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开展面向学科门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2019-01-29张宇楠别玉涛朱卓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门类基础计算机

张宇楠 别玉涛 朱卓

摘要: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以通识性教育为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根据学科门类设置不同课程体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角度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思路、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科门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3-0221-02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越发的紧密结合起来。可以说,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对计算机的应用,通过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是各学科发展的必要途径。[1]。这就要求高校在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时,不能仅仅进行通识性的教育,不能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一样的授课内容,而是应该针对学科门类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

一、目前高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各层面重视程度不够。在学院层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以及我国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使原高等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容重心下移,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的应用已经不再是一项特殊技能而是大多数人都具备的能力。并且计算机基础课程并不像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一样,是学生下一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也不再是用人单位招收人才的必要条件,这就造成了在学生所在学院层面上的重视不够,导致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出勤率偏低的情况,甚至在学院制定培养方案时,部分专业已经取消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兴趣不够,对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对知识点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学分,造成了今天考试,明天就将所学内容全部“还给”老师的情况发生。

2.教学内容的陈旧性。虽然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从最初的工具性的视角,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转变到90年代提出计算机文化的概念,将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升到普适性文化层面,又到现在的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2],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还比较落后,在教材的编制上还存在与主流知识相脱钩的情况。这就造成了讲授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出入较大,这也是上文所述的学生学习缺乏热情的一个原因。

3.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代表,学校涵盖人文社科类、理学类、工学类、信息学类、地学类、医学类及农学类等7大学科门类,各学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素质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如果对上述学生统一用一套教学大纲,虽然能够满足教学上的基本要求,也会便于日常管理,但是却缺乏了灵活性,不具备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能力的条件。

二、开展面向学科门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措施及必要性

1.课程团队的建设。应根据教学对象、专业特点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通过对本校人文及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地学、医学和农学多年来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总结,成立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学团队、理科教学团队、工科教学团队、地学教学团队、医学教学团队和农学教学团队等六个面向学科门类的公共计算机教学团队。各团队在围绕统一的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制定各自的教学教案,做到基础课紧密联系學科专业课,基础课的教学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2.教师队伍的深化培训。近年来学校在师资引进方面力度逐年加大,师资队伍水平也在逐年提高,新留校的教师均为博士研究生毕业,这也为师资队伍质量的整体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但由于任教教师均为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对于其他学科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应鼓励新留校教师攻读其他专业的博士后学位或进行相关其他专业的学习,以便更好地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并能够在教学中突出学科门类的教学特点。同时,在对教师分配教学任务时应尽量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保证教师能够连续多年为同一个学院授课,这样能让老师更好的掌握一个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及该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

3.细化课程体系。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由《大学计算机基础》和一门语言课程组成。但由于各学科不同,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也不同,如果都按照一样的课程进行授课,势必会造成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的情况发生。因此,应该根据学科门类制定不同的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针对不同的学科方向,采用1+1+X模式或1+2+X模式的教学体系,即:《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第1门计算机必修课程。人文与社会科学和医学专业开设《数据库及程序设计基础》,理学、工学、地学和农学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医学部分专业开设《VB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艺术类、体育类等专业开设《多媒体及网页制作与应用》作为第2门计算机必修课程。部分专业根据需要开设第3门必修课程,如工学开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地学部分专业开设《VC++实用程序开发》或《matlab基础及应用》作为第3门计算机必修课程。

同时,由于存在学生生源地不同等原因,造成了学生之间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更好的便于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应在正常的必修课以外,开设一系列选修课程,如对于计算机基础只是相对薄弱的学生,应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而对于对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且对计算机知识感兴趣的同学,还应开设一系列开放性创新实验,创新性实验应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从而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深层次的学习。

4.丰富授课内容。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如果同一门课程对不同学科的学生授课内容完全一致,就会造成学生不知道这门基础课程会对自己的专业课学习有何帮助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度下降。各课程团队应在遵循统一的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及对计算机的需求细化各自的授课内容。不同学科之间对同一门计算机课程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应制定符合学科特点的授课内容。如会计类专业在学习《数据库及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时应着重讲解数据库在会计行业当中的实际应用。而对医学专业学生讲授该门课程的时候,应该着重强调数据库能够解决的医学类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5.重视并创新课程的实验环节。计算机是一门比较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课程,提高动手能力一方面有助于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水平。因此,应尽量增加实验学时在课程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全部课程由普通教室移至机房中完成。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均为每四年制定一次,这对于知识更新极快的计算机学科来说显然是滞后的,因此,在遵循教学大纲的情况下,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周期短、相对灵活的创新实验。实验题目的选取可以来自于老师日常的科研课题,也可以来自于时下行业及授课学生所学专业的热点。实验题目可以每学期进行更新,对于学生选取热情高的可以继续进行,学生选取热情低的实验题目进行淘汰、更新。创新实验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在计算机高度普及并且在与各学科高度交叉的今天,计算机基础课程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告别单纯的通识性教育,与各专业相结合将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徐彬.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6):146-147.

[2]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中国铁道出版社.关于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J].计算机教育,2013,(20):54-57.

猜你喜欢

门类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王莫
展览后记 跨越艺术门类的西部陶艺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作战门类出版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