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阅读:接受和建构人类进步思想

2019-01-29郝文勉

中国出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建构人类文本

□文│郝文勉

网络的兴盛给阅读带来一场彻底革命。新闻出版技术的进步为阅读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人们不再受各种时空场所条件限制,随时随地可以阅读。但是,目前阅读的现状却启人深思!公交、地铁、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以看到人们拿着手机似埋头“阅读”,但其阅读内容多为娱乐消遣。2019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说:“我国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1]该报告发布的两种下降情况也值得关注:一是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二是2018年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有所下降。这不得不令人思考如何提升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问题。

主题阅读的提出正切当时。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大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以及对历史和现实阅读现象的考察研究,认为主题阅读是对一般意义上阅读观念的超越,是一种接受和建构人类进步思想的行为。由此把阅读分成了两个层次:一是知识阅读,二是主题阅读。知识阅读是初阅读,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继承经验的过程,人都要走这一步。主题阅读是深阅读,是在知识阅读基础上对客观规律本质性的认识,并且触摸到人类思想的高度。由此可以看到主题阅读研究的重要价值意义,本文试从接受和建构人类进步思想的两个阶段对主题阅读进行结构分析。

一、进入主题阅读的接受境界,触摸到人类进步思想的高度

人类文化史其实就是一条思想的长河。人类不断把发明创造、思想成果等有价值的事物记载下来,并且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文化特色的“主题阅读”文本。无论是社会科学,或是自然科学领域,凡能成为主题阅读文本的,都是对客观规律的发现和揭示,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成为影响人类一切行为的范式和基础。因此,把“人类进步思想”定为主题阅读目标,标志了主题阅读的高度。 接受就是主动地学习,真正弄懂弄通阅读文本,把人类最高的思想精髓化到血液里,为今后的建构奠定基础。接受阶段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确立主题阅读目标、选择主题阅读文本和掌握主题阅读接受之方法等内容。

1.确立主题阅读目标,即为什么要读书

目标是激励持续进行主题阅读的不竭动力,目标越高,动力越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等而读书是主题阅读的基本目标。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们以及无数仁人志士从小就树立了拯救中国、拯救人民的远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读书奋斗。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目标决定了周恩来一生的主题阅读。中国青年在五四运动时期,接受新文化运动和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大批赴法国开展勤工俭学的运动。伟大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看见黄浦江畔外滩公园门口挂着一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下决心要学习救国的本领,这决定了他的主题阅读目标。钱学森在美国学成之后,冲破重重阻力回归祖国,在领导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历程中,为我国科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中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做出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也为自己出国前立定的科学报国理想做了最好的注脚和诠释。

很多时候,漫无目的或者目标太多都会阻碍主题阅读的成功。没有明确的主题阅读目标,就很难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明确目的再去阅读,这样就能集中火力找到想知道的信息。一本书往往包含很多信息,只有明确了阅读的目的,在阅读时注意力才会沿着主题更加专注地行进,才可能有所收获。主题阅读要摈弃外部目标,如财富、权力、地位等。单纯追求外部目标的读书会造成负效应,古代一些劝人读书的格言诗句多是这样消极引导。这样读书纯粹为了追求享受身外之物,能对社会产生积极效果吗?只有把读书内在目标与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为社会贡献连在一起,才能激发阅读动力,才会有如饥似渴、百折不挠的阅读行动。阅读目标到后来就演化成一种阅读思想、阅读精神,驱动支持阅读的根本动力。有时候主题阅读目标也可以调整。如孙中山为救国救民弃医从戎,鲁迅、郭沫若弃医从文等,都是在强烈的爱国思想驱动下改变了主题阅读方向,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所做出的决断。主题阅读就是结合自己的理想、职业、环境、生活、兴趣爱好等各项条件,在符合大局的情况下选择能为社会做最佳贡献的阅读主题。

2.选择主题阅读文本,即读什么书

按照确立的主题目标选择所读之书。当前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产生也无边无际,读书必须有所选择。一个主题之下的书籍也是浩如烟海、数不胜数,更要悉心选择。选择主题阅读文本的原则:一是经典原著,二是代表作。经典原著是指前所未有的原创性作品,开山之作,此类著作是对人类进步思想的原始揭示,富有创造性的意义,在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主题阅读者直接和原创者对话交流,就不会偏离主题,并且沿着这个主题一步步走下去,创造性地走向成功。譬如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发现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文字作品。甲骨文传达了原始造字的丰富信息,不仅是文字学、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原始文本,更应该是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文本基础。治学者多读甲骨文才能少走弯路。汉代许慎因未见到甲骨文字形,在其所著《说文解字》中分析字义时难免不符合实际。如《说文解字》析“出”字:“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2]谓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其实,甲骨文“出”字字形是人的脚趾从凵(坎)中走出来的会意,并非许慎说的草木向上长之意。再如 《说文解字》析“美”字:“美,甘也,从羊,从大。”[3]后来者一直解释为羊大为美,谓因羊肉好吃,这实在太牵强。其实“美”字甲骨文形体有多种,不仅是从羊,也可以从牛、从其他等,实际是人头顶装饰品的形状,意即人通过装饰才表现美,非羊肉好吃才美之意。主题阅读是一种高级的正确的阅读,强调选择“人类进步思想”的文本,就是要学习掌握科学规律,探索真理,远离谬误。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代表作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巅峰作品,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专业精髓的具有代表性的完美的符号标志作品,配合原著阅读,会深化主题阅读的思想。犹如我国文学历史上屈原的楚辞,司马相如、扬雄的汉赋,李白、杜甫的唐诗,辛弃疾、李清照的宋词,马致远的元曲等,他们的作品把其文学推向极致,完美地表达人类思想,永远是引领主题阅读的必读文本。

3.主题阅读接受之法,即怎么读书

接受人类进步思想不是简单的事情。现在出版的一些有关阅读方法的书,介绍所谓阅读捷径。譬如日本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给出阅读一个实用性很高的方法,即最先阅读序言、目录、后记,来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可以从这个大概内容来确定你读这本书想要获得什么信息,这就是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此法未必可行。直接从内容入手,看开头及中间重要部分,不失为阅读捷径。书的精华只能在书的内容里寻找,不看内容怎么知道?如春秋末期的经典著作《孙子兵法》开头曰:“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4]开头直接阐明主题要旨,强调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的。紧接着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得到详情,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用简要语言深刻揭示了战争规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开头几句:“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诉诸感觉中,尤重视觉……”[5]即揭示人类求知的规律,并且立马证明,直入主题,没有半句废话。经典艺术风格、思想深度都是一致的,从头至尾,处处是宝。因而,主题阅读是以接受人类进步思想为目标,不看内容,是无法收获的。

4.创造主题阅读境界,即愉快地读书

主题阅读的目标是接受文本中阐发的人类进步思想,接受就是理解、领会,不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这需要加强阅读的自我主动,情感投入,笔者称此法为与文本的“心灵对话”。纵观历史,以对话为教学手段的自觉行动早已出现,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堪称典范。他们用对话的形式对出了万世不朽的经典,成为人类阅读的典范。“心灵对话”即心读、真读、深读、创读,是阅读者潜入文本创制原始,与作者沟通交流,解读作者创制文本过程,从而获得文本表达的思想。

此处有两个要点提请注意:①提纯阅读文本中之精华。大道至简。主题阅读要善于化繁为简,把所读文本精确概括浓缩。孔子曾把先秦典籍删繁就简,编成了言简易学之经典。今天主题阅读应下功夫提炼精华,如《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达尔文《物种起源》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孙中山思想“天下为公”,毛泽东思想“为人民服务”,等等,阅读者提纯出来这些思想精髓之后,就会牢牢记忆心间,影响自己的行动。②与阅读文本融为一体。只有动情阅读,走进文本之中,才能触动心弦,随文本中设计的高潮而波动。这个时候,阅读者才会接受文本的思想。如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说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6]这是整部书的高潮点睛之笔,看到此会热血沸腾。阅读者还要关注阅读文本中解决问题之方法,成功瞬间,这对以后的效仿启发有大用处。如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是改革开放后描写科学人物的里程碑作品,文中极力渲染陈景润小时听沈元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沈老师讲到:“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7]这一席话让陈景润为之奋斗一生。这里,不但惊叹陈景润的天才毅力,又非常钦佩沈元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还有,2015年,83岁的科学家屠呦呦成为国内第一位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获得者,报道她事迹的作品铺天盖地。她的一个成功的细节需要关注,即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阅读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的截疟记载,[8]启发她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终于提纯了青蒿素。这些都可以成为激励阅读者不懈奋进获得成功的动力。

二、延伸主题阅读的思想路线,建构属于自己的创新体系

主题阅读的第一个阶段完成了接受文本思想任务,取得了真经,但主题阅读的过程并未终止,还要沿着所接受文本的思想路线继续向前探索,建构自己的创新文本。在已有的文本上建筑起一个分析、阅读系统,属于自己的新的结构文本,提出真知灼见,实际上是对人类进步思想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这里借鉴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应用到主题阅读的范畴中。建构主义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主题阅读的建构与教学的建构一样,是一个生生不息的阅读探索过程,是一种心灵化、创新化、超越化的阅读理念,是与文本共同创造新的阅读文本的过程。建构是主题阅读的高级阶段、创新阶段、收获阶段,有建构准备、建构道路、建构体系等几个方面。

1.建构准备,博学多识

建构是一种创造。创造需要丰厚的滋养,不能单单读一本书、一种书、一类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发展建构新的思想文本,必须扩大阅读范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只有广泛地吸收人类优秀的研究成果,才能在原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博览群书是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大师们的共同特点。《大学·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9]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专注地实行,通过五个方面努力达到为学目的。学科之间是可以互相启发通悟的。达尔文花费几十年光阴在研究生物演进的状态时,一时想不出一个简单的答案,偶然读马尔萨斯《人口论》,忽然感悟,明白了生物演化的原则,创立了进化论。2013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读书集成》全面反映了毛泽东的读书情况,书中收录了毛泽东阅读和欣赏的图书、文章、戏剧、书法1242种,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艺术、报纸杂志、工具书丛书类书等11类,所列书目,大部分是毛泽东做过圈画批注,或者有过评论引述的,其博学令人惊叹!欲使一门学科深入,必须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科学家有时候从自然现象、文学艺术、书画音乐中获得灵感。今天深入主题阅读,必须博学多识,至少要学习以下内容:①马克思主义类理论图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光辉著作;②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类图书,包括四书五经、二十五史、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历代书画等著作;③外国经典图书,世界上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图书,目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已超过700种;④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传记事迹介绍,如诺贝尔获奖者的发明创造经历等;⑤近现代尤其新中国成立以来标志科学文化事业进步的学术著作以及红色基因作品等。

2.建构道路,发展思想

道路是人类进步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构并成功实践的一条光辉的道路,引起世界人民的高度赞誉。主题阅读要深入解读中国道路建构的过程,以激发实现中国梦的雄心壮志。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根本标志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深入领会这个思想,就要通过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系列的经典著作等,来解读其思想形成的过程及历史意义。1848年2月,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72年6月24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为宣言写的德文版序言中发表重要观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0]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旗帜、上下求索,一次次实现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飞跃,建构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道路。《共产党宣言》不仅是理论基石,更是“初心”和信仰。毛泽东常读、精读、细读,读了一辈子。邓小平称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习近平多次提及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由此显示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深刻影响。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从《共产党宣言》到列宁主义,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清晰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红色基因一脉相承,从中国道路的创建到一步步的发展壮大,这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英明领导不断建构发展的结果。

3.建构体系,服务大局

主题阅读的建构是把所学思想落实在行动上,结合自身实际建构思想或工作体系,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服务,这也是主题阅读的目的所在。笔者所在工作单位《中国出版年鉴》杂志社近几年在主题阅读建构体系方面做了努力探索。2015年4月,《中国出版年鉴》杂志社的“中国出版符号数据库”项目,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列入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2015年度入库项目,设计出包括出版人、出版物、出版史、出版界等四大部分内容,努力创造一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出版的经典标志作品。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时间节点上,《中国出版年鉴》杂志社设计建构《中国出版改革40年编年史》体系,对新闻出版业改革开放40年光辉成就进行全面总结。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是唯一延续发展到至今而没有中断之文明。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都是主题阅读永远的文本内容。当代出版业应该负起更大责任,一方面弘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引导创造当代的文化经典,努力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阅读的宏大体系,使中国大地成为震撼世界的人类思想的宝库。

猜你喜欢

建构人类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人类第一杀手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