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管理》课程与企业贯标的提升研究

2019-01-28谭曼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提升建议知识产权课程

谭曼

摘要:在《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开设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颁布的背景下,通过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的研究分析,针对存在的企业知识产权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课程;贯标;提升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5-0211-02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知识产权的地位与日俱增,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开设,标志着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进一步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和体系化。

一、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1.知识产权专业的设立。国务院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我们要设立知识产权二级学科,目的是为了摆脱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匮乏的困境,提升我国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将我国建设成创新性国家。还要求加大各个级别、各种行业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规模,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知识产权的硕士和博士点。其中重点要培养企业所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由此可见,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和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成为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措施。到目前为止,我国有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湘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新疆大学等四十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产权专业的设立为《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2.知识产权学院的成立。知识产权学院是指以知识产权关联学科为教学和科研主要目标的大学或学院的下属院级或系级单位,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摇篮。我国最早成立的知识产权学院是1994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由于《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跨学科属性,在单一的法学院和管理学院往往没有开设,正是专门知识产权学院的成立和发展,为《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开设和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

3.《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开设。知识产权管理既需要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的知识背景,又需要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管理学运用。需要法管融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对知识产权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侧重于法律的权利义务方面,对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远远不够。正是由于知识产权管理本身的交叉属性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复杂性,急需要建立专门的体系来研究学习,《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应运而生。

4.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形式目标,也是当前世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主流趋势。我国开展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试点工作收效显著,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明了方向,也成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采用了PDCA循环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所有环节和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实施和运营提供全方位的体系化管理。将知识产权与管理相融合,为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创新成果提供制度体系保障,同时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参与发明创造的热情,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探究是《知识产权管理》课程体系构建和特色定位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着意识淡薄、人才缺失、能力较低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意识淡薄。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我们来说属于“舶来品”,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知识产权管理的文化氛围,重视有形资产而轻视无形资产的观念普遍存在于我国企业,而知识产权作为企业难以直接量化的無形资产,普遍得不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1]在我国,国际贸易领域专利中的相当一部分并没有转化运用为国际贸易专利成果,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无用、无价值专利,这成为困扰我国专利制度的一个重要问题。[2]在企业里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

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失。由于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需要集技术、法律、管理知识背景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对从业者的要求相当高。目前,在我国为数不多的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企业当中,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失严重,许多企业派其他管理岗位的管理人员兼任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他们的工作重心和业绩考核重点不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上,导致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产权管理知识的动力不足,就算有去学习的也会因为不是专业出身,心有余而力不足。[3]

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较低。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较低,主要表现在专利数量少、质量低、在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中知识产权维权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对知识产权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能力不足等方面,据统计,我国80%的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导致重复研发和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时常发生,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4.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体系不健全、战略规划水平低、全单位协调统一能力不足、创新激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比较突出。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单纯停留在获取阶段,并没有将知识产权的权属管理、纠纷管理、信息管理、合同管理、创新激励管理、产业化管理融入企业生产、研发、销售、人事等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总之就是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对知识产权这种无形物体的完全独占不可能实现,因此,知识财产带有公共财产的性质。知识产权制度也可以说是一种经济制度。[4]诚然,规范知识产权制度,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产业化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提升建议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围绕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的推进,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我国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认证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提升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首先,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规范。其次,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接协助工作,指导企业完善知识产权贯标系统。另外还要组织开展企业贯标专项培训,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贯标的社会服务体系。

2.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实施的主体。知识产权管理的规范化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需求。企业应该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贯标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不应被动地依赖政府的政策扶持,而要明确知识产权的规范化管理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的推动下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建设。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高校知识产权学院以及知识产权专业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学习,培养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其次,企业要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任用,制定职业资格标准,严格选拔从业人员,提高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同时也会刺激高校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学生报考知识产权专业的积极性。

4.健全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周期,包括立项、研究开发、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的各个阶段。企业要重视所有生命周期阶段知识产权的規范管理,特别是在基础管理环节,要严格执行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文件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确保知识产权文献信息检索和评估的有效性。扎实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认证,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

参考文献:

[1]徐俊峰.浅谈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02):34-36.

[2]刘斌斌,谢沁虹.论“一带一路”建设与西部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147-153.

[3]吴建璋,吕春余,陆嘉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研究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5,(10):85-87.

[4]刘斌斌,付京章.论专利制度的本质及其社会效应[J].甘肃社会科学,2013,(5):218-221.

猜你喜欢

提升建议知识产权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