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使用平板电脑初体验*
2019-01-30王宏
王 宏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学科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鼓励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兴趣爱好,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提倡学科综合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怎样实现高效课堂,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思考力已经成为音乐课堂教学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平板电脑逐渐走进课堂,且不断被广泛地应用在学科教学中,给传统的音乐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和吸引力,面对新技术、新理念,尽管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其还有些陌生,但随着在教学中的深入实践和研究,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了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课堂也慢慢发生着新的变化。
结合音乐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大胆引入平板电脑的互动教学设备和手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尝试使用平板电脑,让传统的音乐课在新技术、新理念的碰撞下产生出新的火花。
一、平板电脑互动教学 打开音乐课堂的另一扇门
在学校倡导课堂教学中使用平板电脑教学的初期,认为音乐学科的专业性很强,需要大量的歌唱、欣赏,而教室里配有专业的音响、网络,再使用平板电脑有些牵强。而又抱着一颗好奇心,怀着试试的态度,在一堂音乐课上,在技术人员的辅助下,开始尝试使用平板电脑教学。主要使用了完美钢琴软件,教学生用钢琴键盘弹奏简单的乐曲,当全体学生整齐地弹奏音阶旋律时很兴奋,并觉得任何事都不要固守成规,要敢于尝试,在实践中才能激发灵感。这也坚定了继续尝试的信心。怎样发挥平板电脑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践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二、平板电脑互动教学初体验 从熟悉的旋律入手
做任何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兴趣也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网络将国外平板电脑演奏的乐曲让学生欣赏,拓展学生的视野,原来只用一个平板电脑也能演奏出一个乐队的效果,学生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在教师理性的分析下,学生知道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要多方面的学习。因此,教师指导学生从最基本的音阶练习开始学习,指导学生指法,学生自主展开练习,学生相互交流,有键盘基础的学生可作为教师的小助手,帮助指导其他学生。在熟练后,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闪烁的小星星》开始弹奏简单乐曲,当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弹奏一首乐曲,全体齐奏时,大家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二声部合作演奏,教师提供二声部旋律,以二分音符为主,先指导学生分声部练习,待分别掌握后开始二声部合作,开始时由于学生的节奏不统一,导致不整齐,在总结问题后,学生在用脚踏基本节拍的基础上再次合作演奏,二声部效果初显,合作后产生的完美效果让学生学习劲头十足。
三、打破传统 辅助音乐基本技能的提高
1.开发应用音乐App软件 弥补音乐课上乐器的不足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唱歌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乐器演奏也是基本内容之一。其中明确提出:“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学习竖笛、口琴、口风琴或其他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学校的教学条件各不相同,平板电脑的强大优势就显现出来,在系统平台上可以安装不同的音乐App软件,完美地将乐器演奏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利用完美钢琴教授学生键盘弹奏技巧,弥补了学生在家练习没有钢琴的问题,从最基础的音阶开始,初步到弹奏简单乐曲,再到创编乐曲,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
2.巧用平板电脑音乐键盘 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
要想进一步学习弹奏更多的乐曲,或是自己创作乐曲,基本功很重要。最初,教师从C大调音节开始教起,教学生弹奏指法,从一个八度开始练习,对于没有接触过键盘的学生很难,但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练习,当全班能够齐奏时,师生都很有成就感。在弹奏的基础上,将演唱加入,还要统一节奏,一个简单的练习将多种练习结合在一起,将手、眼、口、脑多种感官连动起来。学生在音程构唱时,以往都是学生唱完教师纠正,而现在是学生唱完一组音程后,自己在平板电脑上弹奏出来,检验自己唱的是否准确,再加以改进,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平板电脑具有运用便捷、高效的特点,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乐于学习、全员参与,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四、利用平板电脑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
学唱一首新歌时,多为教师弹奏钢琴,指导学生演唱歌曲。而有了平板电脑的融入,节奏练习、旋律掌握都用平板电脑进行,这个过程完全是由学生主导,教师适时加以辅导,一直处于服务的角色。如:在学唱新歌《念故乡》时,教师并没有像以往教学那样让学生直接试唱歌谱,而是从节奏入手,教师拍节奏,学生记写,并将其发送到作品库,大家共同交流本课的重点、节奏、类型以及八分附点节奏。在学生已有的钢琴指法弹奏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弹奏歌曲旋律,对旋律熟悉后,在试唱歌谱时,鼓励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自主学习,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适当辅导,充当配角,做好指导工作。学生作为主角在自主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就与快乐。待歌曲旋律唱熟练后,师生一起采用多种形式巩固歌曲的演唱,如教师弹奏,学生演唱;学生用平板电脑伴奏,教师演唱;学生还分组相互轮流伴奏、演唱,反复练习歌曲,之后采用此方法演唱歌词,继而完成本课学会演唱新歌的学习目标。而学生有了之前基本指法训练,能胜任歌曲的演奏,也乐于自己弹奏。师生、生生间在合作中完成新歌的学习,除了歌唱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演奏能力,一举多得。
五、运用平板电脑 培养学生即兴创编
在音乐课中,创造能力体现在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声音材料进行编排节奏、旋律短句和短曲,并能用乐谱记录下来。而平板电脑能将这些变为现实。在课堂教学中,从简单的短句开始,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音乐创作,在平板电脑上书写、弹奏、分享。例如,在记写节奏的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作曲技法,即兴创编。以往创编旋律,学生在五线谱本上书写,或是让个别学生在黑板上书写,然后大家一起试唱。现在创编,从简单入手,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只用do,re,mi,so四个音,以字母铺垫形式进行旋律创编,并写在之前记写的节奏下面,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思考,将自己的作品传到作品库,大家一起分享、相互学习、评价。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演唱自己的作品,之后再用完美钢琴软件弹奏出来,整个课堂俨然是一个小型音乐作品分享会,教师和学生一起评选出优秀作品,大家一起再次演唱、演奏,充分运用平板电脑的键盘功能,将自己的作品直接弹奏、演唱,全方位、立体地感受自己创作这个过程,更加体现了课程标准倡导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的理念。
六、改变评价方式 提高课堂效率
音乐学科的评价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用试卷的形式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独立演唱、演奏中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个性发展。例如,学生在利用平板电脑演奏乐曲,或是弹奏自己创作的乐曲都是最好的体现。音乐课上不局限于键盘弹奏,还可以完成作业、上传作业,学生间相互学习、评价。以往的教学,在节奏记写环节,教师用手拍奏节奏,让学生记写在五线谱本上,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检查评价,因为时间的限制,不能随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记写情况。而运用平板电脑之后,学生将听到的节奏记写下来并传到作品库,老师能看到每一位学生的书写情况,并加以点评、辅导,还能将优秀作业展示让大家学习,直观而高效。而学生间也能相互评价,这种体验是以往的教学没有的。评价方式的改变,也提高了课堂效率,让教师在短时间内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评价、辅导学生,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对节奏、音准的练习不再感到枯燥,学生间互评让课堂呈现出民主的氛围,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既学到知识,提高了技能,也在音乐课堂上做到了主动、自由的表达,同时陶冶了身心。
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平板电脑的一些体验和感受,一切还在探索阶段,但是教改势在必行,培养21世纪人才,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探究,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