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100)埋线针刀临床路径是埋线针刀疗法的规范之路*

2019-01-29王范德杨才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针刀神经节规范化

王范德 杨才德

(1 北京中针埋线医学研究院,北京 102200;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中西医结合科,甘肃 兰州 730020)

(上接第10期)

穴位埋线疗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方法各异、特色鲜明的流派特征,埋线针刀疗法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穴位埋线疗法的重要分支,埋线针刀疗法在师资规范化培训、标准化治疗方案、制定技术操作规范、全国性技术能手比武、优势病种临床路径梳理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简述如下:

1 埋线针刀疗法

埋线针刀疗法是穴位埋线疗法与针刀疗法有机结合的成果,埋线针刀疗法是传承了穴位埋线和针刀疗法二者最为精华的部分,然后继续创新、整合而成。埋线针刀是穴位埋线疗法的传承和延伸,先后经历了3次飞跃,即第1次飞跃——埋线针具创新,第2次飞跃——埋藏物之线体的创新,第3次飞跃——埋线针刀操作技术的创新,埋线针刀是穴位埋线疗法的第3次飞跃。传统的穴位埋线疗法主要从中医针灸学的理论体系下进行延伸,对穴位的刺激注重的是“长效针感”,是针灸科医师针灸治疗的“补充方法”,处于一种可用可不用的状态。近几年来,专家们在埋线针具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埋线针刀整合医学的思路,也就是说,在穴位埋线的同时,引入了针刀松解的思路,虽然只是在埋线的操作过程中,有意识的增加了几个“刺切摆”的动作,却让穴位埋线疗法跳出了纯粹作为“长效针感”的桎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并且,总结出了“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术”“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穿刺术”[1]“分筋拨脉式颈动脉窦埋线术”“三点一线式蝶腭神经节埋线术”“推寰循经式迷走神经穿刺技术”等术式,突破了传统操作中不得在血管、神经附近埋线的禁区,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全新的理念(长效针灸结合即刻松解)、全新的穴位(特殊作用的节点)、全新的技术(刺切摆)、全新的技巧(穿刺入路和术式),成功地让穴位埋线实现了第3次飞跃,升级为埋线针刀疗法。

2 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诊疗标准化方法。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它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不仅可以规范诊疗过程所应常规进行的诊疗操作,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而且还可以规范诊疗行为应完成的时间等,增强了诊疗活动的计划性。临床路径提供了多专业协作的工作模式,并保证医疗护理等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的效果;促使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通过使用病人版的临床路径,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医护详细过程和时间安排,使患方能积极配合和监督医院的工作,促进医患交流和沟通,使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2]。所以,临床路径一方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利于医院在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和有效运用资源,符合当前的卫生改革政策。最后,由于临床路径提供了标准化的诊疗过程并对其实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价,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研究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索符合不同院情、不同病种的临床路径实施办法,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医院和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具有十分现实的和重要的意义[3]。

3 规范化标准化是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埋线针刀的实验研究、诊疗规范、手法特性、手法教学、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均体现出埋线针刀的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解决目前埋线针刀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关键点[4],故埋线针刀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是埋线针刀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埋线针刀作为一种广义的中医特色疗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临床经验的总结上,更应对埋线针刀疗法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4 埋线针刀疗法在临床路径方面的做法

4.1 规范化标准化的教学队伍 医学人才,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建设健康中国而言同样十分关键,毕竟,医学人才的储备和质量提升对卫生与健康事业有着基础性质层作用。医学作为严谨的生命学科,对标准与规范本就有着天然的要求。众所周知,医学人才培养难以在课本理论中速成,唯有真正走向临床积累经验方可成就合格的医学人才。因此,医教协同显得尤为重要,要突破这一点,关键在于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所以我们成立了导师团,导师团由来自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构成,且定期对导师进行规范化培训。

4.2 标准化规范化治疗方案的科研 (1)探求以“三风穴”(风门、风市、风市前)为主穴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5]。方法:本研究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42例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三风穴”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氯雷他定治疗。结论:“三风穴”为主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发挥临床作用的。

(2)“八会穴”为主埋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6]。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八会穴为主穴位埋线,主穴用大杼(骨会)、膈俞(血会)、膻中(气会)、阳陵泉(筋会),配穴为血海、梁丘、膝眼、阿是穴,每次间膈15 d,2次后观察结果。结论八会穴为主穴位埋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3)俞募合配穴为主埋线对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影响。120例符合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采用电脑生成随机数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俞募合配穴为主穴位埋线;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论:俞募合配穴埋线疗法与单纯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疗法均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异常,穴位埋线疗法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4)通过星状神经节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星状神经节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中枢神经作用和周围神经作用两方面,其作用涉及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对星状神经节的干预也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外科手术、神经阻滞、针刺、针刀、穴位埋线等等,除手术以外的4种方法中,成功穿刺是操作的核心技术,星状神经节的穿刺具有一定的风险,针刺和针刀等反复穿刺也会增加风险次数,近年来,星状神经节穴位埋线广泛应用于临床,适当地回避了上述的风险,并且增强了良性刺激的时间和疗效,得到了临床医师的认可和使用。星状神经节埋线在美容方面的应用[7],是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具有操作安全、方便、成功率高而次数少的优点,临床推广以来,受益者众。

4.3 技术操作规范 埋线针刀疗法具有穴位埋线、针刀松解、穴位注射的作用,解决了线体排异反应和可吸收外科缝线线软难题,降低了神经血管等特殊部位的操作风险,融合了即刻松解与长效针刺治疗方法,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编写、制定和发布《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的目的在于为埋线针刀临床操作提供技术规范,使埋线针刀疗法临床应用更加规范、安全,促进埋线针刀疗法的推广应用。本规范规定了埋线针刀技术操作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适宜病证、禁忌和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4.4 埋线针刀技术能手大赛 在埋线针刀学术年会上组织与会学员进行操作技能比赛,由学术组成员和导师团老师担任评委,已进一步规范埋线针刀操作手法。

5 埋线针刀疗法在临床路径方面的成绩

编写、制定和发布《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和《埋线针刀治疗学》临床路径的装订成册[8],在传承中的创新。针刀,通过切割松解,对疼痛类疾病获得较好疗效。埋线,通过线体在穴位的长期刺激作用获得疗效,即长效针灸。埋线针刀,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整合了针刀和埋线的技术优势,一气呵成、一次成功,疗效独特。埋线针刀,从埋线的角度,引入针刀的理念;从针刀的角度,引入埋线的理念。埋线针刀,拓展了针刀的疾病谱;埋线针刀,增强了埋线的疗效;埋线针刀,将埋线和针刀无缝结合,开创了医学的新领域!埋线针刀疗法,开创了我国埋线疗法新局面,对埋线疗法具有划时代的特殊贡献。

对于诸多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常用西药、手术疗法不良反应较为明显,创伤较大,故在此我们主要介绍、推荐、论证埋线针刀的临床路径,运用埋线针刀治疗各种适宜疾病,不仅增强了治疗效果,规范了诊疗行为,而且减小了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创伤,减轻了药物损害,降低了患者成本。临床路径是未来医疗流程发展的趋势,也是对医务工作者的规范化要求,然而埋线针刀的临床路径才刚刚开始,需要广大专家学者来共同探索实现。

猜你喜欢

针刀神经节规范化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