱,一声亲切地问候都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位学生都活跃在温馨、和谐的体育课堂里。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在爱中领悟了爱的真谛,点燃学生献爱心的火花。同时激发学生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爱家庭,爱祖国的热情。

2.以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责任与担当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中华民族迎难而上,甘于奉献,锐意创新,富民强国的人才素养需求,是小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是在生活、学习环境中影响和教育中形成、发展的。教师工作中的率先垂范的引领、熏陶、感化作用,对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教师课前进入场地,清理布置场地,准备体育器材,为教学实施做到周密准备。当学生走进运动标线清晰的场地,所见整洁的体育器材,眼望着教师和蔼可亲的目光,对教师这种辛勤劳动、责任担当的精神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在学生幼小心灵中萌生责任担当的认知,势必在幼小的心灵中为老师的责任担当精神点赞。当体育下课铃声响起时,有的学生围拢到老师的身边,主动帮助老师清理体育课堂场地。协助老师做到力所能及的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唤起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这是语言教育不可比的。随着教学的深入,使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得到发展和完善。

3.公平正义一视同仁,培养学生的诚信、公平竞争意识

公平公正、一视同仁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即是公平正义的践行者,也是公平正义的传递者,它体现在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对每一项工作处理的公平性,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分层教学的制定标准与实施,公平、公开、公正地做到切实按学生体能、身高等个体条件合理分层;体育的测评结果具有说服力,得到学生认可;课堂训练的指导与评价一视同仁,得到学生的钦佩;甚至体育器材的分配数量、质量的差异,都是教师人格的具体体现。如果处理不当,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为此,公平正义是创立和谐课堂环境的重要条件。公平是培育学生诚信思维的土壤,公平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所以,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提升班级凝聚力,创立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公平竞争意识。

二、科学构思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体育教学育体、育心的双重作用

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训练项目不仅是单纯地传授体育技能知识,而且蕴藏着诸多的学生人格培养的内涵。要深入挖掘,切合实际地把体育技能传授与人格教育科学地融入一体,科学构思,科学评价,实现学生的体育技能、思想、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

1.在体育训练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团队精神即是一个人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表现;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立足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而团队意识薄弱是当前小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笔者认为:各项风趣而特殊的集体活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学生团队意识培养潜能。比如拔河、足球、接力等集体活动,在参与团队比赛活动中,参赛的每一个小学生的内心自然产生一种互相依存、相互负责、相互协作的共同的承诺,为获胜的同一目标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当发令枪声响起,他们的团队就会形成一种通力合作的努力拼搏,此时此刻同坐的小摩擦,邻座的小矛盾都云消雾散。无论胜负,在比赛结束的每个学生表情中都洋溢着参与活动的愉悦,在议论中都为自己的队员贺彩。这种议论可延续课间及每个家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每个人在团队中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2.在体育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拼搏向上精神

拼搏,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全力以赴,不断探索和不断追求,体育与拼搏二者密不可分。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新时代国家发展建设人才需求。为此,要把体育课上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构思设计新颖而又适合学生的好奇心理的体育竞赛活动,比如多种形式的短跑、多彩跳绳模式、花样踢毽子等训练测试活动,诸多的单赛项目适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技能,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奋进向上的进取精神。

综上,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实现学生学真知、养真德、说真话、识真才、求真理、做真人的健康向上的人格,关键在教师。为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课堂师生互动的优势,把健康人格教育贯穿于体育课堂的各个环节之中,以率先垂范的品格激励学生,以博广精深的知识丰富学生,以循序诱导的方式去引领学生,逐渐完善、发展学生的人格,为他们的人格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人格责任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