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刻作品《扁石瓢》的艺术风格

2019-01-29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石瓢神采紫砂陶

刘 勇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扁石瓢》

紫砂陶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紫砂文化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透过语言做思想上的交流,透过艺术的形象做心灵的交流。紫砂陶刻,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它将诗书画铭吸纳交融,使紫砂陶充盈文化味和书卷气。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鉴赏需求。紫砂壶上的文字陶刻装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已趋成熟。陈曼生的参与使当时的紫砂一改过去的繁琐,变得造型简洁、明快、新颖、美观。体现了设计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大面积的留白,显得干净利索。让诗、书、画在其间尽情发挥,从而将诗、书、画、印集为一体,达到完美统一。

石瓢起源之一说,应自顾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而将“石铫”改称为“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铫作为吊在炭火之上的烹煮用具。“铫以薄为贵,所以速其沸也。石铫必不能薄,今人用铜铫,腥涩难耐。盖铫以洁为主,所以全其味也。铜铫必不能洁,瓷铫又不禁火,而砂铫尚焉。”所以,紫砂铫取石铫形意而成壶,但已不具烹煮之功,仅作沏泡专用。

《扁石瓢》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壶身八字造型,造成一个主视角度内的呈型表面,亦曲亦直,皆显现简朴大方的气度。身筒比传统的虚扁更扁,虚中有实,扁而不塌。直流嘴伸出优美,简洁见力度,多为暗接处理,融于壶身整体。壶把圈而圆,桥型盖钮,自然清晰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刚劲有力的嘴与壶身过渡自然,壶把明暗处理,工艺毫不马虎。壶盖与壶身紧密相结合,密封性强。平压盖,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石瓢造型的要点在于力道。要达此目的,则要协调好石瓢各个线条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身筒、流、把甚至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终突出其独特的力度与气韵。桥形钮,寓意跨越心中的希望,到达理想之桥。它引申寓意在艺术创作的领域里,通过一座“桥”,实现理念的跨越、形体的跨越、技艺的跨越和视觉美感的跨越。壶面的弧度大,宜书宜画,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是件“智欲其圆、行欲其方、刚柔兼施、允克用藏”的珍品。

紫砂陶刻,用刀在壶体表面刻字雕画以作装饰,通过不同的刀法来表现线条的粗细和力度的刚柔及墨的韵味。陶刻是融诗、书、画、刻等诸多工艺于一体的艺术,笔者因为了解其中深刻的内涵,因此对于陶刻的学习才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确定掌握了深厚的书画功底之后,方专攻于陶刻装饰技艺。

紫砂陶刻装饰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对文化人具有特殊魅力和诱惑力的艺术。在今天,文人参与仍是传承这一艺术的有效途径。紫砂素面素心,加上精湛的工艺技术,更充分发挥了其浑厚大气、朴实无华的特性。在紫砂胚胎上铭文作画,只需提笔画稿或以刀代笔。对文化人来说,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也是艺术情感的宣泄。

《扁石瓢》壶身字体结构匀称,均匀分布在壶身中央。字的一笔一划都浑厚有力,大气拙朴,弥漫着远古的淳朴粗犷的风格。取其拙而不弄其巧,突显了作者顺其自然、毫不造作的艺术个性。精致细腻的壶体和粗简刚柔的书法,两者合一神奇相容,像是繁华过后的平淡和真实。让人的心在那典雅的文韵格调中找到共鸣。

陶刻的基础是书法、绘画。笔者认为,线条的力度是书法的生命,力度就是力量在线条中的体现。判断书法线条的力度要全面,要通过表面现象看本质。线条表面无非是干笔、湿笔、浓笔、淡笔、粗笔、细笔等等。这些都是笔画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判断线条力度标准。线条力度来源于积累,在积累中形成,在积累中爆发。积累需要时间,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变化,这是自然规律,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线条的内部结构来说,线条的力度来源于起笔。起笔要有爆发力,爆发力的强弱,决定着线条质量的好坏,表现了功夫的深浅。

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明神采高于“形质”,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抒写灵性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石瓢神采紫砂陶
惊艳世界的“青花”神采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菱花石瓢壶”的艺术魅力
简述《君子石瓢》的前世今生
浅析紫砂经典器型“石瓢”的前世与今生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书法欣赏的审美层次刍论
展示植物朋友的“神采”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