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监管探析

2019-01-28陶维龙中国人民大学

消费导刊 2019年37期
关键词:金融

陶维龙 中国人民大学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它打破了行业间的壁垒,被广泛地应用于业务中。互联网金融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了资金方面的融通。从狭义上来说,就是互联网企业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由非传统金融机构从事的金融业务。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一是具有高效性,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成本低、方便快捷;二是普惠性,互联网金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参与的客户群体更广泛;三是风险性高,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相结合的产物,集合了两者的风险,风险高,更复杂;四是互联网金融可以克服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互联网金融在融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加剧了银行、保业、信托等行业的竞争。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是为了缓解资本供需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以下分别介绍了互联金融的四种模式:

1.第三方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最初它只起着支付中介的作用。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第三方支付的缴费、转账、理财等业务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业务冲击着传统的银行的业务。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推出的支付宝、余额宝、手机钱包、财富通等众多的消费影响着的人们的生活,人们越来越熟悉和习惯这种消费行为,第三方支付的方式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未来必定会取得快速度地发展。

2.网络借贷

互联网大数据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金融机构失去了雄厚的客户资源,对于客户的风险评估的要求和复杂的程序,很多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融资贷款。在这种形势下,网络借贷便逐步兴起并发展起来。P2P是典型的网络借贷模式,是指个人或者单位有一定的闲置资金需要投资,有资质的第三方金融中介作为担保,把资金货款给需要的单位或者个人,贷款方支付相应的利息。此外,一些电商如京东、阿里巴巴等通过自身积累的客户资源也开展网络借贷服务。网络借贷方便、快捷、灵活多样,对传统的银行业也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3.网络众筹

网络众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大众筹资,发起人和投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关联起来,在项目完成的时间内,取得该项目的资金支持。只要项目有计划和创意,就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就可以通过公众的筹资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来实现项目计划。通过众筹,不仅使融资变得简单、快捷,还可以获得技术方面的帮助和调节产品,以便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

4.大数据金融

大数据金融是指把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客户信息,预测消费者的行为,开展电子金融服务。该模式包括小额信贷模式和供应链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在过去几年里发展迅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便利。普惠金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了效率和服务质量。一方面,为大众开发了投资理财方面的新的途径和方法,另一方面帮助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2013年6月,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支付宝推出了余额宝业务,余额宝的利息高于银行的利息收入,余额宝理财很快被人们接受。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需求也与日剧增,当然一些非法集资、卷钱跑路的事情也偶尔发生。

互联网金融虽然拥有很多的便利性和普惠性,但是它也不可能脱离本身的高风险性。仅以第三方支付为例,第三方支付出现了大量的违规行为,例如,挪用备用金、泄露信息、变造交易、违规转包、非法洗钱等违法现象,需要及时清理整顿,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管。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

基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它本身具有高风险、脆弱性等特点。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它不仅带有传统金融的风险,还有互联网技术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点主要体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风险

认知风险主要表现在一部分投资者没有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只看到它是新兴的事物,过度的依赖,由此就会产生系统性的风险。虽然互联网金融交易简单、产品种类丰富,但是它的本质还不能脱离传统金融。因此,互联网金融不但面临着传统金融的风险,甚至风险还要高于传统金融的风险。

(二)技术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电脑程序和软件的配合使用,因此网络安全至关重要。一旦出现病毒、网络黑客的攻击,客户的交易信息和资金安全将会受到威胁,后果将无法想象。

随着海量数据信息的增多,金融领域对数据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窃取数据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一旦数据丢失,找回数据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在交易过程一方的违约,给另一方造成的严重损失。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下,海量的信息很难分辩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是时常存在的。互联网金融的虚拟特性,辨别交易者真实身份难度很大。此外,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低、行业标准不规范、监管体系不完善,交易违约现象经常发生。一些平台携款潜逃和倒闭现象也对该行业的信用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法律风险

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机构不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当前的法律主要针对传统金融行业,内容单一、存在法律风险和漏洞、监管主体和力度不明确、金融纠纷时常发生、业务经营容易出现灰色经营地带,金融秩序受到破坏,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造成威胁。

(五)流动性风险

流动风险是指由于资金的缺乏,不能按时变现所引起的损失,就会引发流到性风险。例如2013年银行间的钱荒事件,由于一家银行的违约,导致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上升至30%。当出现客户大面积赎回资金的情况时,互联网金融机构很可能面临大规模的流动性风险。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

国家应该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专门的法律和法规以及实施细则,完善现有法律,规范行业行为,加强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的安全。严格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对违法犯罪行为严惩不贷,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更加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合法化和规范化。

(二)建立监管框架,实施针对性分类监管

构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央行统领,其他部门共同参预,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制定相关的监管规定和措施,确保监管的权威性,以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

为了避免发生操作风险、业务风险,应该严格控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准入机制,具体细则如下:第一,制定合适的分类标准,分类管理业务,在资信、业务能力为基础,把非金融机构分成不同的级别,根据不同的级别,制定不同的业务权限。第二,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依据申报的业务,来进行多方面的检查,不仅包含资金充足率、流动性,还应包含交易安全等其他方面的内容。第三,严格把控技术设备的安全性,具备防盗、防篡改等核心的技术。

加强互联网信息公开,保护互联网企业的信息和隐私,保证电子交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客户可以随时查询资产信息,隐退自身的资产情况,明确规定合同的签订、跟综以及后期的维护的整个流程。

(三)加快建立社会征信体系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特点,需要加强完善企业和个人信息,加速征信系统建设,组建大数据平台,进行信用评估、认证。第一,可以建立统一的征信平台,实施统一管理。第二,建立企业自身的数据库管理,建立自身的征信系统。第三,对于失信的企业实施惩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布失业企业名单,对严重失信企业将承担法律责任。

(四)加强互联网技术运用

互联网金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得到人们支持。人们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网络的安全,加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比如:防病毒技术、防盗技术、人脸识别认证、密码保护等,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才能保证安全性。

(五)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招聘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金融管理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给员工提供多种培训学习机会,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国外高级金融管理人才。

结束语: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它降低了成本,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金融的虚拟化,存在着法律、技术安全、流动性等方面的风险,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找到更好防范措施,保证其良好地运行。

猜你喜欢

金融
金融开放应在审慎中阔步前行
祛魅金融衍生品
金融与经济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支持“小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