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生态思想新探
2019-01-28沈明然
沈明然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1848年《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问世,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极不平凡的地位,被看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对后人所产生的影响深远而持久,这也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这一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主义宣言》中问世,经过足足20年的潜伏阶段,到《资本论》出版以后,就越来越迅速地为日益广泛的各界人士所接受。”[1]《宣言》自诞生以来,对全世界的工人阶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指导全世界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时至今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多样化,对生态环境和生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依旧任重道远。“所有生态问题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起的。”[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严重缺陷,资本的盲目逐利性使得它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完全不会顾及到生态的破坏。积极挖掘《宣言》中蕴含的生态思想,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平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从而避免生态危机,实现绿色发展。
一、《宣言》中生态思想产生的背景
胡适先生曾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哲学史有三个目的:“明变、求因、评判,”[4]而一人何以不同于他人而有特殊的思想认识,则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探索:其一,个人才性;其二,所处时势;其三,所受思潮。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宣言》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产生的背景,亦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首先,个人才性。《宣言》中之所以会蕴含着生态思想,离不开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独特的个人才性。马克思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早年间所受到的良好教育使得他积极关注周围的事物,其求学生涯的学习焦点主要集中于法律、哲学、历史等领域。对历史、哲学的关注使得马克思开始思考一切,在《宣言》问世以前,马克思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展开了深刻的论述,并进一步强调:“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5]人类的活动都是在自然界的活动,人类所取得的一切都是来自于自然界的。马克思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理解,为后期《宣言》中蕴含的生态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虽然出生在一个工厂主的家庭里,但是他却对劳动人民,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怀有深切的同情和怜悯。1844年,恩格斯通过《德法年鉴》发表了《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严厉批判了当时盛行的经济学体系和部分经济学家,并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从此之后,恩格斯与马克思一见如故,两人开始了终身合作,共同致力于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正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独特的个人才性,为后期共同创作《宣言》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宣言》中蕴含的生态思想提供了基础。
其次,所处时势。《宣言》于1848年2月正式发表,《宣言》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作《宣言》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安东尼·吉登斯曾在《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中指出:“大约在18世纪的晚期,西欧发生了两股演变潮流,接着蔓延至美国,……第一是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是政治革命的影响。”[6]正是工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这两场堪称伟大的革命,为《宣言》的诞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改变,机器开始大规模地投入到生产领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壮大起来,农业人口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不可否认的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在推翻封建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它也为生态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人们在享受工业时代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亲眼目睹了生态环境的一步步恶化、生态危机的一步步逼近。《宣言》对资本主义“在先前所起过的革命作用”[5]进行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随后便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无情的批判,它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频爆发的根源,亦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而且,还将生态危机的爆发区域推向了全球。
最后,所受思潮。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期《宣言》的诞生打下了基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不仅仅给后人留下了《人权宣言》,它更重要的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让自由、平等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它所具有的启蒙性也值得后人敬仰。马克思的思想深受其父亲思想的熏陶,马克思父亲的思想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这也直接导致了马克思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此外,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思想批判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5]马克思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只有通过革命的方式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的发展,也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所产生的生态危机。恩格斯在对国民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逐渐与马克思达成了思想上的共鸣,这也使得恩格斯开始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受思潮的影响以及他们思想的转变,都为《宣言》的诞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宣言》孕育出生态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宣言》中生态思想的主要表现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的问世,它以寓言的方式开篇,使人们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人类开始意识到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变,开始更加关注生态的问题。在此之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曾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展开了分析,并进一步强调“生态基础的重要性”。[7]早在一百多年前问世的《宣言》中虽然没有直接对生态思想进行论述,但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中以及对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中,都可以挖掘到生态思想的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便是《宣言》所蕴含的生态思想的一种体现。生态问题之所以出现,它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8]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因其逐利的特殊本性,使得生态危机的爆发变得不可避免。我们不可否认,资产阶级曾经在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起更加先进的现代文明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在《宣言》中对资产阶级所起的历史作用表示了肯定。然而,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归根结底是以资本为核心的一种统治,它有着自身无法突破的发展瓶颈,即自然的界限。资本有着贪婪的本性,在资本支配下的人类想要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支配自然,一旦超出自然的界限,便会导致生态危机的产生。历史发展的事实也印证了资产阶级将“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5]并且这种破坏不仅仅是在一个地区,而是随着资本的扩张逐步蔓延到全世界,即“生态扩张的全球化”。[9]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无情的批判,“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5]资本的逐利性、贪婪性使得它一味地追求剩余价值,一味地对工人阶级展开无情的压迫,这也使得资产阶级一方面在疯狂地发展生产,另一方面也在为自己埋下了灭亡的种子。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资本需要无限地扩张和增殖,这也将逐渐超出自然的界限,使得生态危机的爆发变得无法避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对自然界的一种保护,亦是其生态思想的一种表现。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亦是《宣言》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的另一种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5]资产阶级因其自身所存在的天然缺陷,尤其是对自然界无尺度的开发和支配,它在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经济危机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生态的危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并不是凌驾于自然界之上,换言之,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只有达到一种相互共生的境界,才能够实现彼此的互相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希望构建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以此来代替那些存在着各种对立的旧社会,从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自由人联合体是要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要实现这样的一个发展就必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10]我们生活于自然界之中,我们的生产活动,交往活动都是在自然这个有机的载体下进行的,离开这样一个载体,人类将什么也不能生产。在古代中国,勤劳而智慧的古人就曾提出过“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要遵循自然的法则,从而实现“天人的调谐”,[11]现在看来,这亦是一种生态思想,而且与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无论是实现“天人合一”,还是构建自由人联合体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都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支撑。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亦是《宣言》中所蕴含生态思想的另一种表现。
三、《宣言》中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当前我们纪念《宣言》发表170周年,实质上是在纪念《宣言》给我国社会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理由说存在着生态完全毁灭的可能性,”[7]不过,处于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我们已经将生态问题摆在了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发展的目标,继续传承和发展《宣言》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并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意义重大而深远。
首先,《宣言》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对我国优化顶层设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的保护,坚持将生态保护的各项具体政策落到实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因为资本这一要素的存在以及其所处的核心地位,使得生态危机的发生变得不可避免。“当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促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和对生态问题的进一步反思。”[12]显然,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成为统治一切的工具,任何试图突破自然的界限,试图去统治自然的行为必将受到自然的报复。诚然,自然的界限理应成为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界限,处于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积极从制度层面制定了一系列生态保护的制度,从而确保我国的社会发展与自然的保护协调进行。当人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不再是仅仅考虑自身所能获得到多少的利益或好处,而是以“某种善为目的”,[13]即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然的善,那么,人类将会真正找到一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希望构建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以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处于新时代的我国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做是生命的共同体,并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从而实现美丽中国建设,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其次,《宣言》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对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资本家盲目地追逐超额的剩余价值,不断地对自然进行挑衅,试图从自然中索取一切可以索取的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的爆发。“尽管技术进步导致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这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却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7]虽然资产阶级在历史进程中推动了技术的革命,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是,当技术被不合理地应用时,它对人类来说或许是一场灾难。“如何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问题。”[14]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传承《宣言》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我国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各个领域,从而推动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协同进行。当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人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领域的需求,而且还有“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独特的道路,并且这是一条建立在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基础的生态化的道路。
最后,《宣言》中蕴含的生态思想有助于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态意识,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养成。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不仅仅需要从国家的层面出发制定出一系列关于生态的发展战略,也不仅仅是需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支撑,它还需要我们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参与,需要我国人民树立生态意识,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而深远,尤其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环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生态环境一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主要表现在人类见之于自然界的不合理的实践活动,即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的开采和利用,虽然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它直接导致的生态问题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治理这些生态问题所花费的成本也远远超出了原本所创造的效益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个个案例的出现都印证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完全行不通的,是需要付出惨重代价的。新时代背景下,积极继承和发展《宣言》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增强我国人民的生态意识,培养绿色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