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诚”的伦理学依据及其意义
2019-01-30黄元元
黄元元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一、“诚”的伦理学依据来源于天道
(一)“诚”为“天道”之本、“人道”之源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论语·雍也》)孔子把日常生活的简单提升为中庸之道,即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其哲学的依据为:天命,也是纯善无恶、至诚无息的天道,而人能行中庸之道的内在依据在于遵循追求至善至诚的天性的要求,通过主观能动性做到“诚乎身”,既能教人行人道,而且能够“赞天地之化育”,从而顺应天道的要求充分发展人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诚”在《中庸》里是作为天道、作为伦理学的本源出现的,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这里的“诚”是上天运行的根本规律,它不依托于任何其他,是天道的实体与“不可须臾离”的道的完全统一状态,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根本法则。那么,“诚”作为天道,与“物”有什么关系呢?《中庸》里“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即“诚”创造了万事万物,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诚”开端的。“物是有性命的存在者,说物有性命,是因为它能生长消息,有自身的活动方式,而且物的运动不是外在的“推动”,而是自身能力的兴发。天道被理解为天地万物的运动方式,此方式表现为世界两种力量的交感互荡,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2](《系辞上》)。所以,天道贯穿于物自身运动的始终,按照天道的要求,平衡阴阳,从而达到万物“诚”的状态。因此,“诚”不仅是万物之本,也化生万物。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3]32,也就是说,“诚”是天道的本然状态,道之所存,物之所在。因此,道的客观实在性与天地万物的客观存在一样被认为是天理,人们提到“诚”就与“道”连在一起,所以“诚”是万物之道,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存在发展不能离开的“天道”。
“诚”不仅是天道,也是人道之当然,人道是以天道的“诚”为标准和目标。因此,“诚”是人道的伦理依据和道德根源。“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表达的就是“诚”把天道内化为圣人追求的道。“对于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人来说,如果完全符合“天道”的这种专一不贰的“诚”的状态,那自然就可以“从容中道”[4]。所以,圣人所行的人性之道是符合天命之要求的。“诚”正是通过圣人之人性与天命之性的一致,来把天道之“诚”内化为人道之“诚”,从而沟通天人,实现天人合一的关系。高柏园认为:“很显然,既以诚为贯通天人之道,而又能尽万物之性,则此天显然为一道德天与形上天的意义,否则若以自然主义角度说明,则无法解释诚之者的工夫义。此外,由天下至诚,来说明尽性,此显然表示此诚即性,至诚即尽性;诚即性,代表天人一贯,人由诚而性而天;而至诚即尽性,亦代表工夫即本体,性的真实意义乃在吾人至诚的努力中得到印证。”[5]
(二)“天道之诚”为行“人道”提供标准和手段
《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指出了由“明”到“诚”需要经历不懈的道德教化和道德修养的努力过程,也就是说,无论是凡人还是圣人,只有肯努力,才能达到“至诚”,从而使得个人之性、人本之性、物之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现,进而明德天下、泽被苍生。人要行人道就要遵循人道之规律,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地“修”才能洞悉“道”的标准,达到“诚”的状态。主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是通过努力践行“诚”来沟通“天道”,唯“至诚”则能“尽性”,而化育万物,为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修养指明道路;二是为实现人类社会和谐运行的目标提出“三达德”“五达道”“九经”的要求和标准。在《中庸》看来,“诚”是中庸之道是理想是状态,也是社会成员努力达到的人生目标。
“诚”为行“人道”提出了要求。《中庸》里说:“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诚”是万物之源,所以我们遵守自然规律,做到内外一致的真实来成就自己,这是仁义的表现,是自身存在的依据。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尊重万物原有的本性和规律,让万物获自身之“诚”,也是“人道”所要求的智慧的标准,才能真正领悟“诚”。
凡事皆“诚”才能达到“至诚”。《中庸》里用“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则能化”,告诉我们:小事里面也蕴含着真实无妄的“诚”,牢记《大甲》所说的“顾諟天之明命”[3]5(《尚书》),并且事无巨细,凡事追“诚”,才能有善端,并升华为真正的“诚”,才能把握“诚”,了解其本质。同时也告诉人们“诚”之“道不远人”,是每个实体自身都具备的善的品质和属性,要想发展这些善的属性,就要事无巨细地追求“诚”,才能达到真实无妄的境界。
二、“诚”在“人道”中的道德体现
“诚”是天、人、物沟通的纽带。《中庸》天道之“诚”与人道之“诚”的统一性与一致性:就其本体论意义而言,天道之诚喻指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规律及自然万物存在的终极根源;就其人道之诚意义而言,“诚”指的是一种人性之善。没有“诚”,人们既无法认识和体察天之道,也无法认识和把握人之道。
(一)“诚”在个体修身中的体现
《中庸》“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如“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就详细阐述了“诚”与个人修养最高道德的最终依据是一致的,就是天赋予人的“诚”的本质要求。孔子对“诚”所体现的“三达德”进一步提供了实行的方法和标准:“好学近乎勇,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因此,“知斯三者”就知道如何修身养性、治理天下国家了。也就是说,“诚”为修身、治国提供了“三达德”道德要求,从而使人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中庸》认为“君子之道费而隐”,所以孔子要求我们“学而时习之”,只有人不断地学习、探究,才能掌握显著而细微的道理,也就是说每个普通人要达到“诚”,掌握事物的发展,就要谦逊而努力。关于道德的修养,《中庸》这样解释:“君子时中”才能“中和”从而实现“诚”,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诚”呢?孔子认为,想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就要内外兼修“择善固执”,于是,“言必忠信而心不怨,怨咎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无伐善之色而思虑通明而辞不专”[6]。就是君子要行善,并且时常以善为做人处事的标准,通过“忠信、仁义、善”来自我勉励、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践行德性、完善人格修养,从而践行“诚”之道。
(二)“诚”在人际关系中的道德体现
《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以不知天。”阐释了要想成为有德性的人,就必须养仁德、行仁事,仁是“诚”在人身上的体现,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也就是说,人们在处理与其他人的关系时要怀仁爱之心,拥君子之德——有道德的君子都是以“诚”待人,爱护他人的。同样,孔子的愿望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3]81(《论语·公治长》);对老人、朋友、年少的人要以仁爱之心,才能使人“至诚”的本性得以体现,才能修君子之道,成为君子。《中庸》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种。“五达道是五种普遍的人际关系,分别包括了国家、家庭和朋友几个层面。”[7]对于这五种关系的道德要求,《大学》里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3]6。在国家关系里,无论是国家领导者、国家工作者与普通的百姓,或者是家庭关系里的每一个人,或者生活里的朋友,都要有仁爱、尊敬、孝顺、慈爱、诚信的道德自觉,这些都是“诚”的德性具体体现。以待己之德待人,也是成人成己,所以《中庸》强调“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教导人们要忠诚,忠于自己的“诚”之道,也要尊重别人的“诚”,不要强迫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这也是道德的要求。
(三)“诚”在治理国家中的道德体现
“诚”在治国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九经”,即“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为什么尊“九经”呢?《中庸》认为做到这九条,就可以“道立、不惑、不怨、不眩、报礼、百姓劝、财用足、四方归之、天下畏之”。在道德上做到“九经”,就是对待自己静身心、对待贤人要尊重,远诱惑,轻利益,对待亲人同事要不偏,勉励为国家付出的工作者,体谅老百姓,帮助不足的人,友爱朋友。这是治国之道,是儒家提倡的君子之道,也是践行“诚”的过程,所以“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此处“一”指的就是“诚”,也就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要依次经历“意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因为“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3]10,所以说,治理好国家就要行君子之道,君子之道是个人、家庭、国家、社会所践行达到的“诚”的状态。首先,个人道德高尚修心以“诚”来成就自己。其次,在社会生活关系中以德待人修身以“诚”推己及人,方能在治理国家时践行君子之道,从而安邦治国。
三、“诚”对当今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诚”是《中庸》的思想核心,它吸取并发展了儒、道的思想精髓,对当今思想体系的构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存在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如友爱、民主、适度、真诚、和谐等有着直接关系。“诚”引导着人们的道德修养,一方面,教人养成良好的道德自律,使人增长智慧,进而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价值取向以及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对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政治和谐稳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诚”对个人道德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诚”是践行中庸之道的重要途径。中庸之道蕴涵在“至诚之德”中,《中庸》说“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才能践行“至德”,个人“不足”要“勉”,“有余”要“尽”,并且“言顾行,行顾言”,做事“执其两端”坚持适度原则,这就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自律。另外,在家庭关系中,要孝敬父母、夫妻好合、兄弟友爱;在社会成员关系中,以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来践行“诚之德”。这样,能使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自律,使得个人的性格得以完善,道德修养得以提高,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推进社会道德文明的进步,为社会的价值观念做出良好的指引。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和谐、民主、诚信、友爱、公平、自由、敬业、平等、富强、法治”就是践行“至德至诚”的表现。由“至诚”体现的价值观,作为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理想,教人以至诚纯善之心对待生活、对待自然和世界,以一种纯善至美的眼光去关注他人,帮助他人,提升我们自身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同时为创造和谐社会提供强劲的动力。
(二)“诚”对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命脉,过快或者过慢的经济发展会引发经济的混乱,坚持《中庸》要求的适度原则达到“诚”的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才能稳步发展。坚持以“诚”为价值指导,人们坚守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市场道德规范,维护市场秩序,调节市场矛盾,才能保证经济的良好增长,维护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违反“诚”的道德准则的市场行为,如利益至上、投机取巧、假冒伪劣等,会被市场排斥。相反,一些企业遵守“诚”的道德准则,诚信经营,遵守市场运行价值规律,最后获得双赢,品牌效应就是最好的体现。
(三)“诚”对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
只有遵守“诚”之道,对内政治清明、民众支持,对外,国家富强,邦国邻里和谐,国家才能繁荣富强、长治久安。纵观各国发展史,要想国家内部政治清明,选用贤人,拒绝腐败尤为重要。《中庸》也强调对待国家工作者要“尊贤”与“勉”,也就是选拔的人要道德高尚,在其位的人要时刻勉励自己,要内心洁净,“贱货贵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中国在对外关系中提出的和平共处原则,是几千年来《中庸》之“诚”思想的延续。中国人对邦国的友好与和平共处,对待国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关系都遵循中庸“诚”之道的要求,协调万物,促进国内国际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中庸之道,一‘诚’而已矣。”可以说,“诚”是《中庸》最核心的概念,“诚”是天道的本体,是内在于万事万物的根本属性与动力。“诚”是人道的正道,也是君子实现“成德之教”的核心目标。《中庸》的“诚”本体论将“天道”和“人道”打通一气,使得形上形下得以沟通,是儒家“天人合一”构建的重要理论进路。“诚”对于现代伦理构建具有积极意义,为个人道德的修养、国家治理以及和谐社会的稳健推进提供了儒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