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服心理误区,推进政治巡察向基层延伸

2019-01-30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误区党组织责任

(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从近年实践看,市县党委借助巡察利器,发挥利剑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困惑和难题,如何进一步克服心理误区,不断推进政治巡察向基层延伸的力度,仍需探索研究。

一、巡察的内涵分析

1.巡察的内涵。巡察是巡视拓展和延伸。“巡视”在《辞海》中的解释,“巡”即往来视察,“视”即审察、看。巡视就是往来进行视察、审察之义。这里的巡视,是指巡视监督。巡察,就是通过巡行察访,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找到病根,促进整改,进而密切干群党群关系,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2.巡察的特点。(1)从体系上看,是由上级党组织选派巡察组对下级党组织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是针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2)从内容上看,是监督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遵守《党章》和执行党内法规纪律情况、有无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等。(3)从对象上看,是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分级负责,并以适当方式延伸。(4)从方式上看,可以函询有关部门、听取被巡察单位情况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谈话、受理各种信访、核实个人有关事项、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深入下属单位调查、进行专项检查等。(5)从程序上看,巡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侧面了解被巡察单位的有关情况;巡察中,要向被巡察单位通报工作任务,利用各种渠道发现存在问题;巡察后,要向被巡察单位如实反馈巡察情况,督促问题整改,并向巡察办或有关部门移交问题线索。

二、基层政治巡察中存在的心理误区

1.侥幸心理误区。认为巡察监督顶多一阵子,一旦巡察组离开便可高枕无忧。尽管认账很积极,表态调门高,整改却停留于口头,解决问题更是慢半拍,搞整改变通、假整改,使层层传导压力,流于形式;有的在巡察结束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无视反馈意见。

2.放纵心理误区。认为巡察是走过场,同一般检查没有特殊区别,自己有关系有门路,即使查出问题也能摆平。对巡察未能心存敬畏,能应付就应付,谈问题避重就轻,对反馈意见等待观望,积极主动性不高,更不会举一反三,结果巡察过后,效果不明显。

3.麻痹心理误区。认为巡察是政治巡察,关注的都是大问题,集体和个人的小失误小差距,进入不到巡察人员的范围和视野,对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甚至已踩到纪律“红线”,仍浑然不知,感觉事不大,不会处罚,盲目自信,不能从细微处约束自己。

4.惯性心理误区。认为巡察是故意来挑剔缺点的,巡察组进驻之前,便不同程度存在戒备心理,表面上对巡察工作非常重视、积极配合参与,实际谈话中却不同程度地刻意隐瞒一些情况,不敢大胆讲真话,触及问题少、标榜成绩多,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5.看客心理误区。认为巡察针对的是领导干部,自己是一名普通党员,不管钱不管物,可以置身事外,只要自己不犯错误,不违纪违法,再怎么巡怎么察无关紧要。感觉别人有错,查出来应该,查不出幸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待巡察有意无意采取回避态度。

6.虚荣心理误区。认为巡察在贪污腐败问题上,重点看是不是装入个人腰包,发津补贴是体恤下属、为大家谋福利,即使违规,组织也会网开一面,不会承当多大责任,便慷公家之慨,变相打擦边球,乐善好施挣面子,失去原则性,置纪律规矩于脑后。

7.从众心理误区。认为巡察出的问题有些是共性的,始终盯着其他单位部门,其他同级别干部和人员,人家怎么做自己便怎么做。整改落实过程中不能根据本单位及个人自身实情,采取针对性措施,甚至在有些整改措施出现拿来主义,完全不考虑是否水土相符。

8.糊涂心理误区。认为巡察就是看看资料、查查账、谈谈话,如果自己讲真话说实情,触及到别人的利益,便会得罪人,巡察组离开后,可能产生对自己不利的后果,会遭到领导和同事的孤立甚至报复,何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便你好我好大家好,得过且过。

三、推动政治巡察向基层延伸的对策思考

1.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加强宣传引导,用好传统宣传途径,借助各类新兴媒体,扩大开展基层政治巡察的社会知晓率,在全社会产生思想共鸣。在巡察规定许可范围内,严守保密纪律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巡察动员范围,营造党内监督的良好氛围。抓住三大主体,教育被巡察党组织的“一把手”班子成员、全体党员,集中学习中央、省市委关于巡察的要求,明晰巡察的目的。坚持正确方向,始终把握巡察是政治巡察,不是业务巡察,内容不错位。

2.解决责任意识问题。落实市县党委是履行巡察工作的主体责任,对基层巡察工作,主要领导要吃透中央和省委巡察工作精神要义,亲自部署研究基层巡察工作,对巡察的中的重要事项、重要环节、重要问题做到亲自关注督办,确保基层巡察有效开展。落实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巡察办等的监督责任;落实相关部门的配合责任;落实被巡察党组织接受监督责任,自觉接受巡察的义务;落实巡察整改工作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

3.解决顶层设计问题。做好规划设计,围绕本地区部门单位全面从严治党薄弱环节,制定巡察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在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有关巡察要求的前提,有针对性明确巡察重点,科学设定一届党委任期内巡察全覆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有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就是渎职”的理念,认真分析研究被巡察单位工作计划、年度总结、情况汇报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职能部门反馈的问题,多渠道收集汇总干部群众的意见,厘清思路,深入思考被巡察单位容易出现的问题点,真正得出令人信服的成果。加强考核评价。巡察结束后,对巡察组、巡察干部要从履职尽责、纪律作风、工作规范、巡察成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项重要依据。对巡察中出现错误、违纪违法、被巡察单位反映强烈的,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4.解决方式方法问题。多策并举,在注重常专结合、以专为主的基础上,实行地域、籍贯、工作关联度回避,统一调配市县巡察力量,尽可能采取交叉巡察、专项巡察、延伸巡察、提级巡察,探索省级统一组织的跨区域巡察、地市级统一组织的异地互察,点穴式、回访式、机动式等手段灵活运用,适当拉大监督层级、隔开相对空间、减少人情交集。注重程序,认真制定每一轮每一个被巡察单位的巡察实施具体方案,细化工作步骤,紧紧抓住巡前、巡中两个环节,严格组织好听取汇报、问卷调查、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列席有关会议、受理来访来信等规定动作。严守线索处理规定和党员领导干部管理权限,对需要速查速办的涉嫌违纪问题线索,严格按程序移交查办。讲究策略,对照事先掌握的问题线索,要带着问题“访”,深入基层群众,掌握具体真实的印证材料,力戒简简单单用看台帐、听汇报进行印证;运用艺术“谈”,全面分析谈话对象的个人经历、家庭背景、工作状况,社会关系等因素,综合预判其可能掌握或了解的问题的真实性、准确性,打消对方的顾虑和解除对方的思想包袱,赢得谈话对象的信任,确保谈出实情;综合运用“研”,对调查了解的问题和线索,既要研判问题表象,更要研判问题的根源,善于从政治上辨析把握。

5.解决巡察效果问题。抓好问题反馈,及时研究确定反馈意见,反馈问题要既有现象概述,原汁原味;又有结论分析,直言不讳;更要注重政治效果,在允许范围内公开反馈的问题,接受群众监督。强化责任追究,对整改不力,假整改、不整改,整改后又出现反复的,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的责任。规范线索处置,制定出台一定区域内通用的巡察问题线索处置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处理的程序规范。如什么样的问题线索,移交给谁去办理,如何办理,如何防范利益关联等。

6.解决成果运用问题。实施成果共享,将巡察结果和巡察整改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将巡察组对被巡察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的评价情况,作为对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评价的重要依据,在被巡察单位班子调整、干部任用时,充分听取巡察办、巡察组的意见。抓好以案促改,由巡察办牵头,组织各巡察组,针对本轮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列出清单,选择1~2个共性或典型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深挖问题背后反映出的实质,集中开展以案促改活动,发挥巡察成果的最大效用。注重制度建设,对于巡察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督促各级党组织从制度上找漏洞,从机制上查不足,从思想上挖根源,完制度补不足,确保巡察成果管长远、见长效。

7.解决队伍素质问题。严把队伍入口,严格按照巡视条例和省区市相关规定的标准和条件,加强对参与巡察人员的考察,真正把优秀干部选配到巡察队伍。抓好人才储备,制定巡察人才库专业资格准入标准,打造巡察人才库“职业+专业”阵容,以省级为单位,建立巡察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加强教育监管,巡察工作各个环节始终贯穿严明纪律,要求,建立完善巡察回避、考评考核等制度,防止因个人利益或亲属关系等因素影响巡察工作。对巡察人员的表现,及时向组织部门和原单位进行反馈,鉴定意见装入个人档案。建立纪律约束和追责问责办法,巡察中表现不称职的,及时提醒谈话,列为优秀干部的,原单位取消资格,犯错误、失底线的,依规依纪严厉追究。

猜你喜欢

误区党组织责任
清华党组织公开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冬季洗澡的误区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