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公共选修课程生物技术导论教学改革初探
2019-01-29鲁敏
鲁敏
摘要:生物技术导论是一门综合性公共选修课程,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善学生知识结构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深度优化课程体系、创新课程组织形式、整合多元教学方法、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创新课程考评方式等,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跨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生物技术导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碼: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3-0120-02
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其他自然科学与工程学原理和技术,设计构建具有特定生物学性状的新型物种或品系,依靠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植物体或细胞,生物酶系等)作为生物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和为社会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体系[1]。生物技术包含的主要技术范畴有:酶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生物分离工程,还有后来衍生出来的蛋白质工程、胚胎工程、抗体工程、糖链工程及海洋生物技术等。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纵深发展,不断有一些新的内容出现,尤其是人类和生物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等重大技术的出现,已经大大扩展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内涵,并且其广度与深度还会得到不断的拓展。“生物技术导论”是一门将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的课程。笔者以贵州大学农学院开设的全校公共选修课为例,对如何提升《生物技术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究。
一、“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概况
《生物技术导论》是贵州大学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为纯理论教学32学时,包含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研究的方法与应用的实例,内容主要包含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与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和环境等这些方面的广泛应用。通过对这门课的深入学习,学生们能大概知道生物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扩展了学生们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探究未来的欲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物技术导论》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这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比较多元化,学生们来自各种各样的专业,涉及安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采矿工程、建筑学、工业设计、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境科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也来自不同的年级,包括大学二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背景知识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从未接触过生物技术,无法理解很多专业名词和专业技术。同时,本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都是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概括的内容,每章的内容都可单独设一门具体的课程,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都是教师需要面对的挑战。
其次,这门课程的内容差不多包含了整个生物技术行业的全部领域,但是教师也不是全能的,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点。教师个人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不可能每一节课都让学生们感到很满意,讲解的大部分时间可能是不那么精彩,学生可能会感到失望。
最后,这门课没有设置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科目,有的内容如果只是通过教师课堂上说教讲解,学生们很有可能感到内容不够生动,不容易消化,不利于培养学生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不利于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究科学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深度优化课程体系
生物技术导论是一门综合性公共选修课程,内容丰富,理论复杂抽象,涉及面广,并与实际密切联系,研究方法发展迅速。由于公选课的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年级和学院,有理工科的,他们对生物知识有一些了解;而那些文史专业的学生,对相关内容就是一无所知了。所以,为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既选用那些比较经典和通俗易懂的生物探索丛书,比如《生命的奥秘》等当做参考书目,也为那些有相关基础的学生提供比如《生物工程》和《现代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教材,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那些比较适合自己的课本来学习[2]。课程既要体现基础性和前沿性,还必须注意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考虑到每位不同需求的学生。
(二)创新课程组织形式
由于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可以考虑打破一个人承担这门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考虑采用一个教师来负责,多个教师一起来完成的模块式教学来进行课程的组织。学校要努力组建一个比较强大的团队,对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安排他们比较擅长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发挥出他们的巨大优势,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整合这些多元的教学方法
生物技术导论是一门集宏观、微观于一体的课程,可结合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学生愿意听愿意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们了解到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资讯,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还可引入“PBL”教学模式,开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模式[3]。同时可以借助网络如QQ、微信等这些交流平台来进行各种课下的沟通交流,通过这些有效的互动让学生对问题的答案产生了刨根问底的冲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分析能力,真正发挥出学习的潜能。
(四)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应当开设一些必要的实验教学相关课程,让学生们有充足的实验训练机会以期巩固理论教学所学的书本知识,如因为课程教学的时间有限而不能充分满足开设的话,可考虑在理论教学的时候通过播放生物技术实验内容的视频来得以实现,让学生们对生物技术有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加深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的认识。也可适时组织学生们去相关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开发基地或者生物技术实验室去实习参观等,从中可以充分了解生物技术在不同领域当中的应用,加深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
(五)创新课程考评方式
从综合能力和注重过程这两方面设计科学的考核方式,对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进行多途径和多方位的客观评价。考评的方式分两个部分:平时成绩占到30%,考查学生课堂的出勤率、作业题完成情况、小论文完成情况,以及课堂提问的积极性等诸多方面;期末考试成绩占到70%,但是期末考试又不同于传统的笔试方式,是让学生们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选取一个他本人最有兴趣的生物技术,通过查阅文献总结材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论文,并做成PPT,在课堂上讲述,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程度。
参考文献:
[1]吕虎,华萍.现代生物技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汪燕芳,何俊民,朱云国.谈“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公选课的开设思路[J].高教论坛,2008,(1):35-36.
[3]戴小珍,王兰,李红,等.《生物技术导论》课程特色教学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30):166-166.
[4]张芳,盛望,沈思嗣.工科院校公共选修课程现代生物技术导论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010(33):41-42.
[5]李慧,陈玉珍,陆海.高等林业院校“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7,(s1).
[6]曾磊,伊艳杰,吴兴泉.现代生物技术导论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9):139-140.
[7]于佳,杨文君,齐奇,等.PBL模式在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学的应用初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