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中的运用探赜

2019-01-28陈干

成才之路 2019年1期
关键词:德育课核心价值观体验式教学

陈干

摘 要:部分中职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基于中职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在德育课中要引导中职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职业竞争力。而实施体验式教学,重视角色体验与观察体验,能让中职生在情境中体验,更好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与评价”教学为例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核心价值观;职业生涯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1-0019-02

中职学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中职学校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成才,重在立德”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普高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教师应该有效地对中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引导,增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鉴于中职生的个性特点,经过长期实践,本文认为体验式教学是培育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法。下面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与评价”教学为例进行相关研究。

一、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运用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传统的德育模式一般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配合少量的社会实践及课堂讨论等,德育效果不太理想。毕竟中职生在认知模式和心理发展方面有其群体特点,教师若仅采用理论说教法,难以解决培育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而实施体验式教学,能让中职生在情境中体验、反思,有利于理论知识的转化,让中职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1.体验式教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转化

在德育教学中,教师采用体验式德育模式,结合场景引导,在教学效果上比较理想。什么是体验式德育?体验式德育是指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体验式教学不同于理论说教式教学,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重视还原场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这种教学方法旨在要求学生注重回归生活,亲自参与,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在丰富的体验中感悟,逐步提高思想道德认识。

2.体验式教学对培育职业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当前,有的中职生职业理想信念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淡化,职业道德缺失,社会价值观扭曲,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德育工作,引导中职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生即将面临就业择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教师帮助中职生树立“爱岗敬业”的观念尤为重要。而体验式教学在职业价值观的培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中职学生在具体的职业场景中对职业行为进行观察、反思,从而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角色体验:感性体验,培育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下面,以中职德育教材《职业生涯规划(修订版)》中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与评价”这一课为例进行说明。教师要灵活运用体验式教学,从具体的场景体验入手,引导中职生通过角色体验,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中职生虽然有一些短期的职业行为(如打暑假工或者打零散工等),但往往对“职业”的认识并不清晰。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对“职业”有更好的体验,就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职业体验的教学准备项目与具体内容分别如下:场景模拟——由教师准备特定的职业场景,以外贸企业中行政办公室为指定场景;参与角色——由中职生承担角色扮演的任务,分配角色类型有企业行政总裁、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行政办主任、行政办副主任、文员甲、文员乙、文员丙;硬件配备——实训教室,并要求学生准备好符合自身角色定位的得体衣着;软件配备——向学生介绍该职业的情况,为学生提供企业的背景知识等。

为了更好地让中职生体验职业行为的多元化以及职业观的多元化,教师可以準备一些特定的“场景矛盾”,供不同分组的学生选择。其中,包括工作消极的文员与工作积极的文员的对比、缺乏管理观念的行政办主任、任人唯亲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事无巨细不断介入行政办具体事务的总裁等。模拟场景中的具体对白和内容,允许该组学生自行设计,但必须围绕抽签决定的“场景矛盾”主题展开。

这里节选其中一个场景的内容,也就是“事无巨细的总裁”这个“场景矛盾”中的部分对白。“总裁”:下面我要求,你们行政办的所有文件必须要经过多层审核,有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主任、行政秘书、副总裁的签字,然后才能送到我这里审核盖章。“文员甲”:这样太麻烦,盖个章还得那么多人审批,耽误事情怎么办?“文员乙”:虽然很麻烦,但既然老板说了要这么做,我们就要认真执行,不要抵触,免得他生气了扣我们工资。“文员丙”:不行,我们不能这么任凭工作效率低下。我要向老板说明这个流程是有问题的,过度审核会影响工作效率。在模拟实训中,不同角色的对白是不同的。中职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获得自己的职业体验,这种体验比较真实,能为下一阶段的行为观察奠定基础。

在德育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重点是对场景的还原。也就是从细节入手,让职业场景更加贴近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具体职业场景中的矛盾、冲突等,这有助于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因此,中职德育课应该以具体职业场景为切入点,这样才能避免流于形式,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直观理解的内容。

三、观察体验:理性反思,培育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除了可以采用角色体验的方式,教师也可以采用观察体验的方式,让中职生通过认真观察,理性反思,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观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场景外观察,即观察者在场景之外,以旁观者的方式观察职业场景矛盾;二是场景内观察,即观察者身为特定角色,观察职业场景矛盾。

教师不必事先明确特定的观察方式,也不必说明某个职业观念正确与否,而要让学生自行观察和思考。这样,学生能以独立思考的方式形成对特定职业行为的评价。为了方便学生对职业行为的评价,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评分表的方式,对场景内角色的职业观进行评价。仍以上述场景为例,学生可以对“总裁”“文员甲”“文员乙”“文员丙”进行评价。观察发现,大部分中职生支持“文员丙”的行为,因为“文员丙”想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而对其他角色的消极行为持批评和否定态度,这样的讨论与评价能帮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职业行为,进一步提高认识。

这里节选其中一个场景的部分对白。教师:在刚才的场景中,“文员丙”的职业观念和职业行为,为什么受到大家肯定呢?学生1:因为他敢说真话。学生2:因为他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教师:没错,在工作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这种品质其实就是“敬业”精神。“敬业”不仅意味着干好自己的工作,还意味着让企业变得更好,要有责任心,有团队意识。这段对话,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相对于理论灌输,这样的体验式教学效果会更理想。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仅采用实训或场景还原的方式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切身体验,深入了解场景背后的实质。教师要通过合理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样才有助于中职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经过观察、思考形成的价值观,学生更容易体会与理解,这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践行。

四、结束语

在中职德育课中,教师要避免生硬的理论说教,要尊重中职生的认知规律。要根据中职生的个性特点实施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中职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要重视角色体验与观察体验,落实启“思”导“行”,帮助不同层次的中职生获得深刻的人生体验,引导中职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人生的方向,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强金山.中职德育中应用现代客服理念的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2017(03).

[2]董奇,黎颖华.“体验式教学”要在体验效果上下功夫[J].当代职业教育,2016(10).

[3]余其权,王德宝.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中学德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2018(03).

[4]李树斌.浅谈体验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尝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猜你喜欢

德育课核心价值观体验式教学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