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就业新动向的调查研究

2019-01-29李堃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

消费导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新动向毕业生大学生

李堃 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

如今,获得大学文凭的人越来越多,但就业岗位的非同步增长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部分具有创新意识的新青年选择在新领域进行自主创业或投入与时代发展相应的新科技。针对大学生在新型领域就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开展此次调研,以期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自身,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成功就业,实现自身价值。

一、大学生近年就业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人力资源市场竞争激烈,大量毕业生赋闲于社会。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主要有三点:

1.社会岗位不足,竞争压力巨大;2.应届大学生数量多且增速快;3.毕业生不一味追求工作的稳定性,更注重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对口。

据资料显示,至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65万人,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且时至2018年,高校毕业生攀至820万人,就业竞争压力可想而知。据调查这股寒流还将持续影响2019年毕业生的就业,并可能再度“降温”。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简析

形成这种严峻就业形势的原因极为重要的一点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大量海归及海外人才的流入,使得我国国内的就业竞争压力持续“升温”。同时,大多数大学生对工作“高薪、福利好、待遇高”“工作环境好,不辛苦且体面”“工作稳定”等要求,使得其一窝蜂地涌向待遇高的大城市,但是其自身缺乏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的现实与其期望矛盾,以致加剧了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近年就业新动向

(一)新动向一——二三线城市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新动向,部分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选择退居或暂时退居二、三线城市就业。据调查,2018年,二线城市应届本科生整体留存率达到64%,同比2017年增加3.5个百分点。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市场调研显示,期望就业地中,二线城市占比25.94%,同比上升了4.74%。可见一线大城市已不是“群芳竞秀”的唯一绝对舞台。

二三线城市就业优势:

1.竞争压力小,生活节奏较为舒适;2.发展空间较大;3.个人拥有更多空闲时间发展个人兴趣,实现个人价值。

(二)新动向二——互联网媒体发展

1.网红直播平台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类视频网站的兴起,网络主播成为了热门的吸金行业。很多大学生靠其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甚至开始了自己的直播事业。

2.整合人脉进行代购。代购的范围很广,包括家乡特产,车票,景区门票,演唱会门票,服饰及美妆产品等。近年来,代购之风在美妆行业的扩大,使得许多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外出旅行时间,在微信等平台,进行微商代购,更有人做起了专职代购。

(三)新动向三——新领域创业拓展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代,创新型人才倍受青睐。而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也不乏新颖的创新点子。前两年爆火的“空气罐头”、“气味图书馆”等,已经为新型创业开辟了道路,如今,大学生们更沿着这一潮流,在创新就业上一路高歌猛进。如今共享经济发展迅猛,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一系列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共享经济体不断扩大,衍生出了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等。

三、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动向?

大学生如何才能找到称心如意、能够很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社会认同的工作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

(一)大学生应提高自身能力

1.心理承受能力。要克服心理障碍,使自己在心理意识上与外部环境取得认同2.独立生活能力。独立处理衣、食、住、行等全部事务。3.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不封闭自己,积极面对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4.灵活应对能力。毕业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工作岗位上所需的全部知识和能力,只有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思想行为方式,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5.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业创业中的问题随处可见,作为大学生,不但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懂得如何正确处理问题,为之后进一步的发展铺路。

(二)国家助力

林黄敏曾在《论“十三五”规划引领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一文中提及以下四点:1.落实创业教育与培训指导;2.畅通就业创业绿色通道;3.增进校企合作,完善创业基地;4.开展困难帮扶,疏通就业信息渠道。

结语:在人才济济的当下,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短时间难以改变,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及时了解就业信息,需要高校将大学生就业创业纳入教育体系,对其提早进行相应的就业心理教育与就业信息的教育与传递,需要国家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并制定、推出有益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就业助力。着重注意两方面的能力培养,一是动用创新意识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开拓新领域的创业,二是及时调整自身的就业心态,尝试不一味追求大城市就业的就业新方向。相信,只要通过对自身的合理定位和不懈努力,每一名有理想的大学生都会找到心仪的就业岗位,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新动向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咱村有了新动向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新动向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各地“抢人大战”折射哪些新动向
大学生之歌
一些新动向说明了什么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