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产业带就业促扶贫 做实做深东西部扶贫协作

2019-01-28浙江省派驻四川省工作组

浙江经济 2019年14期
关键词:广安区南浔广安

□浙江省派驻四川省工作组

南浔区以培育产业为核心,利用产业政策激发民企参与,协同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为扶贫结对地区发展产业,带动就近就业,吸引劳动力回归,进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广安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区、省革命老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村136个,贫困户16937户,贫困人口53590人,贫困发生率达8.2%。经过全区上下脱贫攻坚,2017年10月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2019年全区计划退出53个贫困村,减贫2130人,实现全面脱贫,扶贫工作从脱贫攻坚向巩固提升转变。广安区由于产业基础薄弱,无法解决就近就业问题,导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及需要照顾家庭无法外出人员。产业基础差,劳动力外流,不利于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两区结对后,南浔区围绕广安脱贫攻坚这些薄弱点、需求点,立足南浔产业优势和广安资源禀赋,取长补短,以产业培育为切入点,探索以培育产业带动就业促扶贫的扶贫协作模式,助力广安区全面脱贫。

主要做法及成效

结对以来,南浔区与广安区签订帮扶协议34项,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20个,各类支持资金6468万元,社会各界捐款捐物308万元,带动6094名建卡立档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一)“心连心”真心帮,构建扶贫协作全方位格局

南浔区把对口帮扶当成“自己家的事”和“分内的事”,坚持广安所需、南浔所能相匹配,全力落实结对帮扶各项举措。

主要领导访到位。按照“每年至少一次去对口地区实地考察、调研对接工作”的要求,两地开展互访并召开联席会议,南浔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征,赴广安区考察调研,实地考察援建扶贫项目,走访慰问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深化扶贫协作大计。去年11月,签订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协议。今年3月,区政府主要领导率团赴广安区参加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开工仪式;4月,湖州市委、南浔区委主要领导现场检查指导各协作项目建设情况。

帮扶思路谋到位。鉴于广安区位于广安市主城区,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空间广阔,急需产业导入加快发展带动就业实现脱贫。而南浔区境内有电梯、电机、电磁线和木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000多家,由于空间有限,也急需对外发展及拓展市场。为此,南浔区谋定了“强协作育产业、带就业促扶贫”的扶贫协作工作思路,并系统编制《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总体方案》《东西部扶贫协作沿渠江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示范带规划》《扶贫劳务协作“三个千”三年行动计划》等多个具体专项工作计划。

结合实际抓到位。紧紧围绕贫困户增收这一核心目标,在帮扶项目规划期注重项目建设与各方利益的联结,在所有项目实施过程中探索实施农业产业项目“134”标准化管理模式,即“一份协议”明责任,强化产业合作契约保障;“三项约定”防风险,督促帮扶资金安全管理;“四张清单”亮成效,固化农户受益增收渠道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着力保障资金安全,最大限度发挥帮扶资金效益,切实维护老百姓利益。

(二)“点对点”精准帮,实现扶贫协作深度合作

南浔区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和体制机制优势,全面推进与广安区在一二三产业项目上的深度合作。

以“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为平台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园探索并实施“国有公司+民营企业”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规划用地500亩,总投资12.5亿元。其中,占地200亩的核心区项目分别由南浔区国有企业——城投集团和交投集团分两期建设,并着力招引上下游配套产业,同时设立地区结算中心,实现全产业链运营,以此打造“拎包入住式”产业园。目前,已注册成立公司5家,总投资5.7亿元,注册资金到位6000万元,沃克斯电梯、佳中智能家居等企业已入驻,达产后预计实现利税1亿元以上,以此打造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样板园区。2019年一季度完成实际投资额1600万元。

以“湖羊入川”和“红美人”项目为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导入南浔特色产业,试点建设“湖羊+柑橘”种养循环项目,目前已引入湖羊110只,建设“红美人”柑橘种植帮扶基地180亩,实施当年带动23户86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573元。2019年计划实现湖羊存栏1000只以上,配套建设种养循环基地700亩以上。同时,结合广安优势,制定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沿渠江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示范带规划方案》,统筹布局一条沿渠江示范带,谋划实施广安柠檬、龙安柚、中药材等帮扶基地8900亩以上,预计可带动5100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以“浔栖江南度假区”农旅结合项目为引领发展旅游业。坚持优势互补,扩大两地在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方面的合作,其中南浔旅投集团与广安区旅游局签订乡村旅游发展协议,实施“浔栖江南度假区”农旅结合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50亩,建成后将提供高端民宿、绿色餐饮、烧烤及露营体验、户外游乐、会务培训等服务。同时,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在项目所在地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例,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三者结合,为广安区以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探索可行路径。

以“线上线下”联动发展为平台助推现代服务业。在消费扶贫上下功夫,通过阿里巴巴淘乡甜销售平台,直播销售15600个龙安柚,共计23.3万元。举办南浔广安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面向企业和群众专场推介广安区农特优产品,组织南浔区当地企业“以购代捐”农特产品8000件,总价值75万元。

(三)“手把手”务实帮,建立扶贫协作新机制

两地根据确定的具体项目,携手协同,尽锐出战,跑出了“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等一批项目的“南广速度”。

以“最多跑一次”协同推进项目。在推动“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项目上,广安区引入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专门制定推进时间进度表,围绕项目开工节点,细化分解6大项40小项工作步骤,明确完成时限,落实工作责任,实行挂图作战,加速度推进土地摘牌、平场、红线划定、环评备案、地勘及部分厂房和宿舍施工图设计等23项工作,项目从签订框架协议到正式开工建设,用时仅100天。

以“最优秀干部”协同推进项目。组织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干部人才交流“四个一百”三年行动计划》,确保三年内“干部交流挂职”超百人、“小平故里执政骨干培训”超百人、“专业技术人才互派”超200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超百人,通过互派交流,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去年以来,南浔区派出各类人才57人,参与广安区的开发建设;培训干部人才460人次,促进了当地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

以“最佳营商环境”协同推进项目。广安区南浔区分别出台《促进东西部扶贫协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赴广安区投资者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广安区引入“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所有投资企业设立流程由当地投促局、经开区全程代办,在服务企业的同时推动广安区“放管服”改革;积极对接国开行和工商银行,为投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保障,国开行浙江分行和四川分行发挥政策性银行优势,计划为产业园授信3亿元支持产业发展。同时,两地发改经信、工商联、农合联、人力社保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在园区共建、项目引进、产业合作、劳务用工等方面建立协调机制,引导企业赴广安区投资,目前已组织50余家企业赴广安区考察,已落地企业7家,正在洽谈企业6家。

经验启示

南浔区以培育产业为核心,通过结合两地特色优势科学规划,利用产业政策激发民企参与,协同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为扶贫结对地区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近就业,吸引劳动力回归,进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授人以渔”提升脱贫内生动力。利用企业进行跨区域产业转移,推动扶贫工作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在协作地区兴建合作项目,改变原来注重输血不能造血的问题,为受援地打造带不走的帮扶基地,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就业带动脱贫。

国企带动民企加快脱贫攻坚速度。构建“国有公司+民营企业”建设和运营新模式,国有企业打造平台为民营企业减少投资风险和成本,激发民营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此模式发挥国有企业公益属性和民营企业效率优势,为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提供支撑,加快了民营企业项目投资落地。

引入先进理念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在产业合作过程中,通过在产业项目招引、审批、建设过程中引入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并通过实践磨合,拓展受援地干部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推动受援地干部转变思路,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拓宽发展路径促进东部企业转型升级。破解发展资源要素制约,为东部民营企业发展寻到新路径。受制于东部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制约,东部民营企业面临发展瓶颈,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这个平台,到西部投资不仅破解了要素制约问题,同时西部广阔的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机遇。

猜你喜欢

广安区南浔广安
美丽乡村
——蒲莲(四川广安)
广安清廉地图
南浔,果真难寻
基于场域视阙的广安区红色旅游发展特征研究
水稻成熟喜开镰
南浔颖园:小小园林尽显江南气质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联社存款突破百亿大关
“广安要走在全省改革开放前列”——专访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