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019-01-29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225009

大众文艺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移情攻击性教养

(扬州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 225009)

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含义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有意识地通过肢体(以及武器)或者言语对他人进行伤害或打击,致使他人身心和财物受损害的行为,这种行为构成的标志是为社会规范所不许可。从方式上,可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与关系攻击;从目的上可以分为无意性攻击、表现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

根据笔者在对幼儿园的幼儿进行观察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分析得出,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养方式

在心理学上,我们将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分为4种,分别是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相关研究表明,专制型和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更容易导致幼儿的高攻击性。原因是专制型的父母在四种教养方式种最为专制,也最为有权威,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在他们的强压和管制之下,稍有违逆,便是打骂,毫无民主可言,孩子对自己的父母更多的是畏惧。这类教养方式下的儿童一旦在幼儿园有机会掌控其他幼儿时,便会以父母同样的专制的攻击性方式来对待他人,表现出强攻击性。溺爱型的父母就更不必说了,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包括不合理的要求,对孩子听之任之,加之当前这种隔代教养比较普遍的大背景下,更容易导致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这些幼儿一旦自己的愿望不能达成,便立刻大吵大闹,从而产生攻击他人的行为。因此,家长对幼儿的教养方式不当,必然导致幼儿的发展缺陷。

2.移情能力发展水平

在我国的文化里,“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其实就包含了移情的内涵。心理学领域中,铁钦纳最早提出了移情的概念,他认为个体不仅能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也能用心灵感受到,这种情形称之为移情。移情研究的代表人物Hoffman也指出儿童在2-3岁的时候就达到了对他人情感的移情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可以理解到别人的情感、需要以及对事物的不同理解。有关儿童移情与攻击性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在总体上也基本确证了移情水平与攻击性及外显的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同时,移情对攻击性行为具有认知和情感的双重抑制作用。

3.媒体暴力

可以说动画片对弥补当代幼儿同伴交往缺失的问题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填补了幼儿成长的太多空间。动画片中,奇思妙想的故事和画面,性格鲜明的人物、节奏动听的音乐,无不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这不仅对儿童的好奇心、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发展大有裨益,更是给儿童带来了太多快乐的情绪。据调查,学前儿童所观看的媒体节目其中有90%都是动画片。

然而,动画片在带给幼儿诸多欢乐的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动画片中有很多的暴力情节,这种暴力情节对于年龄小、分辨力不强但模仿力极强的幼儿来说,他们很容易效仿。而且笔者对幼儿喜欢看的多部动画片进行观看总结发现,动画片中的暴力情节具有低成本性,不仅没有伤痕,还可以死而复生,甚至因暴力受伤的受害者毫无痛苦体验。另一方面,暴力手段的可实现性过强,如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中,所使用的武器有平底锅、绳索、麻袋、电锯、棍棒、陷阱等,暴力武器过于真实,且是可实现性很强,易于实现和模仿。

除此之外,施暴者通常不用负任何责任,因为剧情设定通常是反派角色对正派角色进行人身攻击,正派角色出于自保做出的还击性攻击,所以很容易让幼儿以为暴力不仅不用负任何责任,甚至还会认为暴力是一种善良、美好的行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三、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对策分析

研究表明,儿童年幼时的攻击行为倾向性越强,长大后犯罪的概率也就越高,所以,控制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对于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和品德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家长的亲情陪伴与善意引导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有莫大影响。作为父母,必须要有养大孩子,更要养好孩子的责任和意识,既不能过于专制,让孩子没有呼吸空间;也不能过于放任溺爱,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家长要在生活中给幼儿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空间,为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提供鲜活的模仿榜样,如在幼儿面前有矛盾时注意回避解决,杜绝任何的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等。另外,当幼儿真正与他人产生矛盾时,父母的解决方式尤为重要。父母要耐心倾听,听孩子讲完事情的缘由,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合理之处给予支持和鼓励,不合理的地方及时善意引导。除此之外,应当有选择性地挑选一些适合幼儿观看的动画片,规避一些暴力画面过多的选择,一些有益于培养幼儿分享、合作、帮助、团结互助、同情友爱等亲社会行为的作品应多多呈现给幼儿,但也要注意控制幼儿看电视的时长。

2.幼儿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理论于教学实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行为矫正。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变化就是因为强化的作用,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如幼儿出现攻击行为时,教师可以对幼儿说:如果你下次能够冷静一些,对小朋友温和宽容些,我就奖励你两颗小星星,即运用愉快的刺激来加强某种良好行为的反应频率。也可以采用常用的措施,即惩罚,如你再欺负别的小朋友,就不许你再跟大家一起游戏,即运用不愉快的刺激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

另外,巧妙设计一些有趣的情感体验活动以训练幼儿的移情水平。如有感染力的故事,通过情景描绘的方式初讲述故事情节,让幼儿尝试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再进入到情感体验环节,通过幼儿多次分饰不同的角色,以提高幼儿的情感反应能力,从而理解不同角色的心理与情绪,从而引起情绪共鸣。

3.媒体方面

动画片在满足幼儿语言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发展的同时,还要坚持制作的教育性和安全性原则。一方面,动画片可明确限制适宜观看的年龄阶段,对于幼儿观看的动画片,应尽量避免用过多的暴力手段来宣扬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另一方面,为保证观赏性的同时兼具教育性,可以在每一集的片中或者片尾插入针对某一情节的教育性提示模块,因为每位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和知识背景不同,不能保证所有的家长都能给儿童以正确合理的引导,所以提示模块能很好地发挥动画片的教育意义。同时,一些正面宣扬性的符合幼儿观赏趣味的公益广告或短片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对幼儿社会性认知的发展大有裨益。

四、结语

正如 Fesh bach所说:我们目前的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如何降低、纠正或控制儿童的攻击和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在我国幼儿中存在着明显的普遍性,这种行为如果不能得到及早的预防和矫正,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猜你喜欢

移情攻击性教养
未来事务的色彩
跟踪导练(三)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维码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大学生运动员自尊与自我控制及攻击性的关系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