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创客课程资源校本化的困境与策略*
2019-01-30汤金涛
汤金涛
(长沙市芙蓉区育英西垅小学,湖南 长沙 4100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我们已经从信息时代跨入了数据时代。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开源软硬件、图形化编程、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为学生程序思维,动手造物,探究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创客文化与教育相结合产生了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师资、学生、教材建设等方面,其中,创客课程资源在创客教育生态中处于基础地位,教师、学生都是围绕着它进行学习与创造,目前,社会上创客资源铺天盖地,品质良莠不齐,要真正能够惠及到小学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实践中,教师和学生要对资源进行选择、筛选、加工,挖掘校外创客课程资源的教育属性,亦即“校外创客课程资源校本化”的过程。否则,将会出现资源不能被小学生吸收消化的现象,从而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
一、校外创客课程资源概述
1.概念界定
校外创客课程资源指目前在网络上广泛共享的各类创客课程资源,包括Scratch、3D设计、机器人、各类开源软硬件、纸模、陶艺等创客类的知识、技术、课程。
2.地位
校外创客课程资源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但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认识校外创客课程资源,它将是静止的、割裂的、无教育性的。只有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研究它,才能让它们具有活性、系统性,教育性。
现代课程内涵的发展有三大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转变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转变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这一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这要求我们从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的角度来盘活校外创客课程资源。
3.特征
校外创客课程资源的特征:强调动手操作,手脑并用,软硬件结合,学科融合,较传统资源来说,创客课程资源可互动、可重组、可反馈,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伴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教育结合出现的新的资源业态。
4.选择标准
选择什么样的校外创客课程资源,首先要厘清资源服务的受众群体,进行群体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年龄、已有认知结构、受众面等方面。在当今创新浪潮引领全球的大背景下,创客教育的宗旨理应为全体学生提供优质的创客教育资源,而非部分学生。既然是全体学生的学习资源,就不能完全照搬网上资源,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特征来规划学习内容、学习难度、学习时长,对教学结构要精心设计,以期在“普及教学”中以较好的效果呈现。
二、创客教育课程实践的一般路径
普及创客教育,创客课程(机器人编程、3D设计、创意美劳、无人机等)必然要通过整班教学来带动。按照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要求学生自学是不大可能的,课后时间去接触创客资源的也仅是少数,因此,课堂教学是重要渠道。
学生在单独接触校外创客课程资源时,至少面临二大难题。一是容量太大,没有经过拆解与加工的“创客资源学习”一般都要花费较多时间,和常规课堂中的教学模式、时间分配等方面存在差异;二是难度太大,学生自己难以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
化解以上矛盾的关键因素有二。一是教师,二是智慧化的线上创客校本平台。教师与线上平台充当了学生与校外创客课程资源的“接口”,使外在的资源校本化,最终成为学生易吸收、易消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容易开展“课程实施”的校本化创客课程资源,构建了基于“创客教育全覆盖”理念、基于小学生、基于实践的创客课程体系。
通过教师与平台,对校外创客课程资源进行筛选与重组,重构成课时,落实于课堂教学,并逐步更新积累,又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平台内容,形成开展创客教育的不断迭代的自生长模式。
三、面临的现实困境
从学校视角来看,针对目前的校外创客课程资源,可总结为三缺三不缺现象。
1.不缺资源,缺教师校本化的资源
例如:3Done青少年三维创意社区(http://www.i3done.com/),编程啦(http://bianchengla.youyu.im/),好好搭在线(http://www.haohaodada.com/)等很多创客网络社区上都有很多教学课程。但课程不是立马可以拿来用的,必须经过教师的实践、取舍、改造,才能变成真正适合自己学校需求的课程。所谓校本化,要在资源容量、难易、接受度等方面进行改造。
2.不缺线性(软件)资源,缺交互(软硬件)资源
传统技术类课程,主要以软件操作为主,缺乏交互性,缺少现实应用性,和生活隔得太远,难以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勾连,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互动,有应用场景的资源比较缺乏。
3.不缺线下资源,缺线上资源(数据积累反馈)
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资源线上化,资源线上化也是智慧化的基础。很多教师的资源,目前还是纸质的,零散的,缺少线上的资源。这也是数据积累,智能化分析的一大障碍。
四、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四个转变
通过师生合力建设创客课程资源线上平台,实现四个转变,促进创客校本课程的积累、更新、生发,从而构建基于校情的创客课程框架。
1.“多个单一平台”向“综合平台”的转变
笔者所在的小学创客教育门类齐全,覆盖所有年段,有动手类的低年级儿童乐高积木、三四年级电子积木、高年级无人机操作、编程类的Scratch编程、设计类3D建模、美术建构类创意美劳以及综合类机器人等。分散的多个平台不利于学生跨学科视野的培养,要从单一的平台吸取精华,建设学校综合性线上创客课程资源平台。可选取一些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内容,不断完善创客课程资源平台,让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学生可以共享这些资源。
综合平台统一入口,统一用户认证,实现资源的集约化、互补化、综合化,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作用。比如:有的资源是对事物的功能进行分析、扩展,进而做出改造;有的资源是观察自然界和身边的现象,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实践,问为什么是这样?有什么道理?能否改进?取长补短;还有的是对逆向思维的培养等。建设综合创客课程平台,将有助于积累学校创新资源,为数据分析提供支撑。
2.专业化向普适化转变
太专业的海量资源,需要实践后,有选择性地执行,成为容量适中,难易适中的资源。创客教育不能成为少数人的专利,这和公平教育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教师必须对资源的学时、难易等进行分解与再加工,以保证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学懂。
比如:3D设计课程中的《制作正八面体》一课,此部分内容仅用一个课时是不可能完成的,至少需要2个课时,其难点在于“切割划线”的方位,如果选择不慎,切割的形体就会出现偏差。还有一些课程,教师通过网上视频学习,先是消化制作内容,然后要构筑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做。在教学中,优秀学生可以成为帮助教师参与教学,做教师的辅助。
学生个体是有很大差异的,部分学生会有很多操作上和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其不能完成作品。3D设计的普及教学,实际上是一门有难度的课程,难在三维空间的立体思维,各种视角的切换等方面。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增强其自主探究的兴趣和能力,资源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适性。
3.他人开发向本校师生开发的转变
课程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创客教育实施,创客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带着学校师生的取舍,融入学校师生的温度,而且有部分拔尖学生能够生成自己的创客资源,例如:有的学生对Scratch编程很有兴趣,自己开发小游戏。这就是很好的校本资源,属于学生的独创,应该广泛传播,不断沉淀。
4.零散资源向成体系资源的转变
以上努力,最终的指向是要将零散的创客资源,聚集成系统的、科学的校本资源。学校要对普及课程,社团课程加以界定,并且课程之间的年级安排,顺承关系应该有个清晰的逻辑关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最终按照这个体系去逐步积累。校本课程的建设要经历很长的周期,一个学校课程特色建设要按照科学的步骤有计划地落实,不能朝三暮四,不能因为个别教师的转岗而断流,不能因为学生的毕业而散失。这都是学校课程文化宝贵的资源,要有一个系统架构。
五、结语
目前,小学创客教育面临着资源、课时、师资等众多考验。创客教育给予孩子的是动手,是实践,是试错,是生活化,是游戏化,与传统单一向度的课程有很多不同。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世界与世界交互的重要渠道,对学生反思与运用已有书本知识至关重要,有利于让学生与现实世界接轨。
从困境出发,立足四个转变,建设学校创新课程资源是惠及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利好,对学校创新资源的科学化、系统化、可持续化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学校创新文化的建设具有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