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大麦屿港在玉环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
2019-01-28褚新东
□褚新东
港口是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战略优势所在,也是激发全域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大麦屿港作为国家一类口岸,是玉环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未来实现跨越发展的希望与寄托。近年来,玉环市大力践行“港口带动、拥湾发展、产城融合、全域一体”发展战略,在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环境下,大麦屿港完成与宁波舟山港并购合作,集装箱年吞吐量实现井喷式增长,获批国际港口代码,开展国际远洋集装箱运输业务,对台直航稳定运营十周年,两岸海上客运集散中心、两岸货运物流中心、海峡两岸商品交易中心及两岸车渡基地的功能不断凸显,浙南重要枢纽港和长三角对台综合枢纽港的作用日益发挥。
发展现状
大麦屿港是中国沿海8个天然避风港之一,是浙中南及闽北沿海可进第三代以上集装箱船的深水良港,是浙东南沿海离台湾最近的一类口岸,是大陆第二、浙江省唯一开展两岸海上客运定期航班的对台直航港口。2017年,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获评全省十佳开放平台,同步启动申报国家级海峡两岸(玉环)经贸合作区;2018年,省长袁家军对创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列入商务部与省政府合作项目,国家级海峡两岸(玉环)青创基地也获得国台办肯定。
大麦屿港区码头群建设已具规模,建有各类码头17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为打造长三角对台综合枢纽港,建设集直航专用码头、台轮码头、旅客通关查验大楼、商品交易物流中心、车辆互通基地、保税仓库“六位一体”的全国功能最全、规模最大的对台交流贸易区。
目前,涉港产业中的核心优势产业包括对台直航、集装箱运输、对台小额贸易。形成了以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沙门滨港工业城和干江滨港工业城为主体的“一区两城”临港产业集聚平台,主导产业为汽车零配件、机床、工程机械等临港装备制造业以及光伏发电、水暖阀门、直升机配件、金属表面处理等临港特色产业。
制约因素
港口战略定位不高。大麦屿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基本占据整个台州港的一半以上,又较其他港区具有良好的天然自然禀赋,但台州港总体规划一直以来均将大麦屿港作为重要港口而非核心港区,以致对大麦屿港的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不够。
经济腹地辐射不广。大麦屿港自身腹地狭小,制约港口产业规模扩张和内涵提升。虽背靠温台以及金义都市圈,但港口与内陆产业关联度低,弃陆走水集装箱运输政策在物流成本吸引力上还未显现。
港航基础配套设施不全。港口跨越发展离不开作业区、航线、航道、锚地、码头、通关查验、运输船舶、陆地集疏运体系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布局与完善。大麦屿港在作业区的开发、万吨级码头建设、船舶运力提升、高等级集疏运体系完善等方面与未来港口战略发展存在不匹配问题。
港口项目建设用地不足。要大力发展临港产业,需要引进涉港项目,目前大麦屿港可开发用地基本饱和,成为引进、培育和完善临港产业链带来首要制约因素,如引进天然气清洁能源产业园需要3000亩用地,因港口土地存量不足致使基本无法推进。
涉港产业体系构建不快。大麦屿港几十年的开发建设,主要以对台直航、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渉港其他关联产业较弱,诸如大型船舶装卸运输、大宗商品智慧物流、临港装备制造、涉港清洁能源等产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
港口开发建设资金短缺。大麦屿港是玉环市的战略优势,也是台州的开放门户,应聚台州之力提速开发建设步伐,港区重点项目投资以国有资本为主,民营资本和企业主体的作用也未能有效发挥,在对台直航设施完善、码头开发建设、货运铁路布局等方面面临巨额资金还贷压力及后续融资压力,单靠玉环一己之力只能艰难维持低效运营。
对策与建议
全力创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区。全面落实《玉环市促进对台交流合作30条政策措施》,为台胞来玉环投资、创业、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条件,重点加强在对台直航、对台交流平台、投资合作、就业创业和文化交流等领域的政策扶持。以持续深化对台客运直航激发全领域的对台交流,谋划举办海峡两岸港航合作发展论坛、对台直航十周年、浙江·台湾合作周玉环专场、第三届海上直航中秋行等大型对台专项活动,努力打造“台车入浙”通道。扶优跨界自造融创中心、艾迪西青创实操中心、洪福堂(台胞陆医)中医中药青创中心、两岸电商交易中心等青创平台,构建“一基地+N中心”的国家级两岸青创基地。积极推进全功能口岸申报,开辟台湾产业园,建设台湾农特产品大陆展销和仓储基地,申请设立对台小额商品免税交易市场试点,筹建两岸快件中心、台湾商品浙江免税中心,开发两岸邮件业务。
聚力提升与宁波舟山港的合作深度。紧紧围绕宁波舟山港致力将大麦屿港打造为台州市最大枢纽港、浙南重要枢纽港之一的战略定位,下好港口规划、建设、管理“一盘棋”,织好港航交通、物流、信息“一张网”,绘就港口岸线、航道、锚地资源开发保护“一张图”,全面发挥港口集聚效应,加密至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内支线航班航次,力争实现每天一班,推动集装箱年吞吐量大发展大跨域,今年力争突破30万标箱,中期突破50万标箱,致力塑造外贸集装箱运输“起运港”和“到达港”。主动承接宁波舟山港的溢出效应,加大力度开辟内外贸集装箱航线,吸引国内外知名航运和港务公司联合建港,大胆融入浙江省江海联运体系和国际大宗商品储备加工交易基地。积极学习和借鉴宁波舟山港专业的管理团队、先进的管理经验、成熟的运营模式等,为大麦屿港的长远可持续开放发展注入新动能。
着力推进港产城湾融合发展。统筹整合国家一类口岸和大陆第二、浙江省唯一的对台直航港口、11个国字号产业集群品牌、坐拥乐清湾和漩门湾等多个大小湾区等诸多资源禀赋,要以以大麦屿港区为龙头,以临港产业为支撑,以现代化海湾城市为载体,以乐清湾区为依托,形成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活湾、以湾促港的良性循环发展体系,突出港口与产业、城市和山海生态资源的内在联动性,打破以往港产城湾独自发展的僵化状态,切实发挥大麦屿港在现代化海湾城市建设中的先发主导作用,着力推进港产城湾一体化发展。
奋力开辟港口经济辐射腹地。大力实施弃陆走水集装箱运输政策,扩大宣传范围和推介力度。深入金义都市区,尤其是超常规对接义务内陆港,拉拢义务小商品市场货源。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与江苏、安徽等省份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进行对接洽谈,吸引外贸企业经大麦屿港口岸进出口,并鼓励集装箱船公司在港区设立集装箱运输提还点,注册先期零纳税企业。
强力补齐港口产业链条短板。大力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普竹、连屿、大麦屿、大岩头四个作业区的开发建设,启动10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泊位布局建设,筹划建设港口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争取设立港口物流保税区,推动港口设施邮轮化改造,探索开展邮轮业务,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多范围多广度丰富完善临港产业发展内涵,围绕大麦屿航天航空产业园、LNG中转储运、海上风电场等项目,依托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干江滨港工业城等产业集聚平台开发建设,大魄力战略引进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天然气电厂、余热余压能源综合利用、绿色化工制造等临港产业重大项目。
努力完善港口产业层次体系。做大做强港口核心产业,对接承担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输喂给服务功能,稳定运营对台客货直航运输,大力开拓国际航运业。建立健全临港外围产业,培育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机床等装备制造以及天然气、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完整产业链,以对台直航带动周边区域对台经贸交流合作,深入挖掘对台农业、机床、医疗、职业教育、高新科技行业交流合作。开发建设智慧物流系统,提高集装箱装卸、车辆调度、货物运输整体效率。丰富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速大麦屿货运铁路、瓯玉高速等高等级涉港交通重大基础设施攻坚步伐,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海陆联运。
合力寻求乐清湾区跨港合作。深化与温州港的跨港合作,寻求合作建港,统筹港口、岸线、锚地、航线和航道开发开放工作,集中共享货源,合理布局并差异化发展大麦屿港区和乐清湾港区,求同存异,围绕港口发展规划、港口集团组建、码头泊位开发建设、航道走向布局、临港产业培育、货源开辟、保税区申请设立等事项积极开展对接,打造以大麦屿港区、乐清湾港区为核心的环乐清湾组团式浙南深水港口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