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微课在中医学创新型实验技术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9-01-29吕美君王建波贾连群
吕美君 宋 囡 王 莹 王建波 冷 雪 李 宁 李 阳 贾连群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大科研平台,辽宁 沈阳 11084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而目前的教育正从信息化步入教育与技术深入融合和创新的阶段,在这不断发展的阶段中,教育越来越需要变革为技术支持的智慧教育,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从而带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2]。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发展,电脑、手机、网络等信息跨屏快速传递载体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为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方向。技术中介的智慧教育是现今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微课因此应运而生。医学实验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实验技能课程,涉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多门课程的理论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其专业所需的技能奠定基础。现行的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中存在着授课人数众多而实验设备有限、教学模式陈旧、学生接受度不高等困窘[3],而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微课,具有微型化、主题化、碎片化、可视化、泛在化和易控化等特点。因此,只有将微课置于“智慧教育”的框架里,充分利用微课的特色与优势,改革创新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体系,才能使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中的困境迎刃而解,从而充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及转化应用能力突出的医学生,适应国家由制造大国转向创新型大国的需要,适应教育由不完全适应社会到适应社会的转型,适应人才培养由学习型人才到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模式转变。
1 中医院校创新型实验技术教学体系改革的必然性
医学实验技术教学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4],在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学实验技术教学在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5]。目前的中医院校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体系中存在着授课班级人数众多而实验设备有限、教学模式陈旧、学生接受度不高等问题。由于班级平均人数较多,而设备数有限,往往需要多人组成小组,围观一台实验设备,无法满足每个同学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消极怠学状态,课堂纪律散漫,无法完成“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实践-课后复习总结”的学习流程,严重影响学习质量及学习效率。另外,由于长久以来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依赖性问题严重,自主学习消化及创新研究能力较差。以上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院校创新型、转化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及输送。
随着医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由传统的验证式实验教学转变为探究性、综合性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也正向创新型、转化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医学人才,就要从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做起,因此,中医院校创新型实验技术教学体系改革工作迫在眉睫。
2 智慧型微课医学实验技术的设计意义
2.1 “智慧教育”的提出与真谛 2008年,IBM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A Smarter Planet: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Palmisano,2008)[6]中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当“智慧地球”思想冲击到不同领域时,新的思想随之迸发,如出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当这一技术与文化相互交织的浪潮涌向教育领域时,“智慧教育”便应运而生。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使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较强行动能力、较好思维品质、较深创造潜能的人才[7]。而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培养具有主动实践能力的智慧型人才。
2.2 微课的表象与本质 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活动、导入、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8]。微课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适宜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及质量,同时让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微课的表象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具有微型化、可视化、主题化、泛在化、碎片化和易控化等特点;微课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短小精悍,表现手法具有先进、巧妙、科学、激发兴趣、启迪智慧以及传播高效率等特点。在信息化时代,微课的本质特征在于给学习者建构知识和能力大厦的材料,给学习者留有更多更大的空间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而不是由教师系统化的越俎代庖[9]。
2.3 智慧型微课在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意义 微课的设计既要彰显其自身特色,又要支持智慧教育,为智慧教育的本质服务,让智慧与微课完美融合,在智慧教育指导下设计微课,要智慧性设计微课,设计“智慧型微课”。医学实验技术作为医学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交叉性强、创新性高、灵活性大、重复性难等特点。很多实验技术需要学生在课后反复学习实践,领会技术要点,而“智慧型微课”的特点与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中的问题非常人的吻合。调查显示,66.09%的学习者都希望教师能录制他们所需要的实验技术微课,来帮助其课下的自主学习,为实验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提供学习载体[10]。因此,将“智慧型微课”作为医学实验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对于有效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公共学习资源利用率,提升医学实验技术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智慧型微课医学实验技术的设计要点
“智慧型微课”的主要设计要点是要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以及研创性。
3.1 开放性 微课的设计要保证时间、空间和结构三个维度的开放[9]。首先,“时间开放”是指微课的创作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并在不断生成的同时不断的完善已有的课程,赋予微课持久的生命力,使学生既能接触新的实验技能,又能精进已掌握的实验技能,既能保持学习的热情,又能扎实学习的基础,形成良性循环。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微课,既有利于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又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空间开放”是指微课要通过网络呈现,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国家及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技术载体,允许教学资源门户网站链接,学生无论在什么地点都可以下载微课,实现教学资源广泛共享及开放讨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更好地实施公建战略,赋予微课更多的公共资源属性,根据访问量、下载量以及反馈意见等综合指标,给微课设计者开发者一定的奖励和报酬,激发微课开发者的创作热情,提升微课开发质量[11]。最后,“结构开放”是指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或结束时,设计一些“交互与互动环节”,适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与好奇心,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其思维,进而增强其发现问题、深层次思考问题、合作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以及团队合作思维。微课设计通过时间、空间和结构三个维度的开放,以充分发挥微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价值。
3.2 多元性 主要体现在配套教学资源多元性以及适应人群的多元性。首先是配套教学资源多元性,微课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微视频,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视频资源,而是一个微主题相关的、完整的、多元化的学习资料包,其以微视频为核心,同时囊括与微视频主题相关的微课学习指南、微课件、微练习、微拓展资料,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智慧型微课”。另外,根据微课学习者数量不定、层次不定、需求不定的特点,要求微课将课程内容作为独立单元进行设计,使其更具有组件的特点,有助于学习者将其嵌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3.3 研创性 智慧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将微课定位上升到促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进行内容和要求设计。时代要求学习过程中贯穿创新创造。“研创”要以“长链智慧学习理论”作为指导。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将故事、案例、问题、动画、科学、人文等“创设情景”融入于重难点知识讲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内容中要具有激发、引导学生创新创造、活学活用的元素,部署创新创造、转化应用的任务,让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进行创新创造及转化应用。
4 智慧型微课在中医院校创新型实验技术教学体系改革中的应用初探
胡铁生等[12]把微课的制作过程分为 9个环节:(1)确定微课的教学主题;(2) 细化微课知识点;(3) 微课的教学设计;(4)制作微课的教学课件;(5) 撰写微课视频的拍摄/制作脚本;(6)微课视频的拍摄或者录制;(7)微课视频后期编辑与优化;(8)设计制作微课配套资源;(9)教师的微课教学活动实施。本次“智慧型微课”设计遵循以上微课制作过程,同时突出师生共建、教学资源深度开发特色,并引入竞赛机制。本文着重介绍后者。
4.1 师生共建 本次“智慧型微课”采用一种教师设计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学生拍摄视频,师生协作完成微课建设的方法。在微课的准备阶段,由教师确定教学主题及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及制作教学课件,展示知识点框架图及时间分配方案,制作示范用脚本与视频;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参加人员并分配任务。微课制作阶段,学生作为主体,负责撰写微课视频的拍摄/制作脚本,微课视频的拍摄或录制,视频的修改及优化,教师主要对视频进行筛选并指导纠正。微课实施阶段,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结合收集整理的微视频对相关内容进行串讲,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同时以加强重难点的学习为目的,抽取具有代表性的视频及问答进行重点讲解,并现场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下一次微课制作的改进。微课的准备、制作、实施三个阶段的工作各不相同,实施主体也在教师、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转换,不同工作角色各有侧重。
4.2 教学资源深度开发 微课教学资源的应用应贯穿于学生课前预习、新课导入、核心讲解、过程演示、课后总结等全过程。除了拓宽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外,更应该引导学生注重自主探究学习。因此,医学实验技术“智慧型微课”教学资源开发应用必须建设医学实验技术“智慧型微课”教学资源库与教学平台,有助于医学实验技术网络教学资源的传播与共享,实现交互管理,既能减少同一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又能促进微课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本次微课设计在深刻理解微课这一新型教学资源手段的基础上,从实际案例着手,探讨了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
将所学的实验技术应用于实验操作中,解决实验操作中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医学实验技术的重要途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医学实验技术中一项较为实用、新颖的实验技术-微循环检测技术,在学习这项技术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联系动物解剖取材实验技术、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实验技术、组织液配备实验技术等相关知识,微循环检测技术标准操作规程中却没有涉及以上实验技术知识,知识衔接中断,学生学习起来非常有难度,导致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整套实验技术。而深度开发的模块化微课教学资源——《实验动物解剖取材实验技术》、《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技术》、《组织液配备技术》、《移液器使用技术》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使相关实验技术无缝链接,确保了学生对该项实验技术的完全掌握及实际应用。以此类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验需求,可以有目的性的开发相关实验技术微课,形成技术链,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系统学习能力,以及应用技术解决问题能力,为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4.3 引入竞赛机制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 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精神,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促进学校资源平台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举办了“超星杯”微课制作大赛,并于赛前安排技术人员为参赛教师进行了微课技术培训,制备了详细的微课制作大赛比赛方案,以及微课制作大赛评审规则,比赛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织专家对选手的作品进行评选,并对获奖选手予以表彰。最终共有 96个实验技术相关微课参加比赛,分别获得了优秀奖、一二三等奖及特等奖。通过此次竞赛,大大激发了教师与学生参与医学实验技术“智慧型微课”制作的热情,促进了学校资源平台建设,对于保持医学实验技术教学的长久活力,有效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语
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及国际化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医学人才,中医院校创新型实验技术教学体系改革工作势在必行。希冀以“智慧型微课”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智慧型微课”的开放性、多元性以及研创性,将“智慧型微课”初步应用于中医院校创新型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体系改革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公共学习资源利用率,提升医学实验技术学习效果,为社会输送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