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教师师德的教育与培养
2019-01-28周晓璐
周晓璐
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举措,通过教师师德教育与培养,有助于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职班主任作为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领路人,需要重视自身的师德培养,做到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为中职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以此促进中职优秀班主任的师德成长。笔者对中职教师师德教育与培养中的困境以及有效的教育与培养措施进行了以下简要分析,旨在促进中职优秀班主任的师德健康与专业化成长。
1师德教育与培养的现实困境
中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也是学生学校与模仿的典范,班主任的师德与师风建设,对于自身专业化成长与教育水平的提升都具有直接影响。但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中职班主任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育观念落后,仍旧以如何教会中职学生掌握技能为宗旨,缺乏对中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中职班主任在人才培养上缺乏正确的观念与思想认知,认为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文化课中基础差的学生,他们来到职业学生就是为了学习一项可以谋生的技巧,此主观意识上将这些学生定义为“成不了精英”,因此对学生仅仅重视技术技能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自身也产生了思想、道德、修养、人格方面的塑造。部分中职班主任抱着混日子心理,认为只要工作中无大错较好,忽视了师德培养的重要性,制约了中职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
除吃之外,社會对于中职班主任教师的价值认同程度不足,中职学生因综合素质角度,管理难度大,叛逆心理强,缺乏对于班主任工作的理解与应有的尊重。中职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感,缺乏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师德教育与培养机制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职优秀教师的师德培养与专业化成长。
2中职教师师德教育与培养的有效措施
笔者从提升社会地位、完善考核机制、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传帮带”等方法,以促进中职教师师德教育水平的提升,对此进行以下简要分析。
2.1提升对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
虽然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力贯彻与落实下,中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人们对于中职教师的关注度仍旧不足,无论是在学校建设还是教师待遇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加大对中职教师师德的培养力度,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让中职教师在社会上享受到应有的待遇,提升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鼓励中职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与专家讲座,为中职教师师德培养提供前提条件。
2.2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考核是一种激励中职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师德培养的措施之一,以考核的方式,驱动中职教师师德培养的积极性。据了解,我国大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甚至在教师考核中以学生的考试成为为主要考核依据,缺乏教师师德考核的成分,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影响了中职教师师德培养的积极性。为此,中职学校需要结合自身学校发展情况,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完善的教师考核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重点考核内容,避免人为操控,保障教师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实施多元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的中职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与鼓励,如外出学习考察机会,可以以在教师考核中成绩优异的优先。
2.3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基础条件,如活动场地和学习班等,开展多位师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和激励教师;学生要形成自己的文化特征,通过活动来协调师生关系,增强每个人的文化认同。同时,长远发展符合教师和员工特点的主题活动,使文化内容在教师和员工心中展开,形成内在化的精神体现,只有保证教师和师资队伍的素质强大,才能永远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
2.4利用“传帮带”和榜样力量促进教师师德培养教育
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是从工科类院校或企业中引进的大学毕业生和能工巧匠,他们没有经过师范类学校专门教育,在岗位和师德认识上还不到位,学校也不可能抽出时间派他们出去进行专门学习。指派本校有经验的“师德标兵”对其他教师进行“传帮带”,一对一帮扶,那样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才更快。为扩大师德的影响力,学校可以通过评选“师德标兵”的方式,树立典型和榜样,也可引入国内各类院校的先进案例和人物进行宣传和学习,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优秀班主任的师德教育与培养中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加强师德教育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中职教师应认识到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对于自身专业化成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性,克服困难,通过学校文化精华的提炼,社会地位的提升,观念的创新与认知的完善,激发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责任感,以促进中职优秀班主任的师德成长。
参考文献
[1]宁兆国.新形势下中职院校师德建设问题与策略探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4(24).
[2]刘彦.中职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及路径探求[J].职教通讯,2015(05).
[3]李蕾蕾,赵雪,赵宝柱.中职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现状调查研究[J].职教通讯,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