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民族复兴中获取“奔腾的地火”

2019-01-28本刊评论员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巨轮标准煤复兴号

□ 文/本刊评论员

在时间的流程里,总有些特殊的年份留给人们难以磨灭的激情和记忆。“1949”“1978”“2019”,这三个普通的数字,在中国人记忆里像一条神奇的魔链,串连起前赴后继、沧海桑田、气势磅礴的70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穿越百年屈辱的中国人,驾驭复兴号巨轮,在被全球漠视的时区里,走到了世界舞台中央!

而在这场“当惊世界殊”的旋乾转坤中,我国能源产业始终如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描述的“奔腾的地火”,为复兴号巨轮增添动能,同时完成自身的涅槃重生。

我国的能源产业几乎是从零起步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49年,我国原油产量仅为12万吨,2018年达到1.9亿吨,增长1574.9倍,年均增长11.3%;天然气产量仅为0.1亿立方米,2018年达到1602.7亿立方米,增长22894.7倍,年均增长15.7%。195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仅为0.5亿吨标准煤,2018年达到46.4亿吨标准煤,比1953年增长84.8倍,年均增长7.1%。1953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93千克标准煤,2018年达到3332千克标准煤,比1953年增长34.8倍,年均增长5.7%。1954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达3.54,2018年为0.50,比1954年弹性系数低3.04,比1954—2005年、2006—2017年平均弹性系数分别低0.49、0.01。

惊人的数字背后,是站起来的石油人,在萧萧蒿草、惶惶驼铃的沼泽和大漠中创造的奇迹!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激荡,乃生长虹。这在对民族复兴渴望中提纯的精神意志,比岩浆还要滚烫。王进喜、王启民,李新民、陈建军……70年来,石油人用脚掌和指纹镌刻着踏勘故事,用火一样的激情燃烧了一个民族复兴的天空。

如果说是“1949”开创了中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历史序曲的话,那么,“1978”则奏响了中国石油工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划时代交响乐。公元1978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道分水岭。就是在这一年,中国以亿吨级原油年产量跻身全球油气生产大国俱乐部,石油石化产业在新的时间坐标中,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由封闭型石油和化学工业国家向开放型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跨越的40年,是产业结构由简单初级向体系化、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持续优化升级的40年,是发展动力由传统要素投入型驱动向科技创新型驱动加快转变的40年,是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推动经济体制由僵化向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40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29万,相当于BAT的15倍;年上缴税金超过7000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6.7%。不仅如此,石油石化产业还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影响并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引发了众多领域的一系列时代变革,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主导力量。

从一张白纸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洋火洋油到世界级化工生产和消费大国,只有经历“倒下去”的羞耻和怆痛,才能高擎油气并举的火炬,移除一个又一个“王屋”与“太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今天,中国的复兴号巨轮,已驶入另一个关键时间节点“2019”。1975年9月,《延安通讯》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北京知青习近平带领陕北梁家河村村民办沼气的故事。标题意味深长,叫《取火记》。中国的石油石化企业,也将在新的起点上,从民族伟大复兴中获取“奔腾的地火”,在新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巨轮标准煤复兴号
复兴号
作者更正
我的“复兴号”
简述紫砂“巨轮壶”的制作要点
“复兴号”提速
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巨轮——2017中国科技成果综述
低碳生活专栏
巨轮上的秘密
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36.2亿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