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思维融入大学生就业的意义与路径探析
2019-01-30杨晟颢王贵文郑雅茜
杨晟颢,王贵文,郑雅茜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北京 102249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与学校发展质量和社会稳定程度密切相关。在行业调整复兴期,全国各高校地质类专业学生就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从以“整体性和朦胧性”为特征的前地质思维, 到以“特征中心及线性方式”为代表的近代地质思维, 再到基于“平面模式”的经典地质学思维, 最终发展到综合“全方位和系统性”的当代地质学思维, 地质思维的发展正代表了人类对地质规律的认识史。[1]为有效应对和适应新型就业形势,需要通过多方联动、多维创新、多措并举的方式,将地质类专业学生“日用而不觉”“日学而不觉”的地质思维具象化、有形化,并将其逐渐融入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全过程。通过逻辑脉络的拓展延伸,实现地质思维促进就业、指导就业的知行合一。
一、地质思维融入大学生就业的意义
1.培养历史逻辑,有效加强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深度
地质学中通常以百万年为单位划分地质年代,地质类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耳濡目染中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大历史观,其中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的传承性暗合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历史逻辑和逻辑深度。地质思维长于寻脉络,一个地质现象的形成和演化往往需要千百万年的追根溯源,各阶段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寻求脉络犹如抽丝剥茧;地质思维长于划层次,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在地质年代表中从大到小将地质年代划分为宙代纪世期多个层次,条理清晰,让地质工作者得以有法可依、有迹可循;地质思维长于传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地质文化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从“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到服务国家重大发展建设的历史使命,从李四光等老一辈新中国地质开创功勋到以黄大年为代表的新一代地质工作者,地质文化在传承和演化中不断发展进步,在融合时代特色的过程中绽放出崭新的光彩。
将历史逻辑融入就业工作中,可以引导地质类专业学生通过发展的眼光看待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有效避免求职过程中出现短视行为。受短期就业形势的影响,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但往往因自身实力不足或准备不够充分效果不佳,这种短视行为忽视了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就业的市场规律。在不久的将来,石油石化企业的招聘规模还将回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正常轨道上去,不会再出现高油价时期的盲目扩张和前期低油价的大规模缩减[2]。基于地质思维的历史逻辑,有助于地质类专业学生将个人发展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实现人类进步与自身完美的协调统一;有助于学生深度思考就业选择中的优先级,实现内在需求和外在条件的协调统一;有助于学生关注目标职位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实现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的协调统一。
2.构建宏大格局,有效拓宽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广度
地质领域的研究对象可以上升到地球本体,很多地质现象就是由于地球运动而产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板块漂移学说真正意义上将地球作为有机整体进行宏观考虑,层序地层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理论基础就是全球海平面变化的统一性,除此之外诸多地质领域的研究都是基于地质思维构建的宏大格局进行的。地质思维构建的宏大格局同时衍生出地质类专业学生全球化的大视野和全盘考虑的大局观,二者助力学生全面均衡多栖发展,使其更好地应对复杂环境,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
在就业过程中,基于地质思维的宏大格局可以有效拓宽地质类专业学生群体的就业广度。一方面全球化的大视野会为地质类专业学生带来更多更广阔的求职渠道,学生能够主动寻求外界或非对口专业的就业信息而非如传统意义上一味地等待校园招聘和辅导员通知的被动局面,信息流的增加同样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另一方面全盘考虑的大局观让地质类专业学生的发展更为多元均衡,地质类专业教学注重对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更易于适应面对错综复杂的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学生和职位的匹配程度更高、“公约数”更大,具体表现在高就业满意度、发展潜力大和离职率较低等多个层面,从而在保证就业率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助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良好契合。
3.促进知行合一,有效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效度
地质思维的一大特征是重视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提炼理论间的良性互动。地质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均有相当比重的实习实践学分,某种程度上,实习和实践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并寻求改变世界路径的过程。实践育人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以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深度融合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并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哲学[3]。学生通过实地踏勘和路线学习,将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理论与物质建立逻辑关系,在脚踏实地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真本领、长真才干,真正实现了实践育人的教学效果。地质思维中“整体与局部”“表象与本质”“联系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在地质实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间接上帮助地质类专业学生明辨事理、明确定位、明晰需求,促进成长过程中的知行合一。
就业效度是指实际获得职位与内心真正理想职位之间的匹配程度,获得职位与理想职位之间越吻合,则就业效度越高;反之,则就业效度越低。在求职过程中,利益至上的价值扭曲、眼高手低的定位失准、舍本逐末的需求怀疑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三座大山”,导致就业效度的明显减弱。通过地质思维的培养,地质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效度可以得到明显增强。在知行合一的地质思维影响下,地质类专业学生更加倾向于以身报国、以身许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环境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寻找符合自身定位且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工作。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服务国家,在平凡岗位成就不凡事业。
二、地质思维融入大学生就业的路径
1.善用地质模型,协同就业指导形成“方法论”
构建地质模型是地质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运用自然辩证法中的类比思想可将其应用于就业指导中,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就业指导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地质类专业学生。地质模型的概念在教育教学中是由浅入深、逐渐深化的,在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中应当循序渐进地使用契合的地质模型,将地质模型中的地质思维迁移到就业指导中形成学生的就业方法,有助于打破专业课堂和应用课堂间的限制壁垒。同时,这也对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首先理解地质模型背后的内涵和意义,融会贯通进行再创造,地质模型为大学生就业方法刻画了天然的画像,只要类比得当,既有益于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又有益于就业方法的尽快掌握。
以地质模型中的“生储盖圈运保”成藏六要素为例,六个要素可以类比为大学生就业的各个关键要素。其中“生”代表生油层,对应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能力培养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源头活水;“储”代表储层,对应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积累,将能力兑现为知识储备和荣誉奖励是就业过程中的有力支撑;“盖”代表盖层,对应于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储备的运用程度一直以来都是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圈”代表圈闭,对应于学校为学生就业营造的良好环境;“运”代表油气运移,对应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可迁移能力和宽口径的求职视野;“保”代表保存条件,对应于以就业指导为代表的就业服务保障措施。除了成藏六要素地质模型之外,“地核—地幔—地壳”的地球结构模型和“罗盘—放大镜—草帽—地质锤”野外地质实习工具组合模型为代表的多种地质模型都开始了向就业方法迁移的实践探索,为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方法支持。
2.传承地质精神,依托实践教学矫正“就业观”
地质精神是中国地质人的精神镜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地质精神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4]。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地质精神应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理解、发展和传承。“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5]地质精神在长期的传承和演化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地质学科,其爱国爱岗、踏实奉献的精神内核更是成为超脱于职业之外的普适性精神力量。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由于价值观的偏离,部分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产生利益至上的畸形就业观,这对于学生的人生成长和职业发展都将造成负面影响。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地质精神的培养和传承,可以让地质精神成为学生成长的“补钙剂”和就业观念的“清新剂”。
引导学生传承地质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需要思政工作者在实践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相应环节,实现“文化育人”。增加榜样学习环节,通过宣扬地质学家的典型事迹使学生从中汲取力量,以期有效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加一线观察环节,通过了解地质行业的工作特点并加以正向引导,使学生消除距离感和疑惑感,形成“艰苦奋斗”的职业认同感,以期激励学生投身基层岗位;重视第二课堂的实践环节,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基于地质精神的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深入基层、深入社会的过程中提前进行“职业体验”,使其实现利用所学知识反哺社会、服务国家的“模拟探索”,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矫正“就业观”。
3.凝练地质体系,充实三全育人建立“共同体”
归根结底,地球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综合学科,其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过程就是凝练地质体系的过程,目的是培育能够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综合性地质人才。在凝练地质体系的过程中,单一的条件和因素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地质体系,需要将专业学习、实践锻炼、方法引导、文化传承等环节整合协调后打造“地质思维共同体”,并将其作为面向地质类专业学生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以贯之地进行长期培育。就业与育人息息相关,是人才培育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就业,学生可以将自身形成的地质体系在工作岗位中显现价值,真正实现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这也是地质思维从特殊到一般的发散迁移过程。
为保证打通凝练地质体系的“最后一公里”,高校需要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做好地质类专业学生的“两不愁,三保障”,在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的同时做好外部服务工作。“两不愁”即毕业不愁、衔接不愁,毕业是就业的基础,高校应当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通过进程管理促使学生形成按期毕业的主观自觉,同时根据学生升学或者就业的不同情况做好相应的衔接过渡工作,使学生更早适应下一阶段的工作学习特点,让地质体系的延伸更加具有针对性;“三保障”即制度保障、环境保障、应用保障,通过制订规范的就业流程和完善的就业制度保证有条不紊的就业进程,着力形成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氛围,全面升级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对于地质体系的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