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背景下
2019-01-29贵州商学院李婷婷
贵州商学院 李婷婷
新的发展时期,会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推动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基于会计学科的发展和行业需求,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和会计实践理论知识的发展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对社会人才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建设发展也需要能掌握信息技术和利用数据的创新型人才。要推动信息化教学的提升,需要结合新时期发展对会计信息化培养的要求,积极推进教学的创新改革,培养更多适应大数据环境下人才培养水平的人才。
1 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分析
1.1 全面性
会计信息化除了会计信息的基本理论方法外,还有会计实务、会计教育及管理等会计领域的内容。从会计信息化的功能上看,有会计核算、监督、预测和决策的内容,根据信息的管理和技术,对会计流程进行重整;分析会计信息的技术手段,除了利用计算机技术,还有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内容。会计信息化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囊括了众多的内容,需要对每项内容都进行分析研究。
1.2 开放性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也需要采用新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大量的数据可以通过银监会、银行和企业内外系统等进行采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会计信息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1.3 智能性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立,除了核算的功能,还兼有控制和管理的功能,要发挥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作用,需要人和计算机系统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发挥其预测和辅助的决策,需要人员的培育才能实现,因此,在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更具有智能的特点。
1.4 多元性
会计信息化条件发展下,系统通过企业相关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提供相应的信息,空间渠道更加多元化,不会受到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能迅速生产所需要的信息,实现对系统的实时控制,提供信息的时间多元化。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的信息,还可以提供图形化信息、语音信息等,实现信息形式的多元化。
1.5 渐进性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传统的会计发展需要逐渐过渡到会计电算化,再发展到初级会计信息化,最终过渡到整个会计领域的全面信息化。信息化的本质也是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会计行业发展的过程,但也不单是技术手段的替代,也是计算机应用的革新发展和创新。
2 会计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2.1 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共享经济的深入,我国也更加重视对会计学应用的研究,企业各项管理决策也需要借助管理会计,利用会计预算、控制等方法,实行企业会计的精细化管理,也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大数据时代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加上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化也更加深入,通过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能实现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创新发展。因此,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情境下,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也是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2.2 企业发展对会计信息化进程的推动
信息化的深入,企业商业模式也发展成为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新商业模式。企业发展中,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行业内的信息动态,从而及时调整业务,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同时,企业发展中,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新技术的应用,企业工作人员也需要掌握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时关注市场变化需求,从而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对高校的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3 经济转型发展时期的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时期,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要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投入更多的科技、技术和人才、新理念等。融合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人才的培养要更好地适应企业人才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就需要实施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和改革,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会计教学中,培养更多适应新经济常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3 会计信息化教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高质量的会计教学课程
在会计教学中,教学课程的设计是关键所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除了基础的会计理论知识外,还涉及到实验教学课程,主要是对会计软件和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等内容,但是当前实验教学课程中,采用的会计软件多是单用户版,学生进行单机应用模型实验但是不能进行网络应用模拟实验,这主要是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内容还比较陈旧,传统的实验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发展下会计软件的要求,实验模式的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只会简单地使用会计软件的功能,如账务处理和报表处理等,但是在网络财务软件及其他业务方面的实践较少。
会计实验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必须选用好的教材,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所在。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会计实验教材虽然比较多,但是很多教材的内容都比较单一,很多都是会计软件操作的简单重复,很多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都只有会计账务,如固定资产和材料等基本的模拟数据能内容,实验教材中涉及的很少,不能进行预测、数据管理和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教材中偏理论性的内容较多,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3.2 学校实验与校外实训基地无结合
近些年来,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也在不断推进,但是很多学校企业合作发展中,只是流于形式,在会计教学实践环节,没有将校内实验和校外的实习工作结合起来,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只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但是没有深入了解会计专业后期的工作实践内容,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财会部门内部信息和工作岗位的直观感受,影响到人才后期进入工作岗位后对会计岗位的适应能力。
3.3 会计信息化教学创新力不足
会计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从当前的教学创新方面来看,创新力远远不足,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万千,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信息化教学和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除了掌握的基础会计理论知识、掌握会计软件等,还需要具有创新能力,能更灵活地处理财务会计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但是从当前的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创新方面来看,不论是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方式等,多是沿用传统的方式,创新力不足,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4 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的措施探讨
4.1 重视创新型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建设
要推进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先要加强高素质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高校设立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并完善师资队伍,重视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模式的推进,探索会计人才培养的更多模式;同时,还要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能力框架建设,改进现有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推进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会计人员,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手段,重视其他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会计信息化研究和实践的对外交流合作,建立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创新型信息化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其实践能力。
4.2 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不论是企业的应用发展还是在高校教学中,都需要重视会计学发展中信息孤岛的问题,加快会计信息化的继承,通过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构建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系统发展的现实,要在此基础上拓展与其他模式的联系,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同时,在校内外办学发展中,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了解和运用数据库信息的提取分析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后期的工作实践中。
4.3 重视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内容的建设
首先,要重视财务资源管理教学内容。财务金融资源包括了财务资源和金融资源,当前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侧重成本的管理控制等内容,经济形势的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除了财务信息管理,还包括了金融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因此在信息化教学中也需要懂得应用信息化技术,将此内容作为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次,当前企业发展需要科学的绩效衡量体系,在高校的信息化会计教学内容中,也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实际,重视对当前企业业绩评价内容的研究,提升信息数据的动态管理的能力;最后,要重视会计信息化软件教学的应用。传统的会计软件多是满足之前企业对会计核算的需求,但是企业的会计核算要遵循的是现有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因此,在新的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引进适应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软件,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4.4 深入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
新的时期,要提升学生的会计专业化能力,除了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实践,因此要重视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力度,在学习了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后,要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到企业中学习实践,了解最新的财务工具和最新的技术,并借助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这些技术的应用,以便后期在走进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企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是会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会计行业的教育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信息化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深入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意义,解决创新教学中的问题,培养更多符合信息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