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内探索 门外开花
——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实践研究
2019-01-30◆
◆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对于美术学科而言,“综合·探索”课程内容的开放有效突破了传统美术学科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选用多种形式表达自身美术感受。站在跨学科角度来看,“综合·探索”领域不仅体现了美术学科的本质,还可帮助学生以美术学科为基础进行有效内容拓展,增强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意义。在学习主题设定时,只要是以“美术课”为中心,学生有兴趣去探索、实践的就可以看作“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课程的基本特征
(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美术学科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开放性较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当前课堂主题做出多种选择,引导学生以美术学科为中心,进行学习内容的有效扩散。比如湘教版七年级上册《让图表说话》一课中,探索活动设置就需要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而后围绕信息开展一系列的综合探究,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活动。再如本文中的《门》一课,虽然从名称上来看与美术学科关联较少,但同样也都是以美术课知识为基础去分析、学习“门”中的美术元素。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生活,使得学生的美术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框架之中,培养学生想象思维。
(二)课程教学的综合性
站在人类认知角度分析,知识是存在主观属性的,当前我们所学知识都是相通的。多个学科之间的关联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主要发展趋势。世界各国也都开始注重文化综合化,将综合性教学作为教学领域的重点内容。比如,日本推行了“综合学习时间”。简单来说就是对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题进行体验,选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探索分析。最终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再次要在掌握基础的知识上,体现个性教育;最后要在各个学校开展特色教育,形成具有自身学校风格的教育方式。而“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三个方面。
(三)课程学习的探究性
不管是从新课改来看,还是从当前教育发展趋势来看,探究式学习都是当前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通过“综合·探索”内容的学习,可有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程中,亲身感受美术文化知识,归纳自身学习方式,在学习中不断培养自身创造、发现性思维。
二、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实践探索——以《门》教学为例
(一)《门》教材分析
1.课程指导思想
本课是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欣赏活动、探究活动、美术作品表现学习成果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经过精心组织,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一种趣味性较强、灵活性较强的氛围中完成美术学习,了解“门”中的美术元素。
在本课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接受两个方面熏陶。第一,从美术方面来看,为学生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美术学习视角,带给了学生完全不同的学习感受。其次,从“门”的传统文化来看,在当前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门”不管是在材质、种类、花型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极大改变。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门的功能、构造等基本知识,通过不同门的风格特点对其进行赏析,加深学生对建筑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提升其综合艺术素质。
本课程的教材编写大都选用了一些经典案例,融合了传统与潮流,在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给人以视觉美感,使学生在本节学习中收获美术知识。
2.教材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本节课程学习,了解门的功能以及构造常识,在一定程度上对“门”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与研究;探索“门”中所蕴含的美术元素;尝试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及相关技能表达“门”中的美术元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走访学习等多种方式了解“门”中的美术元素,并加以学习;同时通过探索分析认识“门”与美术之间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方面:在课程教学中以“门”的文化含义作为立足点,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分析“门”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并从文学、历史、地理、民俗等多个方面理解“门”中的装饰,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探究美术与“门”之间的关系,理解门是艺术与技术的有效结合,分析门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可以利用已经拥有的美术知识或者其他形式展示探究成果。
教学难点:一直以来,引导学生内在情感态度都是美术学科的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一方面是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认识门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
3.教学设计要素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以研读教材、教参为基础。与其他教学模块相比,“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活泛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更应当结合多方面知识编排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案。要想更好地保障当前《门》一课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系统性、科学性,教师必须要对多种教学设计要素进行准确把握与控制。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学习为主要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门》一课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中,笔者认识到,教材、学生、教师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当前学生好奇心重、探索欲强等多种特征,选择适合学生个人发展的教学手段。在《门》一课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组合完成以下考察内容:(1)本地传统建筑保护基本情况;(2)门或门的某个元素的历史变迁;(3)不同地域或者不同功能建筑的门有什么差别?(4)门或门的某个部分有什么特点;(5)本地的传统建筑及相关传统文化有什么联系。在不断合作、探究、实践中,学生对本地的传统建筑以及相关文化、不同功能建筑的门都有了基本了解,同时还感受到了美术学习的乐趣。
《门》一课中有诸多教学环节,其中“门”中的美术元素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多种资料完成课程讲解,笔者较为常用的方式有:基本讲授法、引导启发法、实际演示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美术思维,提高学生美术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理论较强的知识可以选用谈论法完成教学;在技能训练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选用练习法完成教学;在研究本地门与传统文化的环节,可以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并积极听取学生意见,引导学生对特定内容完成探究。只有依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适当教学方式,才可以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课堂凸显“层次感”,明确当前教学活动重点。
(二)《门》教学设计
1.制定合理教学计划
首先,在课前准备环节,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首先向长辈请教有关“门”的相关知识,并准备一些课堂上可以用得到的材料。如果个人条件允许,可以对本地的不同风格的门进行观察探索并记录。此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于“门”有一个初步认识,做好学习准备。同时,教师要对当前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借助网络资源寻找出本课程可以拓展的相关内容、教材知识点,收集本地与“门”的相关知识。
其次,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当以学生实际生活作为入手点开展课程教学,拉近“门”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门”的图片,给学生以视觉冲击。让学生观看与“门”相关的传统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产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对于“门”的相关知识有了基本掌握后,设计一个《知识问答接力赛》让学生对自己课前所收集的“门”的相关资料进行简单展示,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再次,在探究环节,教师应当依照教材顺序,对上述教学内容进行共同探讨,分别欣赏不同门中的建筑美、文化美、配饰美等。在探讨完成后,让学生对不同地区的门中的美感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并引导学生将其与当地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通过“门”这一概念,探索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在该过程中还可穿插一些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介绍。
2.对教学设计进行针对性分析
在教学设计完成后,教师应当对本节教学设计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进行针对性分析。
教师方面: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课本知识所呈现的,教学设计固然不会出现太大错误。但是“门”这一概念涉及方面相对较广,因此,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应当注意到“门”与美术元素以及传统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融合当前本地传统文化来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方面:经过调查发现,95%的同学认为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美术课堂进行有效融合,可有效提升生动性,激发其美术学习兴趣;91%的同学愿意自主地参与到此类课程学习、探究中;38%的同学认为在探索中寻找门中的美术元素,让他们感觉到美术学科是一种文化的旅程,对于此种教学设计较为满意。
3.完善优化教学设计
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的课前准备也要以学生作业内容作为出发点,收集一些浙江省范围内的不同门的资料,去“门”的制作地进行咨询与学习,进而更好地巩固自身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合作探究。
在本文中,笔者对实际教学案例《门》进行了简单分析总结,试图开发更加合理的美术文化教学教材及思路。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的探索与实践,可以让自己与其他美术教师共同努力,为初中美术“综合·探索”课程教学以及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开发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