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019-01-29叶玉玲刘佳林
叶玉玲 刘佳林
摘要:基于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轨道交通行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以及交通运输专业特色,将教学目标体现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上,进一步优化调整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并根据交通运输专业补充标准,以及调整后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框架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并以保障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毕业要求为导向,逐步形成课内课外、理论实践、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3-0143-03
一、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是首批加入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专业之一,于2010年首次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11月又进行了第二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此次认证专家组对交通运输专业在学生招生、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和支撑条件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就专业毕业要求与认证标准的对应关系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2018级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遵循学校“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框架,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特色、本—研贯通、大类培养。本次修订要求结合专业工程认证标准,遵循“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全面梳理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压缩课内学时学分,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
根据此次认证专家的建议以及2018年同济大学培养方案调整的契机,基于国家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将教学目标体现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上,依托学院综合交通运输平台,进一步优化调整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以培养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符合行业需求及国际标准的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创新意识足的专业人才,提高专业竞争力。
二、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优化调整
2014级培养方案中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学习经历的综合性交通运输专业卓越人才,并从知识与智力、能力、人格三大方面对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标准以及实现标准的教学方法或途径进行了明确的说明。
基于2016年第二次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的建议以及2018年同济大学培养方案调整的契机,结合交通运输专业特点,着眼于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大发展的背景,紧紧围绕卓越工程师的要求,2018级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康、能、知、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遵循“思行合一、交融成艺”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优秀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掌握交通运输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术,能胜任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咨询、研究、教育、创业、投融资等工作,并能面向未来,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文化适应、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等能力的综合性交通运输专业卓越人才。
本次修订从“德、康、能、知、美”五大方面定义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培养标准,具体标准见表1。
在培养方案专业标准解析的基础上,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及交通运输专业特色,从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12个方面提出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要求共23条,并详细指明支撑上述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
三、基于工程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的优化调整
基于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交通运输专业补充标准,结合轨道交通行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交通运输专业特色,以及调整后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追踪轨道交通发展前沿,围绕轨道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要求,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框架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主要涉及到总学分、各类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多方面的内容,调整前后各类课程学分变化如表2和图1所示。
具体来说,在通识课、大类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环节都有课程的增加、删减、内容调整后的重命名、类型调整、学分调整等变化。与2014级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相比,各类课程的主要差异总结如表3所示。
四、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依照交通运输专业优化后的培养方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以保障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毕业要求为导向,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逐步形成课内课外、理论实践、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人才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通识与大类基础教育课程比例。2018级培养方案在总学分压缩的情况下,增加了通识与基础教育课程比例。课程体系中通识课、大类基础课、个性课程总学分为76.5,占比47.8%,较2014级培养方案,提高了4.2%。除学分占比得到提高外,公共选修课的可选择性也得到增强,8学分公共选修课要求选修素质与能力拓展课、学部通识课、创新创业类课程,并要求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必须修一门艺术类通识选修课。
2)增加了个性化课程。个性课程包括其他专业的课程、交叉课程、创新能力拓展项目、创新创业等,由学生自主选择修读、使用和认定。个性化课程的设置充分整合优质本科教学资源,创造有利于学生多元选读的机制和条件。本次新增了9学分个性课程,包括4学分A类通识个性化课程(中文写作与表达、大学生创业基础、批判性思维与方法、行为心理学四选二)以及5学分B类跨专业个性化课程。
3)加强创新类课程比例以及内容丰富性。在原有单纯创新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理论与实践部分。在通识选修课中增加了创新类课程,同时在A类个性化课程中也增加了一门创新方法与创业基础的选修课程,增加创新类课程比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
4)保证实践环节比例基本不变。虽然调整后实践环节学分由40降至38.5,但其占总学分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两者的内在關系,并遵循学科知识体系和交通运输专业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师针对各自开展的未列入实践环节的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增加其课外实践学时占比,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依托同济大学校内基础实验室和道路与交通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五、结语
基于2016年第二次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的建议以及2018年同济大学培养方案调整的契机,需要结合交通运输专业特色以及轨道交通行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将教学目标体现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上,对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本次教改遵循“思行合一、交融成艺”的教育理念,从“德、康、能、知、美”五方面重新定义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12个标准提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毕业要求。在此基础上,从总学分、各类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多方面对专业课程框架体系进行优化调整,最终形成了课内课外、理论实践、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叶玉玲.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同济大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7,(04):56-58.
[2]叶玉玲,徐瑞华,滕靖.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9):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