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中的利与弊
2019-01-30◆
◆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面对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信息公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认识事物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些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方面要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多媒体教学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实践证明,适时、适量地应用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静态的画面变得生动,学生能够看得到,听得见,感受得好,容易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注意,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下接受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叫做《庐山的云雾》,由于有些孩子并没有去过庐山,看过那边的云雾,所以他们并不能理解文章中所出现的那些形容庐山云雾特点的词语,这时,我在课堂上及时的,在恰当的时机用上多媒体出示一些关于庐山云雾壮观场面的图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这样学生就会带着无限的向往之情去欣赏这篇美文,使得学习课文就变得顺理成章,这样不仅优化了课堂的教学过程,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
2.使用多媒体展开意境,激发情感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不断增加使得他们的情感生活日趋丰富,课文中的优秀人物能够使他们产生敬仰、爱慕之情,同时,他们的美感欣赏能力也逐渐发展,对美丽的情境,优美的旋律,更能使他们进入其中,产生美的愉悦体验。因此,适时恰当的多媒体能够展开意境,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欲罢不能的心理。这对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我在教学《荷花》这一课时,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这样写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在讲解时,若单单靠我讲解,无论我讲的多么生动,学生也很难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想象境界,很难理解这段文字。这时我及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边让学生看录像,一边放亲音乐,情景交融,学生随着柔和的乐曲,静静地凝视着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自己就变成了池中的一朵美丽的荷花,不知不觉中已经感受到了课文中所描绘的种种意境,学生情感被激活了,帮助了学生将平面的抽象文字符号转变为立体的形象的情景,使学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课堂气氛得到渲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情感得到了升华,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3.使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化解难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人类对于知识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知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就恰恰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掌握课堂中的重难点。
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般比较弱。而这时如果老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孩子形象直观的进行理解,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会相对的简单一些。如在教学《绝句》这首诗时,如果光从语言上讲,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比较大,他们很难去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意思。而我在讲授这篇古诗时及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先是让学生练习配乐朗诵,当学生能有感情地把这首诗读出来时,我及时的出示一组跟这首古诗有关的图片,创造一些相关的情景,用图片与音乐描绘出当时的情景,当学生身临其境时,我已用不着再做过多的解释,学生就能大体理解本首古诗的意义了。这样整个过程就会变得更为简单。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产生一种锦上添花的效果,它使得抽象的感念、难懂的文句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面,成为学生理解文章字词以及内容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弥补教师言传时的一些不足,化解常规教学中的难点。
4.使用多媒体开阔视野,拓展延伸
使用多媒体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形式,营造了一个信息场,而且能够多渠道地向学生提供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之中能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
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这一课时,我在课堂的最后趁热打铁,及时的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描写云雾形态的优美词语,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写作当中就可以运用。
但是,俗话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当我们一味的在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所存在的一些缺点。
二、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1.运用多媒体,限制学生想象空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那种“有远及近,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之外的手段不能替代的。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如果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就会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但是假如有些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毕竟“一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想法。对于一些客观内容来说,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只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不能代表每一个学生的想法,于是到最后就变成了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教师只是在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学生并不能发挥足够的想象。所以说有时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如果仅仅依靠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那么对于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都有一定的伤害。
2.运用多媒体,淡化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
一堂完美精彩的课堂,它的精妙就在于教师使用赋予艺术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让其对你所讲的内容感兴趣,并在课堂中运用一些精美的语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而多媒体的内容只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课的一种预期,并不是每一堂课都像预设的那么完美,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不定因素实在太多,并不是他们所说的每个问题都是你能够预设到的。
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鼠标不离手,学生眼不离屏幕,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眼神与动作交流越来越少,其实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能给予他一些信息,而老师的面部动作以及手势也时不时的给予学生一些鼓励,所以如果在课堂中滥用多媒体,那么师生面对面眼神、动作的交流将变得越来越少,而整个课堂将缺少很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