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应变 推陈出新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政法新闻宣传
2019-01-28
政法新闻宣传既是政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推进政法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做好政法新闻宣传,既能够体现政法系统的战斗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又可以彰显新闻媒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众所周知,做好政法新闻宣传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其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政法新闻作品既能够鼓舞政法干警,又有助于打击各种犯罪行为,同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在新媒体时代,政法新闻宣传必须适应互联网新形势下的政法工作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的新变化,强化创新意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新时代政法故事。
创新传播载体 引领引导受众
时下,我国传播格局发生巨变,已形成了新型主流媒体为主导,传统媒体、新媒体、智媒体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年轻人更是经常上网,他们自称“草根”,形成一个“草野”。传统媒体不能回避这个现实和问题,只有适应新闻传播规律,才能有效把握舆论的制高点。
《信阳日报·法制周刊》从开始创办时的一个版到现在的4个版,已经出版20多年了。经过几次大的改版,在保留读者喜闻乐见的“政法天地”“公民与法”“人间百味”“红绿灯”等版块的前提下,又推出了《法在身边》《以案说法》《侦破纪实》等一系列具有法制新闻特色、富于视觉冲击力的栏目。
与此同时,为适应互联网新形势下的政法新闻宣传的新变化,早在2006年,《信阳日报·法制周刊》就开通了信阳政法网。信阳政法网开办13年来,累计发稿8万余篇,被中央、省网络媒体直接采集信息累计1600余条。2016年起又开通了信阳法制官方微博、微信,以及信阳法制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目的就是更好地着眼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全市政法工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加大新闻宣传策划力度,把新闻的触角伸向政法工作一线,把新闻的镜头聚焦政法工作一线,把新闻的笔端对准政法工作一线,及时反映全市政法战线的警事法讯、新动态、新举措、新方法、新成就,展示政法战线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
在如今人人都有摄像机、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新媒体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必须主动适应网络新媒体,顺应受众需求,运用新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法析理,充分发挥舆论引导水平。《信阳日报·法制周刊》所属新媒体平台一直用接地气的方式解民忧惠民生,用最通俗的语言、最亲民的语气和最生动的叙述,把党的好政策及时宣传好,把宪法和法律要义精神和知识宣传好,把政法为民的举措和成效宣传好,设身处地地为受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深受广大受众的欢迎和喜爱。
创新报道方法 吸眼吸睛关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也是媒体进步的灵魂。媒体创新不仅是在新的媒体数字时代谋求发展,更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新闻传播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
面对新的舆论格局,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使命必须促使传统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方法,创新传播手段,用正能量、主旋律、小视角和大情怀助推媒体舆论引导力。如今,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社群化、娱乐化特点日益明显,传统媒体要创新理念、内容和传播形式、表达方式,运用老百姓的语言、青年人的语言,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载体形式,让政法新闻宣传更接地气、聚人气,更有情感、有温度,使政法新闻宣传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切合受众需求。
创新新闻包装和结构形式,也是政法新闻宣传吸眼吸睛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在信阳市政法委举办的宣传骨干业务研讨会上,潢川县法院介绍他们在遏制脱管漏管上做了一些探索,出台了二十九条措施,我感觉措施很好,但有些提法还不全面、不系统。当时,我从新闻宣传的角度整理成了三十条, 最终又以县法院正式文件印发。后来写成《监外执行三十条遏制脱管漏管》的稿件,被《检察日报》二版头题发表。《案后救助:让被害人少些遗憾多些温暖 》《信访督查专员基层“解疙瘩”》《案件初查升级到了“云端”版 》等法制报道都是创新新闻包装和结构形式的典型代表作品。
创新应该是一种常态,创新应该是无处不在。只有政法新闻宣传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才能永葆政法新闻宣传的活力。媒体要适应社会信息传输模式的新变化,积极完善政法新闻宣传载体,实现传统媒体+互联网+微传播的模式转变,不断提升宣传工作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根据现代信息的碎片化、即时化、广泛化的特征,传播格局呈现分众化、差异化的特点,一方面,媒体要推出更加紧跟时代潮流的新闻传播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易于接受的方法手段,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实现政法新闻的及时传播、精准传播和有效传播;另一方面,政法新闻文风要“短实新”,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应注重版面视觉冲击力、加深受众的印象、展现政法干警形象。同时政法新闻宣传要接地气、散发泥土气,讲好群众身边的政法故事,不断增强政法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创新主题策划 做大做强内容
毋庸置疑,主题报道是传统媒体的核心优势,主题策划是传统媒体的看家本领。只有传统媒体从生产理念、产品形态、产品价值等方面全面转型和创新策划,才能创造出有思想、有价值、有品质、有温度的全媒体产品,才能增强主题策划报道的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应当看到,缺乏策划意识的媒体,是很难赢得受众、赢得市场的。完全可以说,创新主题策划,是媒体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基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我们法制周刊部在倾听基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和斟酌,确定了“警徽闪耀大别山——我的所我的家”这一主题报道,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2018年6月,《信阳日报·法制周刊》正式推出《警徽闪耀大别山——我的所我的家》主题系列报道。每期的主题报道筛选一个县(区)的4个基层派出所,每版主题报道稿件全部采用“新闻照片+背景资料+主要事件或人物风采+新闻评论”的结构形式。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推出12个县区公安局的主题宣传12个版,共刊发主题稿件162篇(幅)、计11万多字。通过小故事切入,以小见大,讲述基层干警为民解忧排难的小故事,讴歌广大基层干警心系群众、坚守岗位、甘于奉献、忠诚履职的高尚精神。一期期公安基层派出所先进典型的主题宣传推出,弘扬了公安队伍的浩然正气,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公安民警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树立和塑造了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主题策划是做好品质新闻的前提和基础。好的新闻策划能够提炼出新闻点,由点带面,产生强烈的社会效应,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带给受众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从而提升媒体的竞争力。比如,我们在策划“两服务一配合”这一主题报道时,事前广泛收集服务产业集聚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配合人大重点工作做好预防调查的相关资料与案例,然后认真分析归纳,寻找与众不同的报道角度,最终成稿《河南信阳:书记们为何点赞?》,正逢全国检察宣传会议在信阳召开之际,《检察日报》以整版篇幅进行重点报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创新并不意味着胡编乱造,必须防止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的错误做法,避免政法新闻宣传的娱乐化、庸俗化。政法新闻宣传严禁道听途说编造新闻,严禁凭借猜测想象扭曲事实。对内部决策、内部文件、办案策略和涉隐私案件等一律不得对外公开报道,对未成年人案件慎重报道,不能公开发表的稿件绝对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