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放射健康管理的防原医学教学改革实践

2019-01-29刘虎李百龙郭佳铭杜继聪陈媛媛程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放射性剂量教学内容

刘虎 李百龙 郭佳铭 杜继聪 陈媛媛 程赢

防原医学属于军事医学的范畴,是军队院校特有的课程,其设立之初,主要是为应对当时紧张的国际环境以及随时可能爆发的核战争而准备的,因此其教学的对象、教学的内容都与军事战争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核武器爆炸以及核事故情况下,人员遭受大剂量照射所导致的病症为主,旨在使学员快速掌握核武器爆炸及核事故医学救援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的为部队服务[1]。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核战争对人类的威胁,相继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体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环境的美好愿望,降低了核战争的风险[2]。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核能、核材料管控的不断加强,我国的核事故发生率也在近十年极大降低。这些改变一方面是人们核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3]。但应该看到,与核爆炸、核事故发生率减少相对的是涉核单位的不断增多,相应的从事放射专业的人群规模也不断扩大。虽然,职业放射接触人员不会产生大剂量照时产生的严重病症,但长期职业照射对机体的损伤往往更加值得关注[4]。一方面是因为慢性照射损伤由于病程较长,往往不易察觉;另一方面,职业照射所导致的慢性损伤治疗难度大,此时机体往往已经发生不可逆性的改变,只能对症处理,因此早期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5]。这些都说明加强对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已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防原医学的重要任务。而我们目前设置的课程体系中,关于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是包含在“电离辐射防护基础”的教学内容中,显然这对于放射工作人员卫生防护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组织教研室多名专家通过多次的调查、论证,结合所授课学员的特征,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了放射性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的教学内容,并付诸课堂实践,现就我们开展的教学改革情况做一探讨。

1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内容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包括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事故性照射的医疗救治等。其中个人剂量监测包括外照射或核素摄入剂量标准的设定,个人剂量计的佩戴及使用,放射性表面污染的检测以及处理。职业健康检查包括职业史的调查、内科、皮肤科、眼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化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以及心电图、B 超检查等。而医疗救治则涉及血液、肿瘤、消化、神经、内分泌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6]。除此之外,由于职业受照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因此,还应不断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教育、引导,教会他们科学认识放射,合理规避不必要照射[7],做好相应的辐射防护[8],加强心理监测及疏导,建立、健全轮换和疗养制度[9]。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系统[10],这对从事健康管理的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执业能力需求。而这一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防原医学教学中往往较为缺乏。过去,我们只涉及了慢性放射病的部分介绍,但对如何预防、检测这种长期的照射,以及如何进行健康管理一直没有做深入的探讨,教学上更无法进行相应的设置。事实上,作为学科知识运用的重要体现,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教学内容的设置

为了使培养的学员能满足上述的执业要求,结合所授课的学员具有的几个特点:一是前期的基础课程已经完成,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二是刚经历医院实习,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三是处于毕业前期,具有较好的执业诉求。笔者所在的教研室组织多位专家,共同论证,在原有的课程学时不变的基础上,将原来“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核爆炸辐射伤”的内容进行调整,删减了其中过于基础和对目前适用性不强的内容。将这部分学时增加到“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中。理论课程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个人照射剂量的监测,放射性疾病的诊断,低剂量慢性放射损伤的康复治疗。其中每个部分又包含分论的章节,比如“个人照射剂量的监测”包含放射性场所剂量、个人外照射剂量以及放射性核素摄入剂量的标准限定,个人剂量监测设备的佩戴及使用;“低剂量慢性放射损伤的康复治疗”包含放射所致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临床护理,膳食营养以及心理疏导等。除了理论课程,我们还设置了一次见习的课程,主要是与当地疾控部门合作,组织学员进行参观,使学员了解个人照射剂量监测报告的书写以及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3 教学的实施

依据以上课程内容设置,我们选定了一个班次进行教学实践。该班次为临床医学专业,本学期为大五第二学期,刚经历一年的医院实习,已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本次课的教学安排在整个《防原医学》课程的第7 讲,之前已经学习过“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急性放射病”“皮肤放射损伤”“内照射损伤”等内容,奠定了教学的基础。教法上以讲授法为主,首先讲解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的流程、要素和方法,在学员熟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辅以一个放射性工作人员发生放射损伤的经典案例,详细介绍其中的剂量监测、疾病的诊疗过程,使学员对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加深,同时也锻炼了其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除了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还将这部分内容体现在最后的考试过程中。一方面,在考卷中加入了个人照射剂量监测、低剂量慢性放射损伤康复治疗的部分试题,作为最后卷面成绩的体现。另一方面,要求学员使用个人剂量仪监测一天的个人辐射(本底)剂量,最后上交一份个人照射剂量监测报告,教员对该报告进行打分,换算比值计入总成绩。

4 效果的评价

最后的考试成绩显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部分的试题共有15 分,80%的学生拿到12 分以上,其中1 名拿到15 分。说明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易于让学生接受,学生对于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接纳度较高。

通过以上的教学、考试的改革实践,学员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较以往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据统计,该班次毕业后有12%的学员在工作岗位中涉及对涉核人员的健康管理,由于在校期间补充了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使得他们在岗位中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其中一人还因工作突出受到了上级单位及领导的充分肯定,体现我们的教学改革对学员毕业后的工作情况产生了积极影响。

5 总结和展望

防原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军事医学学科,对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军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11]。近年来,随着涉核岗位的不断增多,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问题亦不断凸显,这就要求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增加对放射性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的教学内容,以使我们的学员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岗位和实践需要。参照卫生部制定的管理规定[12],结合我校学员的实际情况,我们适度、合理的增加了部分教学内容,并力求教学教法上的推陈出新,使学员能充分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毕业学员对涉核的工作岗位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更强的专业技能,充分体现了此次改革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以此为借鉴,我们更应重新思考“防原医学”这门课程,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历史任务,应结合现实岗位的需求,不断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以使培养的学员真正能“学有所成,成有所用”。

猜你喜欢

放射性剂量教学内容
·更正·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高剂量型流感疫苗IIV3-HD对老年人防护作用优于标准剂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