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童声合唱教学的功能和训练方法
2019-01-28孟凡娟菏泽学院274015
孟凡娟 (菏泽学院 274015)
一、训练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音乐听觉
音乐兴趣主要是指学生们对于不同音乐形式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和认知状态,是学生们参加合唱的前提条件。音乐兴趣对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有着很大的调动作用,只要调动起学生对音乐参与与学习的兴趣,就一定会增加课堂效率,为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做好铺垫。从当下小学幼儿园音乐课堂教学的方向来看,老师讲课的方式和教学模式以及学校的制度都会对学生的音乐兴趣产生积极影响。在社会大力推行美育教育的发展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比以往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上有了更多的调整和更深层次的要求,很多大、中城市的学校也基本能做到不仅停留在学唱歌曲的层次上,更多的是集中在引导学生以欣赏和开拓视野等对学生进行全面美育的综合音乐素养的提高上,这对开展童声合唱教学与训练提供了优越的土壤和环境。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兴趣
在小学幼儿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把全体的学生当做课堂的主导者,积极互动,让学生们体会其中的乐趣。有时候也可以结合游戏的方式,采取更创新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在课堂中难免会有对音乐感受不同资质的孩子,满堂灌的统一教学方法有时候会适得其反,这个时候就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积极需找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和培养,自然可以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绝不可以挖苦、嘲笑或讽刺学生,使他们丧失信心参与合唱活动。当学生遇到困难想放弃时,要多加鼓励,及时的给予一些肯定,让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认同感,从而自主的去参与学习。
(二)增加听音练耳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增加对学生模唱音组或模唱简单旋律的训练。将学生分成两组,对老师弹奏的单音进行模唱,看哪一组模唱的准确。再循序渐进,由单音到一组音,再到模唱旋律,不断提高难度,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听音和模唱能力,又提升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对这样的训练也总是乐此不彼。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还可以加入音程色彩、和弦色彩的听辨训练,比如大二度与小二度色彩的对比,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的对比等等,在这样的训练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就练就了一对好耳朵。
(三)采用“干扰”听觉练习
练习这种能力是为了学生在多声部合唱中快速的找到自己声部的音准,不被其他声部干扰。例如我们在给学生练习某一首曲子的时候,先让学生唱自己应该唱的高声部,然后老师再用钢琴弹低声部的旋律,作用是让学生唱自己该唱的音部对抗其他音部,这样的方法会提高学生对自己声部的理解,从而让自己在该有的声部不会跑调,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先练习低音部,老师弹高音部去干扰学生。这就是干扰型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音高的把握。与此相似的练习还可以用在节奏训练上。
二、采用行之有效的科学发声训练
有了良好的兴趣和听音能力之后,再学习童声歌唱方法的教学就会比较的顺利。不同的年龄段,对合唱的训练要求和侧重点也是不同的:6-8岁为童声前期,这个时期可以着重对孩子进行合唱基础训练。9-12岁是童声的成熟期,这个阶段合唱的总音域可以达到两个八度。经过专业训练的合唱团已经可以演唱一些比较复杂的作品了。12-15岁为童声后期,这是童声合唱的高峰期,无论是音量、音色的变化、音域的宽度、或是演唱技巧和语言能力方面,都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的选择训练方法了。童声合唱训练主要从听觉训练、呼吸训练、歌唱方法与声部音色均衡状态这几个大的方面来把握,只要在保证呼吸方法和歌唱方法理论正确的情况下,找到适合自己合唱团的方法即可。合唱队在唱歌前一定要做到集体练声训练,每次开声的时间大约在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左右,选用的练声曲发音最好要结合本次排练的合唱作品,有针对的解决一些作品中存在的发声问题。
姿势——站姿时要抬头挺胸,自然放松,腰椎一定要挺直,下巴微收,气沉丹田,嗓子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坐姿时要做到腰部挺直,双手放在两腿上,坐在板凳的二分之一处,不要整个板凳都坐满,也不要倚在板凳的靠背上。无论哪一种姿势,身体都不要摇摆,不能前扑后仰。身体各个器官也要进入积极、热情的歌唱状态。
口形——这里重点强调开口音,发开口音时要注意要求孩子的口型,不要向两边咧,要上下张口,把握横字竖咬、竖字前咬的原则。比方这个i,如果嘴巴向两边咧,这个音很容易就扁掉了,把下巴放下来,上下张口,感觉是竖着咬这个母音,然后保持口型。
呼吸——给孩子们训练呼吸的时候,要抓住三个大的方面:吸气量、控制能力以及气与声的比例。吸气量不是越多越好,所吸取的气只要够把乐句完整的唱完就可以了。在歌唱中,要有意识的控制吐气,气吐得越长越好,所以这就要求有良好的控制能力。我们先让孩子体会自然的呼吸状态,我们歌唱的呼吸就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对呼吸量的一个加深以及控制吸气呼气的一种能力。老师可以多找一些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体会吸气的感觉,这样比单纯的讲什么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更有效果。如果谁吸气提肩膀,胸口往上提,都是错误的。
那怎么控制呼吸呢,我们可以给孩子举例子:有意识的控制呼与吸我们在生活中也有用到。比方说,妈妈做了一盘好吃的菜,我们靠近去闻一闻,你在有意识去闻饭菜香味的时候,那就是有控制的吸气。在最初的训练中,要重视单纯的呼吸训练,先双手叉腰,自然吸,呼吸与吐气时值比例一样,让孩子们感受气息吸在了腰腹周围。可选用下面的两种形式:1.缓吸缓呼,(用鼻子吸、吐气发丝音)(用鼻子、嘴巴同时吸、吐气发丝音);2.急吸缓呼(用鼻子、嘴巴同时吸、吐气发丝音)。
训练中要注意一点:不要过分的强调孩子们挺胸,因为过分的挺胸只会让他上身更紧张,把气息都提到胸口。正确状态是双肩自然下垂、上身自然平直,不弯腰不挺胸,腰椎积极挺直。吸气时感觉下腹部扩张。吐气时不能放松下腹部肌肉,要在有控制的状态下徐缓的吐气、慢慢的收缩。
发声——在童声合唱中,高位置的头声发声法是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我们应该至始至终贯彻在合唱训练中的准则。所谓“头声”就是运用头腔的共鸣获得高位置的声音。用这种高位置的发声方法歌唱,会让声带拉长变薄,继而获得干净、清澈、丰满、优美而轻快的声音。这种声音带有共鸣,能保持极弱的声音,也能唱得响亮有力。那我们怎么才能引导孩子们获得头声?1.以弱声为引导,是获得头声的重要手段。弱声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声,但不是虚声。弱声声音虽小,但声带是拉紧的,他同样需要良好的气息支持,同样要求把所有歌唱器官都打开,尤其是口腔。我们可以用“u”母音来给孩子们练声。让孩子们获得良好的头声,一定要改变用真声追求大音量的错误观念,不是谁的声音大就是好的。在训练初期,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在一种松弛自然的状态下,用头声发声法来发声。用弱声唱法寻找高位置要从中声区开始,先向上后向下。唱弱声时发声像打喷嚏样的感觉,鼻孔微张。2.练习下行音阶也是获得中低音区具有头声效果的重要方法。当孩子掌握中、高音区的发声状态之后,用下行音阶的方法将高音区的状态带到中低音区来。这也是避免一些中低音区出现“白声”和声音扁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在用u母音的基础上,加上声母,比如:lu、mu、lv。注意唱下行音阶时,第一个音和最后一个音要保持一个位置。在练习中要弱唱,用弱或中弱的力度。在刚开始的头声训练中,la要慎用,即使用,用的时候力度也要再减弱一些。
三、结语
提升儿童的合唱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科学训练和长期的训练积累,更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家长的支持鼓励。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在训练中探索、研究、总结,找出更简洁、更有效的训练方法,为孩子们创作一个更和谐的合唱学习环境,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达到我们最终的美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