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述“坏男孩”海明威的欧洲故事

2019-01-28王雅静

北京青年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星报海明威

王雅静

《整个巴黎属于我》美国文化史学家莱斯利·M.M.布鲁姆历时5年深度采访,取材于300万字素材。这也是《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发掘者、美国出版龙头斯克里布纳年度巨献。国外媒体《明州星报》评价这本书为“让人欲罢不能的好书”,作者布鲁姆融合了评论家、传记作者和小说家的优势,她从海量的信息和引文中精心筛选,然后运用她纯熟小说家的技巧重组资料。一个复杂的故事,布鲁姆讲述得极其出色。

多年后,海明威一位同在巴黎的记者同事回忆说,“他是一位行为古怪但显然聪明过人的青年”。另一位美国记者认为海明威是“某种阁楼上的天才”,不过他隐隐带着轻蔑的暗示说,即使海明威在自己的文章里鄙视咖啡馆中的那些人,他结交的也还是那些人。在巴黎的媒体圈里,没有人对海明威持中立态度——终其一生,人们对他不是崇拜,就是反感。但是每个人似乎也能察觉到,他会有不凡的人生。

虽然海明威在同事中树立了不错的口碑,但到了1922年春天,他就厌倦了外国记者的生活方式。虽然这份工作比《合作共赢》的记者工作更光鲜,但是和那时一样累。

“我在这条文字流水线上挣每天吃的面包钱。”他对舍伍德·安德森讲——并未提及妻子的信托基金,其实那才是他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他还向另一位朋友抱怨,他已经辛苦得快把打字机的色带磨穿了。

海明威担心的不仅是新闻工作会让他没有时间写作具有革命意义的小说,他甚至担心新闻报道本身会损害他写出像样散文的能力。诚然,身为记者,旅行为他提供了很好的潜在写作素材,从事新闻写作也教给了他如何在纸上有效地传达观点。他坦言:“在《星报》,你必须学会写简单明了的句子。”但是除此之外,新闻报道工作带来的只有破坏性的干扰。

“这该死的报纸活计正在一点点毁掉我,”他在写给安德森的信中说道,“但是我打算很快把这些全都抛开,花三个月做点儿别的。”

不巧的是,《星报》的编辑此时对海明威的工作印象深刻,开始派给他更重要、也更费时间的选题。他们把他派到欧洲的各个地方。那时的欧洲仍然没有走出上次大战的余波,同时也在积极地筹备下一场战争。在海明威立誓“把这些全都抛开”后不久,他便踏上了日内瓦采访之旅,奔走了将近一个月。接着,他开始了持续一年的采访旅程,工作繁重而冗长,把他像乒乓球一般打来打去——他从米兰被调到日内瓦,接着又到了法兰克福。单单是日内瓦那一次,《星报》上就登出了至少23篇海明威所写的报道和文章。在伊斯坦布尔,他目睹了一支難民大军:25万色雷斯农民“浩浩荡荡,衣裳被雨水打湿,脚步蹒跚而沉重”,他们“在雨中迈着步子,离家越来越远……他们机械地向前走着,垂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路面”,拖着脚步向马其顿进发。在米兰,他采访了墨索里尼(Mussolini),并警告读者,法西斯主义将带来一场灾难。他将“领袖”(II Duce,这是法西斯主义者们对墨索里尼的称呼)的追随者们描述为“一群身着黑衫、腰佩尖刀、挥舞大棒、走路迅疾、年方十九、口无遮拦的爱国青年”。他为墨索里尼本人扣上了一个“欧洲牛皮大王”(Europe's Prize Bluffer)的称号,还说这位独裁者有一张不可信的嘴,尤其善于“用大词装饰小概念”。况且,“他穿黑衬衫的时候配白鞋罩,这似乎不太合适吧?即使历史上的人也不这么穿”。鉴于海明威非常年轻(此时他年仅23岁),见识尚浅,他语中的自信着实令人惊讶,没有人把他当作一个毛头小子。

实际上,《星报》的编辑总是为海明威的选题留出很大的版面,并意识到这位记者本人也逐渐成了读者感兴趣的对象,于是着手为他打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公众形象。当年(1922年),报纸刊出了一篇相当长的文章,题目是“欧内斯特·M海明威二三事:正在揭开欧洲盖头的人”,文章介绍了这位最近正在写作“非常有趣的文章”的人。这类文章中的信息也并非完全属实——有一篇告诉读者,海明威“在世界大战中和意大利军队搏斗”——但这并不是问题。现在,讲故事的人已经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七日谈

““亿万人增亿万寿,太平岁值太平春”,借用乾隆皇帝这句诗句,向各位拜个早年!”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2019年1月6日,正值阴历戊戌年腊月初一,也是传统上一系列庆贺新年活动开始的日子。故宫博物院开办“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这是故宫建院以来动用文物最多、展场面积最大的一次展览,足足展出885件(套),展览场地更是遍及故宫整个开放区。故宫博物院首次最大限度还原清代皇宫过大年的场景,于201g年4月7日闭幕,阴历己亥年三月初三,即游春踏青的“上巳节”。

“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先锋,因为我们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投入和探索,我们就有别人所不具备的、把握这个时代的底气与勇气。2018年营收破1000亿元,受用户喜爱的百度回来了。”

——百度CEO李彦宏

在2019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百度发布新年内部信。信中谈到2018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回忆,2019年的“冰与火之歌”正在唱响。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历史性变革正加速渗透各行各业,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升级空间。另一方面,整体经济增速换挡、转型升级的压力,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如同寒冬一般凌冽而现实。

“近期将不再接单,即使之后帮消费者代购也会限制数量,部分商品可能会没有外包装。”

——海外代购鲸鱼(昵称)

2019年1月《电子商务法》终于落地实施,不少海外代购都开始暂时收敛锋芒。早已听到“风声”的民间代购和微商在元旦前后过得并不踏实,他们中的一部分纷纷正式宣布停业转行,另一部分则转入了更隐秘的地下运营,以争取时间对电商法的执行尺度进行观察,再决定下一步的对策。

“新年伊始,美国纽约市正式实施新法案,将纽约市的出生证明上添加第三性别“X”类别。”

——美国《侨报》

这项法案于2018年10月由纽约市长白思豪签署后通过,2019年1月1日起生效。以后纽约居民不但可以提交更改性别为“X”的申请,父母在孩子的出生证明上也可以选择“X”。目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已经在出生证明上添加了“X”性别类别,而新泽西州也将在2月,在出生证明上添加“X”性别类别。

“平台遇到的主要侵权类型是侵权方把用户原创内容聚合起来变为一个新的视频。虽然目前没有成为行业主流,但随着各大长视频网站开展更多的短视频业务,这种情况也会逐步增多,新型侵权行为是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出现的。”

——快手公司法务部高级总监贾弘毅

近年来,短视频行业发展迅速,也产生了大量版权诉讼,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相关人员建议,目前很多侵权行为都是因为侵权者对于法律的无知造成的,平台应当有义务予以告知。

一周好读

《茑屋经营哲学》

360度展示最美书店

茑屋书店何以成为“朝圣之地”,它的经营秘诀是什么?在实体店举步维艰的今天,卖场如何才能成为“生活方式提案店”?这本书是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的经营暂思录,对茑屋的经营理念、零售哲学、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进行了梳理。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各大电商在线下市场攻城略地之际,作者的经验,无疑可以带来很多启发。

《住宅读本》

建筑设计里的玩心

对于“家”这个承载着生活重量的名词,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定义。日本著名建筑师中村好文从“住宅设计师”和“居住者”的双重身份出发,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理想中的家宅图景。他观察住宅,常常着眼于发生在住宅内外的日常琐事和生活机微。他十分看重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内心更贴近的元素,认为这才是一座理想住宅最不可或缺的。

《单筒望遠镜》

三十七年的沉淀之作

在中西最初接触之时,彼此文化的陌生、误读、猜疑乃至冲突都势所难免;而在殖民时代,曾恶性地夸张了它,甚至将其化为悲剧。历史存在的意义是不断把它拿来重新洞悉一番,从中获得一点未来所需的文明的启示。单筒望远镜成为文化对视的绝妙象征:世界是单向的,文化是放大的,现实就在眼前,却遥远得不可思议。

《手冢治虫:原画的秘密》

“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珍藏手稿大公开

日本手冢制作公司位于日本东京,主要负责手冢治虫作品及衍生品的出版和制作工作,希望可以通过再现这些经典之作,将他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传递给更多的读者。本书通过展示、比较160余张珍贵的手冢治虫“第一手原画”与“作废原稿”,介绍手冢创作原画的步骤、对彩色稿进行色指定的方法、各种修改画稿的标记等,引领读者了解手冢治虫创作的全过程。

《隐藏的意识》

驾驭心理的无意识力量

本书作者约翰·巴奇博士是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世界无意识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这本书是作者的首部心理学普及读物。书中,作者揭示了无意识中的哪些因素在对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施加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并介绍了如何运用无意识机制帮助我们达成有意识的目标。荣格说,当你能够将你的无意识意识化时,你将真正主导你的生活,并称之为命运。

《捉影》

不以高科技推理卖弄玄虚

一个“死”去的人还会再死一次吗?“超忆+失忆”奇葩搭档锁定真身!编外神探第一季,悬疑小说新物种——谁说破案离不开高科技?作者冯华诸多头衔加身,曾获2003年“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作品善将人类灵魂深处的罪恶残忍与我们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中的恐怖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让人细思极恐的效果。一场近乎完美的连环杀和反杀,你以为的海誓山盟,也许都是他的圈套。

猜你喜欢

星报海明威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重温海明威
《星报》 中国中年游客拉动春节出境消费
海明威的那些女人们
菲律宾地震多人死伤
应接不暇
大象的烦恼
2009版芭比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