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留守儿童课外阅读之路不是单轨道
2019-01-30◆
◆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新城子中学)
不得不说,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课外阅读匮乏的“重灾区”。与其说这是父母亲出外打工过程中带来的问题,毋宁说这是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阵痛”。由于文化偏低和打工繁忙,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几乎很少,更谈不到高效阅读、“个性阅读”和“创意阅读”。那么,如何引领留守儿童步入课外阅读的深处,回归到一种更朴实、更科学,与儿童天性更为切近的阅读状态中呢?窃以为,留守儿童课外阅读之路,不仅仅是单轨道,铺就一条集“精神滋养、整体把握、拓展延伸”为一体的多轨道不可或缺。
一、不仅仅是方法积累,也是精神滋养
对于成长中的留守儿童而言,“如何读”比“大量读”更重要,因而,教给孩子们好的、有用、高效的阅读方法不可或缺。那种无关痛痒的浅尝辄止和浮光掠影式的无效阅读都是不可取的,要读得熟,读得深,读得透。比如,可以采用选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等,指导留守儿童实现真切、多元、畅快的阅读体验,并在阅读的百花园中“郁郁乎文哉”。
然而,仅仅注重阅读方法的积累是不够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阅读更应注重人文阅读生态的重建,让他们精神的夜晚发出璀璨的光芒,方是阅读中的应有之义。比如,可以从中华经典古诗文中汲取“精神钙质”和“情感维他命”。比如,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中庸》《论语》通过筛选,编辑成册,让留守儿童早读、午读、暮颂,以此排遣留守儿童对亲人的思念、孤独与寂寞,并有效填补由于亲情缺位、情感孤独、精神生活贫乏而衍生的空白。
“生命中都有光,有的人暗淡,是因了遮蔽,是因了蒙尘。”教师的责任就在于除去这样“遮蔽”与“蒙尘”。通过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润泽和滋养,是“除去尘埃与遮蔽”的方法之一。的确,面对中华经典古诗文,孩子们不是死背,而是活用;不是守旧,而是创新。
二、不仅仅是碎片阅读,更是整体把握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标准的这一提法尤其适合于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的确,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不一定非要涵盖“词语解释、段落大意、标点符号、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的“全景式”阅读。一篇文章或整本书往往有最精彩处或最关键处——那里往往是言语丰富和情感生长的“肥沃地”。引领学生在这样的原野上多读、多思、多悟,或有不一样的惊喜或沉甸甸的收获。
引领学生进行整体把握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故事。有的诗本身就是一则故事,如《七步诗》《送元二使安西》《寻隐者不遇》,等等。比如,读完《晏子使楚》后,再读读韩信有关“胯下钻”的文章,进行适度比较、糅合和整体把握,引领学生多多“推敲、较真、纠缠”古诗背后的多种意味,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隐,才能引领学生去触摸作品中真正的“色香味”。
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好书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整本书阅读体验”经验推介活动、“我好文和作家结对子”等活动,也能有效提升孩子们整天把握作品的能力。
三、不仅仅是固守原文,更是延伸阅读
真正好的阅读应该“脱离文本,超越文本,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到课本之外的大千世界中,完成课内和课外的深度对接。”这种“对接”对于留守儿童阅读力的提升和精神生命的丰富无疑是有好处的。与古人对话,与先哲“通电”,连接古今、接通中外,唤醒的不仅仅是留守儿童对文学作品自主自悟的呼吸。在此过程中,孩子们阅读经验的建构、创新意识的萌芽和思想深度的延伸,才是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所更加需要的境界。引领学生从本诗到他诗,从本作者到别的作者,从本书到“他书”,当更多的在思想的深处“藕断丝连”的文章一一呈现在留守儿童的面前之时,孩子们的眼在洞开、心在延伸,情感的翅膀在飞翔,何乐而不为呢?
十八大之后,一直到十九大召开之后,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留守儿童问题逐渐进入公共视野,“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这样的“倾斜”也包括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抓住这样的“倾斜”时机,从更全面、更高的层面上实现孩子们阅读视野的融合,当然还有认识上的融合和情感上的共同滋养,应该成为农村语文教师课改之路上的基础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