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汇率改革文献综述

2019-01-28高永志吉林财经大学

消费导刊 2019年37期
关键词:外汇市场浮动中间价

高永志 吉林财经大学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自国际上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为了加强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改革刻不容缓。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指我国的法定货币即人民币在不同的时代,为了更好的适应自身的发展和发展对外贸易进而不断地调整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的相关政策及其过程。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本文选取了近些年来国内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综合其在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中的建议,为更好的继续推进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献计献策。

二、人民币汇率改革过程

为了更好的的了解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本文先对其改革过程进行一下梳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实行传统的人民币的汇率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进行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是单一的汇率制度,即由官方来决定人民币的汇率。为了促进国家整体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该汇率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981-1984年开始实行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行的双重汇率制度,1885-1993年,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结算价格并存,在此期间,1986年外汇调剂业务由中国银行移交外汇管理局,外汇调剂市场初步形成,自此以后外汇调剂价格被放开,通过汇率变化来平衡外汇供求关系,市场供求状况开始对人民币汇率发挥作用。1993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过热以及出现了通货膨胀相对较高的现象,综合考虑,于1994年1月1日,结束汇率双轨制度,实现汇率并轨,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这一次改革成效明显,稳定了汇率,实现了外贸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内经济的发展、改革速度的加快,在此背景下,我国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综合了多种因素,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2015年8月11日,对中间价报价机制进行改革,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即人民币对于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要参考上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后来央行引入了逆周期因子,以上便是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过程的简述。

三、人民币汇率改革研究综述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改革过程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广泛讨论,纷纷献计献策。以下是关于国内各学者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研究综述。戴金平(2010)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的汇率机制已经发生了重要性的转变,从单一钉住美元转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其是一个动态,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说明人民币的汇率制度改革是成功的。但是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的灵活性有限,仍需要加强改革,并提出坚持自主性方针,扩大内需推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严密监控短期资本流动等建议。陆前进,柴天仪(2011)通过对印度汇率改革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能够使得印度卢比对主要货币的弹性增加,稳定了有效汇率。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提出了要渐进开放资本账户,限制短期资本的流动以及积极的发展外汇市场等建议。白晓燕(2013)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动态演变,进一步说明了汇改取得的成效,表现在初步形成了多货币的篮子格局,但是美元仍居于主导地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提出逐渐降低美元在货币篮子中的比重,放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区间等建议来促进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张明(2015)回顾了1994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成就,并对“811汇改”进行评论,认为其方向是正确的,但是选择的时机有待商榷。最终提出在改革的过程中要让人民币汇率要充分反映经济的基本面,要由市场所决定,但是也要避免人民币大起大落的未来方向。张天、马红霞(2015)基于2005年7月21日至2015年4月6日的日频数据实证数据,其研究表明在选择的一篮子货币中,尽管美元的比重是最大的,但是其比重是不断下降的;人民币篮子的货币的不断调整以及其汇率的扩浮政策共同促进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并且给出了我国应该坚定地走适合自己的汇率改革之路,放宽人民币浮动区间,进一步降低美元在一篮子中的权重和继续加强与东盟,其他亚洲经济体的联系等建议。周先平(2016)等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发现了中间价能够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但是其有效性在减弱,并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提高外汇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等政策建议。余永定、肖立(2016)认为迄今为止,害怕汇率浮动的思维定势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当前实施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即“收盘价+一篮子货币”让篮子货币陷入容易编制但是很难升值的困境,提出了引入人民币盯住宽幅一篮子货币作为过渡措施来防止汇率过渡的超调。余永定、张斌、张明等(2016)认为从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出发,人民币不具有大幅度贬值的空间,其关键点在于要加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规则以及透明度建设,最终建议尽快引入人民币兑篮子汇率的宽幅区间波动的新机制。余永定、肖立(2017)分析了“811汇改”以后央行引入“稳定24小时篮子货币”,在这基础上导致人民币变动的不确实性显著上升,削弱了单边投机力量。并提出要尽快停止对于外汇市场的干预,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浮动,进而促成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丁志杰、严灏以及丁玥等(2018)通过总结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四十年进程,总结经验,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要继续推进,以及政府作用定位不明确和新兴市场国家崛起,贸易保护主义,汇率制度选择出现分歧等问题对汇率制度的改革带来了挑战。并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必须基于中国的国情,要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选择,转向真正的有管理浮动,以及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需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陈卫东、谢峰(2018)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汇率改革的重要约束条件是其对汇率波动的容忍度较低,进而较难形成合理稳定均衡汇率,且认为我国的汇率改革不能过快实现自由浮动,要综合施策,稳步推进。处理好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汇率改革之间的关系,为汇率稳定创造有利的环境。丁志杰(2018)认为在原有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报价模型中加入“逆周期因子”能够使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有序的进行,其汇率弹性也进一步增加,汇率预期趋于稳定,并且提出仍要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管理和构建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管理系统,进而保持汇率稳定。谢伏瞻(2018)深刻总结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历程,概括了在这过程中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坚持自主性改革以及渐进性改革,坚持改革的可控性等重要经验。翁卓群(2018)深刻总结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演变过程,认为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时期,金融市场不完善以及金融制度的不健全,仍然需要继续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提出要继续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降低对汇率波动的限制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以及要处理好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和汇率改革之间的关系。管涛(2018)阐述了当前的的汇率困境,即人民币加速升值,可能对出口企业财务冲击以及出口竞争力产生了影响,同时会增加新的利差交易,打破外汇供需平衡的局面。进而提出深化改革正当时,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也要加强预期管理和引导,汇率调控。Sonali Da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分析师,2019)详细的总结了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认为人民币在这一演变的过程中更加具有弹性,但是与其他国家的法定货币相比较,其在岸外汇市场的深度以及其流动性比较低。且提出通过发展外汇市场,加强外汇风险控制和完善现代化货币政策框架来实现市场在现有的制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和进一步提高汇率的双向弹性等目标。

四、总结与展望

人民币的汇率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虽然人民币的汇率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改革空间,相关方面的研究学者纷纷献计献策。在总结的基础上可知,人民币汇率改革主要争议的核心是在是否应该转向自由浮动,一方的观点认为更好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停止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实现汇率自由浮动,另一方认为还需要保留对外汇市场的适当干预,避免汇率巨大的波动,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出发,对于是否现阶段实现自由浮动,应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否现阶段具有充分的条件。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不够充分,若此时实行自由浮动,中国的经济是没有能力去承担这所带来的风险,只有等到各方面条件完善,才是实行自由浮动之时。

猜你喜欢

外汇市场浮动中间价
中国船级社(CCS)发布 《海上浮动设施入级规范》(2023)
论资本账户有限开放与人民币汇率浮动管理
一种用于剪板机送料的液压浮动夹钳
带有浮动机构的曲轴孔镗刀应用研究
2016年11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2016年9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2016年7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2016年6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