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答的艺术:传道、授业、解惑
2019-01-28武晓飞
摘 要:理答是一门艺术,充满了智慧、情感、技巧。教师在课堂理答行为中要智慧传道,指引方向;要睿智授业,传播正确的方式方法;要解惑,即及时点拨,有效激励。
关键词:课堂;理答;艺术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的即时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追求理答的有效性。课堂上如何更好地应对意外,除了精心准备他们的预设外,更需要练就“课堂对话”,把握师生对话,也就是理答。
一、 理答的艺术之传道
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音乐,即使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备学生,备教材,牢记每一句话,但是在课堂上随时都会有不确定的音符带来新的乐章。因为每个学生的答案都不是老师能完完全全预设得了的,老师想要的答案也不是任何时候学生都能无条件吻合的。孩子对文中内容或词语理解得不够透彻,不够深入,浮于表面时,我们老师应该如何理答,让孩子的答案达到一定的深度,有一定的内涵,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有些教师往往归于孩子不善于思考,想得不到位。其实这不仅仅是孩子一方面的问题,关键还是要看老师如何引导孩子去理解,让孩子有深刻的体验。
例如,笔者在教学《金子》这篇课文时,遇到“不无骄傲”这个词语时,学生只从表面理解该词语,认为“不无骄傲”就是“不骄傲”的意思,是否会大吃一惊?遇到学生这样的回答,我们要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思考方向。
二、 理答的艺术之授业
(一) 反问指导型:对于没有认真思考,直接片面理解词语的学生,我们也不能直接给予否定,因为一些词语的的确确可以通过字面去理解的。如“惊呆”,就可以理解为吃惊得呆住了,“急切”也可以理解成着急迫切,这也是孩子遇到陌生词语时紧急处理的一个办法,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否定。反之,则应该用反问的口气追问“不无骄傲”真的是“不骄傲”吗?反应快一点的孩子一定发现老师这么问,总归有点不对劲,会再看看“不无骄傲”,可能就可以找到其中的答案。如果孩子还未理解到位,教师可以抓住“无”,让学生理解,“无”是“没有”,那么“不无骄傲”就是“不没有骄傲”,其实就是“很骄傲”“非常骄傲”的意思。
关结点:1. 抓住关键字,让孩子领悟。2. 抓住逆向思维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找答案。
(二) 绣球转抛型: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问题不对时,教师一再揪住不放,孩子可能会更加紧张,反而不知如何才好,此时不如可以让她找自己的好朋友帮助回答,这样不仅可以缓和一些紧张的气氛,同时也给了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小朋友儿童版的语言,可能比老师的讲解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另外,要让抛出去的绣球再带着最佳答案抛回刚才孩子的手上,岂不是也给了孩子一个缓兵之计。
关结点:1. 关键时刻搬来救兵,给孩子一个台阶下。2. 完美答案出来后,不妨再给刚才的孩子一个机会。
(三) 化难为简型:对于“不无骄傲”这个词语,教师可以顺势引导“恰恰相反的是不是不骄傲而是?”学生通过老师探问和引答很容易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教师也可以再问“為什么此时的彼得弗雷特是很骄傲呢?”学生很容易从彼得弗雷题的话语中找到答案,因为他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关结点:1. 教师化主观题为客观题,不妨也给孩子两个选项,让学生从教师的选项中领会正确的答案是什么。2. 化难为易之后,联系上下文再来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四) 联系语境型:上面的两个例子,教师其实预设的就是孩子根据上文的理解应该完全可以理解这两词的意思,但是学生的答案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足可以化解学生的“答案浮萍”,联系上文去理解这个词语,这不仅可以让学生重温这个人物形象,更学会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词语。
关结点:1. 再读文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很好的方法。2.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 理答的艺术之解惑
理答分为语言理答和非语言理答两种,同时语言性理答还分为激励性理答、目标性理答、发展性理答和诊断性理答四种;非语言性理答又包括有反应理答和无反应理答两种。语文课堂上不应只出现简单的“棒棒棒,你真棒”这样空洞的评价,而更多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发问的目的出发,给出理想的评价,使学生真正从老师的评价中得益,真正地解决问题,要具备一定的理答意识、理答技巧和理答机智。
(一) 目标高效的激励,点燃智慧的火花
众所周知,课堂上教师那激励性语言犹如火种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欲望,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教师适当地进行鼓励、表扬,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迸发,让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是一位智慧理答的大师,他让孩子在理解词语时如鱼得水。他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时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让学生独自感悟,并不是说他放任不管。恰恰相反,他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追问,同时运用调侃的反问,让孩子对词语有了深刻的理解。只有教师导得得法,学生才能悟得真切。正是由于于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对“收拾”一词的理解才逐步到位。
(二) 多种问法相结合,收获不凡的效果
在课堂实践中,有学生答非所问、答者寥寥或者浅答辄止的情况,可采用追问、探问、转问、反问等相结合的方式,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也收获了不同的效果。
在课堂上,老师如果对一个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学生就会目瞪口呆,或者辞穷理屈,本来就不自信的学生可能会受到自尊心的打击。而一个善于追问的老师,会让学生感到自信,会引导学生在回答中再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在老师的追问中,答案越来越明晰,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当探问无效时,或为了使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讨论。就会出现转问,它是就同一问题向另一学生发问,目的是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探问和转问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活动、改善思考方式,是课堂理答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有时学生回答正确,老师也可再提一个问题,就正确答案进行追问。而老师的追问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学生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打开了思考的闸门,相信学生一定会有精彩的回赠。
参考文献:
[1]项阳.小学语文教师理答行为研究——以五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08(08).
[2]项阳.教师在研究共同体中提升理答水平[J].江苏教育研究,2012(04).
作者简介:
武晓飞,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怀德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