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角里的科学》教学案例
2019-01-28向海
向海
学习目标:
1.引导提问,让学生了解一些植物及生长现象。
2.培养学生收集知识、归纳知识及管理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征(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2.探究根、茎和叶的作用。
课时:
一课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学(3分钟)
学生回想六年级上册学习了那几个单元的內容?
(1)植物角里的科学:①让生活充满阳光;②大家动手做乐器;③登上健康快车;④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2)导人课题:今天我们起来复习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的内容《植物角里的科学》(23)。
二、自主学习(7分钟)
自读课文,获得知识。自己归纳知识点(相信自己,我能行)(4.5)。
三、合作探究(相互帮助,共同提高15分钟)
(一)小组讨论,合作探究(6)
1.小组内讨论知识点。
2.小组展示知识点。
3.教师点按纠错。
(二)知识总结(7.8.9.10)
四、当堂训练(学生自制,互换、互判、组内纠错)(10分钟)
思考题:(小组抢答游戏)
1.植物在环境中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对于猜想,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排除明显不合理的,选出可能成立的,准备进一步研究?
3.什么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4.什么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5.植物的茎叶具有什么特性?有什么作用?
6.植物的根具有什么特性?有什么作用?
7.科学探究过程是哪些?
五、课后作业(5分钟)(12)
1.为什么含羞草受到刺激会后叶子会合上?
2.为什么向日葵的花会随太阳的移动而移动?
3.植物的根为什么都向下生长?
4.为什么牵牛花的基会绕着树枝转?
5.为什么养花要施肥?
6.为什么养花要浇水?
7.设计管理植物角的新方法
六、板书设计
七、说课稿
总的目标: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载体,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知识,重点复习六年级上下册的内容.巩固观察、操作实验的成果,认真做好评价本学期自报的要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潜措配,特别注重辅潜,适时进行评价,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一)研究教材,理精思路,掌握各章节教材的之间的关系
划分板块,板块中又分知识点和实验两块。先分块复习,再进行有机整合,这样用先分后合的方式使学生所学科学知识浑然一体。我今天所上的就是植物角里的科学这一一板块中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二)科学知识的梳理和掌握
以板块为载体把相关的科学概念、科学原理先细化,列出来,制成系统的复习要点,再将每个知识点结合相关现象进行串讲,组织好课堂复习,让学生在短时间里对所学知识有个回顾和理解、然后再形成知识网络,这也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些知识点,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整体。
(三)整理单元主要实验和活动
重视科学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探究的思想方法。科学教材中实验非常多,其中主要以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为主,所以我准备让学生先把所有实验找出来,然后再把实验进行分类,找出每类实验的特点,最后再在这个基础之上让学生掌握每个实验的各个环节。通过实验的复学,学生在掌握实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课离不开实验,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释,也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所以实验是我们复习的一部分。大部份实验都是模拟实验和对比试验。对于一些较重要的实验可以再做一次,以强化实验方法和现象,也可以将实验要点穿插在知识点的串讲当中。学知识的练习巩固。
(四)是搞好科学知识的练习巩固
在学生理解、记住科学各知识点后就是及时练习了,练习每个知识单元,练习每一种考试题型。再结合学生的练习想完成情况,找学生的得失,反思平时课堂教学的不足和复习串讲的疏漏,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化解难点。
另外,我在复习中还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①复习的方式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进来,不仅是为了应付学期结束的考试,更是为了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得到进一步提高;②注意知识的拓展延伸 ,结合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适当拓宽学生知识面;③注意每单元资料库中介绍的内容。
按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形式,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弱化科学结论的准确表达。教学中,应注重是件轻松快乐的事,这样的课堂学习,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理解了知识和相关自然现象,更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索技能,真正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上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