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

2019-01-28邹雨良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梯形有效性探究

邹雨良

江西省瑞金市金穗学校 江西 瑞金 342500

引言

课堂提问是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学习心理设置恰当合理的课堂问题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培养其逻辑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学科,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提问则是小学数学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有效性的提问可以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提问教学法存在的不足之处,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有效性提问的探究策略。有效性提问能让学生产生怀疑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性提问,可以驱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进行有效性提问,是一个值得小学数学教师探究的课题。

2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问题答案太浅显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提问形成了模式化,所问的问题千篇一律,如“题目中都有谁啊? 他们在干什么啊?”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对于学生没有探究的价值,对课堂的教学没有推动性。

2.2 问题的频率太高 还有一些教师错误的认为提问的越多,学生得到的启发就越多,其实不然,教师太过于频繁的提问,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受到教师思路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3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性的策略

3.1 课堂提问给学生充足思考时间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深挖知识背后的相关理论,另外课堂交流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的进行交流。课堂提问教师发现学生思考的弊端,发现课堂上的不足这样也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课堂设计和教学策略进行调整,课堂给学生充足时间查看学生是否可以独立的思考问题,是否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至少要在3分钟左右时间,这样学生才可以思考的更加充分,真正的做到有问必答,有问必应。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思想在学生头脑里生成”。例如,在高年级上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给学生相关“圆”的知识,这样就需要给学生设置问题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问题,如认识圆心的问题上,操作观察:让学生拿出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后打开。思考问题:折过若干次后,你有什么发现? 然后再做讲解说明:我们把圆中心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3.2 提问的灵活性,要求培养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只是教学活动的开始,针对提问提出多种多样的思考角度与解决方法,才是增加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核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本身要灵活多变,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加灵活的思考解决问题,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从多个角度考虑,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如“两个圆的大小是否一样?”老师除了要引导孩通过计算面积比较大小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提出“不计算面积如何比较出大小?”的问题,引导孩子动手测量,从圆的半径、周长等角度出发重新思考问题。

3.3 提问的趣味性,要求新颖别致 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心理提出教学问题,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将学生引入探究发现的情景当中,通过激发兴趣的提问,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除了要符合教学内容外,还应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如上文提到“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两个三角形去拼一拼,增加了提问的趣味性,更容易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注重提问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包含大量的内容和信息,应充分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提问,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启发性教学,引发学生进行思考。问题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在导学部分进行提问时,良好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对新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全身心的投入数学学习。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素材,利用纸片制作梯形展示给学生,拿出两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梯形,问学生“哪个梯形大? 大多少?”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梯形面积计算,自然答不出第二个问题,由此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做好学习梯形面积的准备。在问题设置时,应具备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逻辑性和深刻性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不仅要关注他们所掌握的数学技能和知识,还要关注他们的数学学习过程。通过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受益终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为自己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梯形有效性探究
梯形填数
认识梯形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梯形达人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