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命题与严缜的应答:文学课堂审美何能何为
——《文学课堂审美论》评介
2019-01-30黄伟
美育,在民国初年蔡元培那里就得到高度关注并有系统设计,但由于种种原因,蔡先生的理想没有实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教育一度受到政治功利和物质功利的强势制导,审美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经验与教训均已经证明,国民素质的提升,美育不可或缺。特别是学校教育缺失了美育,势必造成学生基本素养或核心素养的内质性、结构性缺损。
教育可以给人以知识,教育也可以给人以文化,甚至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但是,教育如果不能教人以审美,不能培育高雅的审美趣味和能力――无审美之趣、无立美之能,无论是知识的增进、文化的提升还是命运的改变,都只能是徒有其形。审美教育是教育中的最高境界,但又是当前教育中最为薄弱的一项。语文课程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养成负有重要使命,也有独特优势和鲜明特点。但是,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恐怕正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本体缺乏坚韧的持守,更缺乏对其中审美教育深入的探讨和到位的研究,没有在理论上给予总结与阐释和在实践上给予确切的指导。
时代需要加强审美教育,教育需要如何审美,语文课程更需要回答什么是文学审美课堂,语文的文学课堂如何审美,从何处切入又如何深化达成。《文学课堂审美论》融会了形式主义、“新批评”、原型批评、现象学批评、阐释学批评、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等理论方法,对审美主体、审美体验、审美理解、审美能力、审美超越进行了系统阐述,对文学课堂审美进行了理论厘清和实践探路,而且深深扎根于现实境况之中,瞄准的是当下文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全书以“审美主体”作为立论基点,自然延伸出与文学课堂审美活动紧密相关的几项要素:“审美心理”与文本“阐释系统”,课堂审美活动以及通过“文体”、“语言”审美实践所形成的审美能力,最后以“审美超越”来达成“审美主体”的主体性发展以实现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由此,不仅指明了审美能力实现的路径,而且澄清了文学课堂审美的独特运作和独特功能。
《文学课堂审美论》也是文学课堂教学审美方法论,全书的理论阐释和实践观照均统摄于方法论思考之中。方法论思维路向和披荆斩棘的学术气韵贯通全书,这从章节纲目中便清晰可见。《文学课堂审美论》系统阐明了文学审美教育方法的路径,这有望使语文学科课程的审美教育有门径可入、有境界可奔、有方法可用,对于改善文学课堂的教学生态、实现文学审美的教育目标、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健康养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课堂审美论》逻辑理路严谨清晰,立论评说独出机杼,而且破立结合,论辩一体,使得论著在行文上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特色,在对问题进行辨析和对实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展开论述,这些辨析与反思都能直击痛点,切中肯綮;既有深厚的历史意识,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不仅凸显了本论著的实践价值,也体现了一位学者理论创新的追求和教学改革实践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