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9-01-30◆
◆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梁邹小学)
在小学阶段,科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小学科学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个重点内容,观察是学生认知事物的重要方法,观察就是用眼睛等器官去发展周边事物,从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在目前的科学教育中,尽管学生也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事物进行了观察,但是并没有发挥出观察的实际作用,仍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
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一)观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视和培养,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让自身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激发和扩散,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热胀冷缩”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几个瘪的和漏气的乒乓球,让学生想办法让乒乓球鼓起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将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瘪得乒乓球立马就鼓起来了,而漏气的那个就没有鼓起来,然后教师就可以顺便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个漏气的乒乓球不能鼓起来?”这时候,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就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二)观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本就是一门启蒙学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也是该学科的教育目标,科学素养指的是一种态度、思维,是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并不是像知识那样教师教学生就能掌握的,科学素养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和感受,从而逐渐养成的,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学习《跟小鱼学潜水》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小鱼潜水的视频,让学生对小鱼潜水进行观察,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小鱼为什么能潜水?它们是靠什么潜水的?”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回答,进行大胆的猜想,学生都能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积极踊跃的回答,甚至有些学生的回答已经要接近答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解释说明,从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升,久而久之,不仅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传统的科学教学中,由于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严重,在课堂教学上就一直为学生讲述科学知识,并没有让学生对外界的事物进行观察的教学关节,因此,为了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就需要小学科学教师要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让学生多多的接触生活和学习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加强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教学,让学生多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大树的年轮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大树有年轮?而小树却没有等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不断的探索答案,从而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的观察兴趣在真实的情境下得到激发。例如,在学习《蜗牛天地》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几只蜗牛、放大镜等辅助学习工具,让学生进行分组的观察和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的观察兴趣就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学生就会积极地动手,用放大镜去观察蜗牛,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参与到对蜗牛的观察中。同时,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观察中,要时刻的关注学生在观察什么,要多给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确立明确的观察目标,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
(三)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提高观察的有效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不能没有目的得盲目观察,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清晰的观察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进行观察的目的是什么,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有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在确定了观察对象后,教师要告知学生此次观察的目标是什么,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例如,在学习《土壤里有什么》这节内容时,教师就要告诉学生本次观察土壤需要分析出土壤中有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对土壤的观察,通过观察,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汇报,自己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知道其他学生观察到的内容,能够查漏补缺,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培养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用自身的多种感官来观察和感知事物,让学生用眼、耳、鼻、舌、手去感知事物,培养学生的多种观察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去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让学生在途中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分享和交流,有的学生会观察到这里的树木长的参差不齐,可能是因为受光照时间长短的原因;有的学生会观察到同样颜色的花有不同的香味;有的学生观察到不同的树叶纹路不一样;还有的学生在遇见野果时,经教师检查没有安全问题时就会进行品尝,会发现同一种野果有不同的味道,有的酸有的甜,等等。在此次的观察中,学生既用到了眼睛去观察,也用了鼻子去观察,同时也用舌头去感知了野果的味道,这样的观察方式能够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视和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有效的观察,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采用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