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阅读本位 重构读写模式
——浅谈学困生写作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9-01-30陈杏辉

中学语文 2019年18期
关键词:升格学困生技巧

陈杏辉

有效的作文教学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服务。 什么是写作素养? 广泛地说,写作素养包括写作的理论知识、 表达技巧、 写作思维和应试技巧。 我们的作文教学通常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把写作理论化、体系化、模式化、公式化,对应相应的写作理论、表达技巧、写作思维和应试技巧。 但对学困生来说,这一套做法貌似训练有素, 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原因非常简单,这一套东西并不能内化为学困生的真正写作能力。 写作素养的核心其实是写作者的人文素养。 理论、思维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少一定的人文素养作为基础,这些都形同虚设。 而学困生的最大短板就是人文素养。 “言为心声”,如果学生心不为所动,那么学会再多的技巧方法也都是无用的。 所以,学困生的写作教学应该回归阅读本位, 构建新的读写模式,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入手,提升他们的思想情感,注重积累与运用的结合,少写精写,强化升格。

一、写作积累注重构建系统化的思想,防止积累的随意性

学生们一般都重视作文的积累, 但问题是随意性很大,积累时评素材者有之,笔记摘抄者有之,阅读比赛者有之。 经典的阅读不同于碎片化的休闲阅读,只有系统地阅读才能感受其魅力,体味其精华,走马观花或浅尝辄止是没有效果的。 只有积累体系化的思想资源才是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途径, 而建构系统化的思想最有效的办法是经典的阅读训练。

经典是思想的源头活水, 思想资源的积累当然首先要从经典开始, 这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宝贵经验。 而从写作角度来说, 经典因为具有超越时空的特征,它的当下性和无限可能性,使其可以与现实展开有力的对话,对现实既有批判意义,又可以提供创造性的建议。 一般意义上说,经典亦有传统与现代之分、东方与西方之别。 中学生最好是对传统经典的“元典”进行细读或精读, 而现代经典可作为有益的补充进行选读或略读。 但无论怎样,经典总是具有永恒的魅力,能对任何时代发出声音,真正的经典值得每一个人一生阅读。 因此,对学生来说,选择其中的一部精读就已经足够了。

首先必须是长期阅读。 一本经典至少读一个学期、一年,甚至高中三年坚持读一本经典,让它的香味慢慢散发出来。其次是细细地品味。朱熹认为读书要熟读精深和虚心涵泳,对于精思的方法,朱子提出了“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系统性的阅读还有一层含义即是常做笔记, 把阅读的心得体会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日积月累,终见其效。 一开始可能是三两句话,时间长了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二、写作训练注重积累与应用结合,防止读写分离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有时会不自觉地把积累和训练分成了两条互不相干的线路。 学生的积累并不能够很好地在写作中体现出来,这也是导致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在注重思想积累的同时还要保证积累的及时运用,这样才能把各积累内化为写作素养。

首先在选择作文训练题目的时候不仅要切合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要切合学生阅读积累的实际情况。 如果不能把平时的积累用在写作上, 会大大降低学困生的写作积极性。 反之,就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一方面更愿意积累,另一方面写作也会相对得心应手。

其次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去审题立意和构思成文, 让学生认识到一切作文都可以从他们的所学中找到应对之策。 如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捐赠与接受捐赠”,可用“富而好礼”“爱人”“爱众”等思想肯定慈善家的行为,因而接受捐助并不可耻,而且它的合理性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亦可据“贫而乐”“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提出“坚守清贫”的观点。 又如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常识”,可据“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等提出“为政之常识在于德”的观点,然后联系现实社会中官员的失德行为去论述, 就成了一篇既关注现实又观点深刻的好文章。

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积累的思想思考现实问题。 孔子关于“礼”有过两句论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强调上下级之间相对的权利义务关系,“礼”是关键。 上级无礼固然不对,下级不忠亦不对。 现代人强调平等,有时候过了头,把下级应尽的“忠”也省略了。 有两则新闻,一则是讲授礼仪的大学老师教学生要学会给领导开电梯, 引起学生反感,而且社会舆论也声讨之。 如果我们以孔子的立场来看,这位老师教得很对,下级为上级开电梯是表示对上级的尊重,不是谄媚。 另一则是一名刚刚工作的大学生拒绝为领导买午餐,很多人夸这个学生做得好,维护了个人的尊严。 从孔子上面两段话可以得知,这个大学生是不知“礼”的表现。 这两则新闻正说明了当下中国价值失范的问题, 人们在追求自由平等的同时忽略了应该具备的做人的素质和修养。 这样的平等和自由有时候不是让我们更有尊严,而是更狭隘。

三、写作指导注重升格优化,防止重复性的低质写作

对于学困生来说,要少写精写,让每次训练都有效果,而不是重复性地低效和低质训练。 多写未必有用,精写才有可能见成效。 所以在写作指导上就要做到注重学生作文的升格优化,让学生以修改代替写。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改出一篇好文章比写出十篇平平的文章要有效得多。

首先要抓住训练的重点,做到少写而精写。 少写是建立在写作重点更加明确和精准的前提之上的。 对于学困生来说,写作训练绝无面面俱到的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好几个问题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对他们来说,一篇文章能做到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说理到位就是成功了,况且很多时候他们连最基本的都做不到。有时候我们把作文写作分割成一个个的写作要点进行体系化地训练,不仅起不到作用,而且会变成低效和低质的重复性训练,写得多反而不如写得少而精有效。

其次要注重升格训练。 少写但是每一篇都争取写好,写不好,就反复修改,所以升格训练特别重要。 梁启超说过,中学作文每学期三五篇就足够了,但是一定要引导学生把初次习作升格为优秀作文。

升格分成两种。一是集体升格。每次升格前要根据写作重点和作文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给出升格的具体方法,让学生找到关键问题所在,一举攻破。二是个别升格。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所以除了通过集体升格解决共性的问题之外,还要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的问题进行升格。 用重写或片段作文的形式,使学生完整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够写出优秀的作文。

四、写作难度注重循序渐进,防止高考标准绑架

现在的作文教学还常陷的一个误区就是时时刻刻以高考标准要求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来说,这成了扼杀他们的写作兴趣的罪魁祸首。 所以,在写作难度上应该讲究循序渐进。

首先要降低标准,设定一个合理的总体目标分数。对他们来说,目标不是写一篇好作文,而是写一篇符合要求的考场作文,目标分数定在40-45分。 如果能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就应该喜出望外了。

其次要设定阶段性目标。 基础年级和高三要求不应该相同,高三的不同阶段要求也不应该相同。 我认为高一阶段应该以自由写作为主, 开展足够的经典读写课程, 作文课完全可以在规定要求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自选题目写作,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其作用是训练和培养语感,不应该限制文体。 在高一抄范文也是必要的。高二再开始统一进行某一种文体的集中训练, 比如时评。 高三再慢慢过渡到高考标准。

最后是不要用高考标准绑架,但要以高考为方向。作文教学最终是指导学生写出一篇符合高考标准的考场作文,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所以,平时的训练虽然不能用高考标准来吓唬学生, 但是也要把握住高考作文备考的动态和形势,不能偏离高考作文的轨道。

学困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他们写作素养比较薄弱。 作文教学除了按照一般的原则之外,还要考虑他们的特殊性,着重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提升思想水平,然后再用写作理论和技巧加以引导,重构读写模式,方能促进学困生写作素养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升格学困生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指正要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