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的应用模式的思考

2019-01-28刘帅敏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5期
关键词:经营计划国有企业

刘帅敏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榆济管道分公司,济南250101)

1 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概述

综合经营计划是指在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时,企业根据经营战略决策,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对人、财、物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组织运筹全部经营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营目标。实施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是企业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而进行的转变,这种管理模式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内容进行了全面而精准地覆盖,谋求各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以及各业务工作之间的平衡,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具体来讲,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含有创造价值、服务客户、企业自身运营、企业自身成长等四大方向。日常经营中科学模型的计划指标体系都是有效增强预算工作质量的途径,除此以外,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亦能够通过完善方案来全面解析经营状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的局面。

2 实施综合经营计划管理的意义

国有企业在发展初期为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通常以扩大生产、提高生产力作为主要管理目标,全面实行计划生产与管理经营。这种管理模式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方面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不断的改革发展,原有的计划管理模式已逐渐跟不上市场需求,企业经营效率也开始不断降低,因此,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且一经实施广受好评,在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亦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与经营战略。同时,随着我国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与提高开放程度,国有企业在展开管理时逐渐重视起市场占比率,在不懈的努力下,其在现有市场中不负众望地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占用率。除此之外,顾客价值的最大化亦是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众所周知,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的变化程度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发展进程,换而言之,其是一种有效优化企业经营策略、优化配备资源、提升经济效益的方式。

3 综合经营计划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除了资源的竞争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管理方面的竞争,企业管理被提到了新的高度。一个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模式,综合经营计划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如何在一个企业中将其灵活应用,使企业的各项资源得到科学配置,经营目标得到实现,本文以某管道企业为例,进行简要阐述。

3.1 制定原则、依据

科学、合理的综合经营计划的制定,需要企业在认清外部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对自身各项资源进行深入地剖析,研究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同时,根据企业自身组织架构的特点,对生产经营目标责任进行分解,落实责任部门,确保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稳步推进。此外,就是落实考核、奖惩机制,确保各项计划有落实、有反馈,维护计划的严肃性,而不是一纸空文。

3.2 综合经营计划的内容

一个企业的综合经营计划可以是年度的、季度的、月度的,其专项计划类别的确定,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组织机构模式而定,最终实现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内容的全面精准覆盖。例如,某企业根据上述原则,将其综合经营计划的类别划分为投资计划、生产检维修计划、仪表检定计划、安全技改技措计划、管道维护计划、物资需求计划、车辆检维修计划、办公生活检维修计划、科研计划、后勤保障计划等十类,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在综合经营计划内容的制定上,通过对项目类型、项目名称、计划金额、项目内容、负责单位、责任人、计划实施时间、预计完成时间等类目进行设置,明晰了计划的内容、落实了责任主体、规定了完成的时间,从形式上确保了计划的有效执行。

为了确保各项经营目标的实现,必须维护计划的严肃性,综合经营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修改。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生产工况和外部环境会随时变化,对于生产经营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确需调整计划的,可以办理临时计划审批手续,进行计划调整。临时计划的设置,在维护计划严肃性的同时,又增加了计划的灵活性,使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

3.3 组织架构

综合经营计划一般采用三级分层管理机制,设置领导审批层、计划审核编制层、计划执行层[1]。领导审批层一般由企业的领导班子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各项计划的审批和下达。计划审核编制层,由各专业职能部门组成,由其对执行层报送的专项计划进行整合、审核,形成公司层级的专项计划。再由企业专门的计划管理部门,对各专项计划进行汇总、平衡,形成公司整体的综合经营计划建议稿,报送领导审批层进行审批。计划执行层,顾名思义就是对已下达计划进行执行和反馈。

在计划审核编制层中,有个特殊的部门——专门的计划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的管理。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协同办公,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对企业综合经营计划进行全局性地管理、统筹。计划管理部门是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的制定、分析和组织考核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确定各专业计划审核部门的职责;汇总企业综合经营计划,报主管领导审核、公司领导审批后下达;跟踪、分析综合经营计划执行情况,组织考核;协调解决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4 评估及考核

综合经营计划下达后,实行全过程管控。由计划执行单位按照已下达的计划安排各项安全、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并按照要求将生产经营数据、计划执行情况及分析定时报送到计划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定期进行通报,并将计划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中[2]。这样综合经营计划管理就实现了下达、执行、反馈、评估考核的闭环管理。

4 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亦为企业自身技术、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运筹,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了其经营目标。同时,完善指标制度、实施综合经营计划分层管理,亦是保障国有企业在如今经济大环境下发展经营计划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与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论述在综合经营计划管理的应用方面对国有企业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与经营质量有所助益。

猜你喜欢

经营计划国有企业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暑假计划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