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方言“代词+去了+VP”与普通话“代词+去+VP+了”句式
2019-01-28华侨大学361021
郭 敏 (华侨大学 361021)
定南话属于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江西第二大方言。刘纶鑫(1995)把客家方言分为客籍话和本地话。在赣中和赣西北 ,属于客家方言的“客籍话”和属赣方言的“本地话”有较明显的差异 ,两种民系的差异则更容易区分。在赣南 ,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了。颜森(1986)将赣南客家话分为东西两片,定南客家方言被归为东片 。郑材(1989)将赣南客家方言分为东片、西片和环形片,定南客家方言属于环形片。
在这里,我们采用郑材老师的划分,认为定南话是赣南客家方言环形片。作为赣南客家方言环形片之一的定南话中存在一种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代词+去+VP+了”句式语序不同的“代词+去了+VP”句式。
一、“代词+去了+VP”和“代词+去+VP+了”句式的形式选择
(一)VP的选择
1. 代词+去了+VP
定南话中的“代词+去了+VP”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完成,是一种已然的状态。其中,VP可以是动宾短语、也可以是动补短语、连动短语,但不可以是光杆动词或者是单音节动词。例如:
(1)佢去了帮忙。(他去了帮忙。)
(2)亻厓去了吃饭。(我去了吃饭。)
(3)佢去了逛街。(她去了逛街。)
(4)佢去了看下了伹阿嘛。(他去了看一下他妈妈。)
(5)佢去了帮佢阿哥请假。(他去了帮他哥哥请假。)
2.代词+去+VP+了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代词+去+VP+了”这个句式中,VP可以是光杆动词、动宾短语,也可以是连动短语和双宾结构。例如:
(6)他去玩了。
(7)我去睡觉了。
(8)她去买菜了。
(9)我去上山砍柴了。
(10)他去给他弟弟买书了。
从上述例句我们可以看到,在形式上,二者对于VP的选择有重合,如动宾短语、连动短语都能进入“代词+去了+VP”和“代词+去+VP+了”结构,短暂性动词不能进入“代词+去了+VP”和“代词+去+VP+了”结构。同时也存在差异,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代词+去+VP+了”句式对VP的选择要比定南话“代词+去了+VP”的选择范围广。定南话的“代词+去了+VP”中,VP不能是光杆动词,也不能接双宾语。
(二)代词的选择
对于“代词+去了+VP”和“代词+去+VP+了”句式中的代词选择,二者表现出了一致性,即:在陈述句中,句式中的代词不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或者复数的你们。只有在疑问句中才可以出现第二人称及其复数。例如:
(11)*你去吃饭了。
*你去了食饭。
(12)你去吃饭了?
(13)你等去了食饭?(你们去了吃饭?)
二、“代词+去了+VP”和“代词+去+VP+了”的内部语义关系
两个句式形式上明显的不同在于“了”的位置。“了”在位置不同引起了句式内部语义的不同。学界一般认为,普通话助词“了”依其句法结构和语法功能的差异分为“了1”和“了2”两个:“了1”用在动词、形容词后,主要表示动作、性状的实现、完成;“了2”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作用(吕叔湘等,1980) 。当“了”位于句末谓词后时,太田辰夫认为可能是“了1”、“了1+2”或“了2”。朱德熙认为可能是“了2”或“了1+2”。
根据陆俭明先生(1985)的观点,“去+VP”宜看成一个连谓结构 ,而定南话中的“代词+去了+VP”也是一个连谓结构。从这两个带“了”的连动式结构来看,“了”一般只出现一次。“代词+去了+VP”和“代词+去+VP+了”这两个句式的语义差异体现在“了”的位置是在去之后,还是位于VP之后,处于句末。
“代词+去了+VP”的“了”是一个动态助词,表示“去”这个动作的完成,“代词+去+VP+了”中的“了”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表示动作完成的“了”,一个是表示事态出现新情况,动作未完成的“了”。
(一)“代词+去了+VP”和“代词+去+VP+了”句式的“了”
1. 定南话“代词+去了+VP”句式的“了”
定南客家话中对应“了”的助词表现比较复杂,从本文所述的“代词+去了+VP”结构的“了”来说,它放在动词“去”之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实现,是一种已然的状态。 但是后面的VP并不受“了”的影响,这里的VP是已经完成,也可以是即将完成的状态。
“代词+去了+VP”这个“了”用在“去”之后主要表示“去”这个动作的实现、完成,是一个动态助词。定南话中的“去”和“VP”表示先后发生的两个动作。从发生的时间来看,“去”和“VP”是一先一后的,而且往往是“去”这个动作结束之后,才会发生“VP”。很明显,表示位移倾向的“去”是已然发生的,但是“VP”却有不同的情况,它可以是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已然发生的,但是,无论“VP”是已然还是必然,“去”这个动作都是先于“VP” 完成,动态助词“了”自然是出现在“去”之后。例如:
(14)佢去了做什么?(他去干什么了?)
——佢去了食饭。(他去吃饭了。)
(15)你刚刚去了哪?(你刚刚去哪了?)
——亻厓去了睡觉。(我去睡觉了。)
我们看到,例16这段对话,吃饭这个动作可能已经发生,他到了吃饭的地点并且已经在吃饭了;但也可能没有发生,他在去吃饭的路上,但是还没开始吃饭。但是无论吃饭与否,他肯定发生了位移。同理,例17的睡觉,也能已经睡着了,也可能还没睡觉,但是他肯定不在话语发生的场所中,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定南话“去了+VP”的“了”放在“去”之后。整个句式表达的是一种过去时态,这个“了”是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动作或性状已经实现的“了1”。
而普通话“代词+去+VP+了”句式,出现在非问答语境中常常用来表示将来时间义的,VP是一种未然的状态。而出现在问答语境中的“代词+去+VP了”,根据提问展现出的时间,VP可能是已然状态,也可能是未然状态。“了”根据语境可以分为:表示状态完成的“了”和表示事态即将出现新情况,动作未完成的“了”。
(二)“代词+去了+VP”和“代词+去+VP+了”的内部语义
“代词+去+VP+了”都是强调施动者去从事了什么事情,而不在于强调施动者的位移运动趋向,无一例外。例如:
(16)你刚刚去干嘛了?
——我去吃饭了。
“代词+去了+VP”则有两种情况:
A.当VP为已然状态时强调动作状态的完结,而不在于强调施动者的位移运动趋向。例如:
(17)你阿唔能去食饭?
——亻厓去了食饭。(“亻厓”已经在对话的场所中,说明“食饭”动作已经完成,而且对话中关注的点是“食饭”的这个动作有没有完成。)
B.当VP为未然状态时强调施动者去从事了什么事情,而不在于强调施动者的位移运动趋向,这和“代词+去+VP+了”一致。例如:
(18)佢去了做什么?
——佢去了吃饭。
三、“代词+去了+VP”和“代词+去+VP+了”的语用特点
“代词+去了+VP”和“代词+去+VP+了”不仅在形式和语义上存在差别,在语用上方面也存在差异。可以从语境、信息焦点和语篇功能三个方面来看。
(一)从语境上看
定南话的“去了+VP”句式只能出现在问答语境中。例如:
(19)你去了干什么?
——亻厓去了吃饭。
而普通话“去+VP+了”则可以适用于更多的语境,不受问答语境的单一限制,不仅可以出现在问答的语境中,还可以主动发起对话,表示告知。例如:
(20)我去上学了。
——好,去吧。
(21)你去哪里?
——我去上学了。
(二)从信息焦点看
1.从表现形式重音上看
信息焦点在语流中往往重读,定南方言的“去了+VP”句式中的焦点重音在VP上,但是同时“去”也保持去声的重读,没有读音弱化现象,但是在普通话的“去+VP+了”句式中,它的焦点重音只在VP上,而在“去”上的重音已经减弱或消失。例如:
(22)你现在去干嘛?
——我去逛街了。(语义重心在逛街,焦点重音在“逛街”上)
(23)佢哪去了?
——佢去了散步。(语义重心在“散步”上,但是同时也强调位移,所以“去”的读音没有弱化)
2.从强调上看
焦点信息往往就是要强调的部分。普通话的“去+VP+了”只表示一种陈述,说明某种客观事实,定南话“去了+VP”在陈述事实中还带有强调。比如:
(24)我去上学了。
——好,去吧。(在这里只表示了我将要去上学的这个计划,上学这个动作未完成,也可能去上学的途中改变主意去干别的事。)
(25)你去了哪?
——我去了上学。(在这里用“去了”主观强调我已经去上了学这个事实,动作已经完成。这种强烈肯定暗示着没有别的可能性。)
(三)从语篇功能看
“代词+去了+VP”和“代词+去+VP+了”在语篇功能上也存在差异,“代词+去了+VP”句式具有解释功能,而“代词+去+VP+了”具有开启话轮的功能。
1.“代词+去了+VP”句式的解释功能有两种情况:
A. 当VP为已然状态时强调动作状态的完结,而不在于强调施动者的位移运动趋向,如例:
(26)你阿唔能去食饭?
——亻厓去了食饭。
这个例句中,问话人关注的是“食饭”这个动作有没有完成,“亻厓”的回答是肯定的,语气强烈肯定,消除问话人的疑虑。
B.当VP为未然状态时强调施动者去从事了什么事情,而不在于强调施动者的位移运动趋向,例如:
(27)佢呢?食饭的时候走哪去?
——佢去了睡觉。
在这个例句中,“代词+去了+VP”具有解释原因的语篇功能。
2.“代词+去+VP+了”具有开启话轮的功能
多数情况下,“代词+去+VP+了”都是开启话轮的语篇功能。有两种情况:
A.“代词+去+VP+了”直接开启话轮,如例24:
我去上学了。
——好,去吧。
在这个语境中,一开始无人说话,“代词+去+VP+了”直接开启新话轮,可能是早上妈妈在洗碗,孩子吃完早餐就去上学了,出于礼貌的原则,孩子要告知父母自己的动向,即使这个动向是惯常行为。
B.“代词+去+VP+了”开启新的话轮,例如:
31.甲:好久不见,你也来参加宴会了呀!
乙:是呀,毕业这么久都没有机会聚一下。
丙(来找妈妈甲):我去逛街了。
甲:去吧,注意安全。
乙:你孩子都这么大了。
在这个对话中,甲乙本来是在寒暄,但出现了丙,丙的“我去逛街了”开启了新的话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形式上,普通话的“代词+去+VP+了”句式对VP的选择要比定南话“代词+去了+VP”的选择范围广;在语义上,表现为“了”意义的差别以及是强调位移还是强调VP;在语用上,表现为出现语境、焦点信息是VP还是“去”、语篇功能是开启话题还是解释功能。