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设计漫谈
2019-01-29曲冰
曲 冰
设计当随时代,设计师的理念,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着变化,然而这种不断地变化甚至是对自己的否定,往往来自于某种因缘际会,有些人可能一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有些人幸运的发现了,并且把这些灵感紧紧抓住,一步一步完善成自己的风格。而我,似乎属于另外一种,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和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位置,并且把这个位置做出特色,在这个过程中,幸运的得到了良师益友的帮助,幸运的得到了周村这块土地赋予我的灵感。
设计的两个十年
2000年的时候,我在中国美术馆参加了“清华大学国际陶艺交流展”,这是国内第一个大型的国际陶艺展,很多陶艺从业者,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国外陶艺作品,我的陶艺作品白陶《飘摇》入选参展。(图1 )
图1.《飘摇》清华大学国际陶艺交流展 曲冰
这是我当时最满意的作品,但是在国外众多的陶艺作品中,它却淹没其中,这时恍然发现,对陶艺语言的探索,对陶艺形式感的表现,使我们忽略了中国元素,忽略了中国文化的自然流露,明明是中国人做的陶艺作品,却像是欧洲人的、美国人的、韩国人的……,反正不像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不仅我的作品如此,很多美术院校的师生、甚至著名陶艺家的作品,单独看充满新意,置身欧美陶艺作品中,却又像毫无新意的模仿!我想外国陶艺家是因为我们祖先创造的几千年的陶瓷文化,千里迢迢而来,如果看到我们现代陶艺家一窝蜂学他们,心中不知有何感想。通过思考,我突然决定:以后要做体现中国文化的陶艺作品,要做中国人的陶艺作品,我再也不做《飘摇》这类作品了,这几乎是电光石火般的灵感,却走过了整整十年——此时距我从工艺美院毕业,与陶艺为伴整整十年!这是我陶艺人生中第一个“十年”将要结束时的感悟,一种“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心境,也由此开始了我第二个“十年”的“陶艺人生”。
黑陶在陶瓷材质大家庭中,是一个小品种,以至于小到很多黑陶厂家都对外宣称,是他们使失传的黑陶恢复,这实在是对黑陶的无知,其实西藏、云南等现代文明罕至的地方,黑陶一直薪火相传。就是这个小小的品种,甚至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在我们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却是鼎鼎大名 ,黑陶(龙山文化)和红陶(仰韶文化)的出现,被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两次高峰,为以后青铜器和瓷器的出现,从造型和装饰上做了准备”(《中国工艺美术简史》第三页)。所以我决定在黑陶上做点文章,给最传统而古老的材质,赋予最具现代感的设计,让极具对立性的两者,产生新的看点,使“对立”和“统一”的矛盾,集中于一器,这期间 ,我做了很多尝试,幸有所得。在轻工业部(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举办的每四年一次的全国陶瓷创新评比中,2002年黑陶作品《美丽的柱子》获第七届全国陶瓷创新评比铜奖(龙泉);2006年黑陶作品《流韵》获第八届全国陶瓷创新评比铜奖(江苏宜兴);2010年黑陶作品《江南可采莲》获第九届全国陶瓷创新评比 金奖(佛山);直到我“陶艺人生”中的第二个“十年”结束。(图2)
图2.黑陶《流韵》90cm第八届全国陶瓷创新评比 铜奖 曲冰
设计的中庸
《中庸》里面讲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我认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黑陶设计上的中庸之道,似乎更能够符合我的性格,儒家思想中讲究“过犹不及”; 起源于美国的现代陶艺设计, 注重个性的张扬,极力通过过程来诠释与泥土的交流、过程的体验、情感的流露……,这恰恰是美国人乃至欧洲人的性格特征,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是他们的优势,与有着五千年文明和精巧文字结构的中国人,似乎背道而驰,须知含蓄的表达才是我们的强项,用直白的方式创作和表达,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缺少这种基因,也缺乏受众。这还说明,为什么我们的一些陶艺家,往往会在自己的作品上,画蛇添足般加上一些小情趣。
相对于做,我更喜欢思考,每一次创作,我喜欢给自己定出基调:唯美的风格、造型和装饰的中庸,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工艺之美,贯穿我的创意之路。
基于这种构想,我一般先设计出造型,考虑到装饰会用更多的中国元素,所以我喜欢设计新造型,这个“新造型”,是指具有独创性的造型,在中国传统造型中所没有的造型,但又不是怪异,或者两种造型的组合。这种设计的、现代感极强的造型,会更好地与传统元素产生对比,让传统纹样极具现代感。既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怪异造型,也不是照搬传统纹样,此种在对比中体味到的和谐,我谓之创作上的“中庸”。 (图3、图4)
木面模的灵感
这是山东胶东的木面模(图5),几十年前山东半岛的胶莱河以东,几乎家家户户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用它做面鱼,这两只木面模,同样承载了几代人的喜悦和希望,然后他们躺在古玩店里,静静地等着有人来发现,而我正是欣赏他们的人。
做了十几年黑陶,我也想突破自己,从民族和民俗的文化、艺术中汲取养分;而木面模的艺术语言,非常类似于我过去研究、借鉴的贵州蜡染,而且更适合黑陶的刀法,其简洁流畅的刻工,几何形的巧妙组合,吉祥图案的寓意,深深打动我的心。历时一年,我先后搜集了上百件木面模,然后是研究、分类、组合,最后定出设计思路:现代感的造型,传统的纹样。设计上的中庸,但不是不伦不类。
图3.《江南可采莲》 90cm第 九 届 全 国 陶 瓷 创 新 评 比金奖 曲冰
图4.《美丽的柱子》 95cm第 七 届 全 国陶 瓷 创 新 评 比铜奖 曲冰
随着木面模收藏的增加,我的想法一个个“冒”出来,或者说有灵感了,思路也开始逐步清晰起来,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是看着满地的木面模,陷入沉思,直到暮色降临……。记得一位伟人说过的话:“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感觉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提高(毛泽东《实践论》)”。就这样感觉、理解,理解、感觉,我的创意开始明确;比较、鉴别中,慢慢提高,所以我要说感谢木面模带给我的灵感,同时也要感谢古代匠人的创造,是他们的口传心授师徒传承,是前人智慧的劳动,使我能够在他们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局部1、局部2)美在民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艺术论》)。
图5.木质面模 山东胶东一带 曲冰收藏
创新不是“搞怪”
应该说,当代黑陶的出现和发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山东德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起步,而后山东章丘龙山、山东日照、山东淄博、山东菏泽…… ,大多数是几十人的规模,甚至不足十个人,创办人往往是美术爱好者,或者是看到黑陶有市场,而转行的商人,没有接受过陶瓷工艺方面的专业训练,也缺乏专业美术设计人员。这些厂家的创新作品,很多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xx重大活动而定制,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变得似是而非。黑陶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一部分,具有自己的特色和语言,正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主任杨永善教授在《陶瓷设计基础》一书中指出:“彩陶以装饰见长,黑陶以造型见长。”但是很多黑陶厂家的创新,只是将宋代的造型穿上唐代的装饰,将服装设计和穿衣上的“混搭”,用在黑陶设计上,显得不伦不类。为了创新而“新 ”,却产生“怪”。笔者认识的一位黑陶界的老先生,近年来做了很多类似题材的黑陶作品,怪异的造型和装饰,看上去非常神秘,貌似创新,却背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缺少了中国传统图案的内涵,这或许是受到现代陶艺的影响,而注重形式,忽略传承。中国人不是西方人,为创新而创新,反而“过犹不及”,这也就是我说的创作上的中庸之道了。
其实在黑陶之外的其他陶艺材质,类似的“创新”也很多,或者受欧美陶艺影响太深,或者初出茅庐阅历有限,或者为了创新而创怪,这似乎都是源于对传统文化缺少兴趣,注重作品表层的流露,却忽略了艺术的内涵,诚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张仃先生戏言:吃中国饭,拉外国屎。
就整体而言,由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影响,中国人的思维a结构更趋向于内心的幽微体会,这一点在我们古代的文学、艺术上是很明显的,打开《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这本书,几乎就是《中国陶瓷史》,及至清代,陶瓷工艺上的日趋成熟和精美绝伦,却使得在艺术上日趋没落,这就是因为对技的追求,而忽略了艺。其结果就是更像工艺美术品。我认为,工艺美术品是技艺技巧的展示,艺术品则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我喜爱汉代以前的造型艺术,也喜爱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敦兮,其若朴。”—— 最好的雕塑,就好像是没有被雕刻过一样。既然早在春秋时代的人,都认为修饰是多余的,我们为什么要搞怪哪?
图6.根据木面模而设计的鱼形纹样黑 陶 《 江 南 可 采 莲 》局 部2010年获第九届全国陶瓷创新评比 金奖 曲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