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摭探

2019-01-28关英

成才之路 2019年1期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德育工作

关英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更新思想品德教育观念,综合利用思想品德教育积极因素,拓宽德育路径,创新德育方法等方面,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德育工作;青少年学生;道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1-0023-01

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积极、健康、多元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社会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种献爱心活动。但在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方面,呈现复杂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特别是有些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与偏差。因此,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实践,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法进行研究。

一、注重更新思想品德教育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那种空洞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和封闭保守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和强烈的求知求变欲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切实转变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和方法。要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融入新时代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始终坚持“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的养成教育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进一步明确德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坐标的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德明理,以事说理,将做人做事的大道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其次,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本的教育观。教师要注重创设道德实践环境,为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要把理论教学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可指导学生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编排道德情景剧,由学生扮演剧中的角色,让学生辨清楚是非、善恶、美丑。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搭建道德实践的平台,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街道,开展“学雷锋”、义务劳动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丰富内心体验,感受帮助他人带来的心理满足,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再次,坚持以身作则,身教为先的教育观。教师自身的道德标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决定着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做到“身教胜于言教”,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见贤思齐,学有榜样。

二、综合利用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因素

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教师必须综合利用各种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因素,调动各种力量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品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首先,充分发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主力军作用。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重心,通过中华优秀儿女的事迹,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其次,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两个教育渠道的作用。学校应定期召开家长会,创建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社會氛围。

三、拓宽德育路径,创新德育方法

教师要在认真研究新一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拓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外延,充分发挥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首先,经常利用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要充分发挥重大节日的教育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次,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每周主题升旗仪式、大型团体操表演、中华传统诗词诵读、主题演讲比赛等大型集体活动,在参与中培养集体意识、协作观念、纪律意识、组织能力等,使德育工作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贴近学生生活。再次,让学生多方面感受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教师要注重发现历史人物的教育意义,对历史人物的相关贡献准确定性。例如,在讲祖冲之和沈括的科学成就时,要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在讲述中国革命史时,要引导学生学习方志敏、赵一曼等革命先辈忠贞不屈的气节等。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因此,教师要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注重更新思想品德教育观念,综合利用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因素,拓宽德育路径,创新德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德刚.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8(07).

[2]黄杰.以人为本有效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成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3]张敏.网络时代与我国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6(27).

猜你喜欢

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德育工作
浅析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